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pptx(6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法的概述法的概述n n一、法有定义:n n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正式的官方确定的行为规范。它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第1页/共62页n n二、法的作用:n n指引:对人的行为有引导作用。n n评价: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n n教育:通过法的实施对一般人行为的影响。n n预测:预先估计人们相互之间如何行为。n n强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行为来强制人们遵守法律。第2页/共62页n n三、我国法的分类:n n一)宪法:n n法律地位和效力最高。n n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
2、相抵触。第3页/共62页n n二)法律n n地位仅次于宪法。n n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具有规范性决议、决定、规定、办法等,也属法律范畴。第4页/共62页n n三)行政法规n n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n n其法律地位和效力仅次于宪法和法律。n n国务院所发布的决定和命令,凡属规范性的,也属法律范畴。n n行政法规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n n行政法规的名称只能是“条例、规定、办法”。第5页/共62页n n四)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经济特区的规范性文件。n n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才有效。n n地方性法规采用“条例”、“规定”、“规则”、“办法”
3、等名称。第6页/共62页n n五)特别行政区的法律n n一国两制n n单独的一类法第7页/共62页n n六)规章n n行政性法律规范性文件。n n制定机关一种由国务院组成的部门及直属机构制定;n n一种是由省、自治区、直属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第8页/共62页n n四、我国法的体系n n1、宪法: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n n2、行政法:调整国家行政管理活动。n n3、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和人身关系。第9页/共62页n n4、商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商事关系和商事行为。n n5、经济法:调整国家在经济管
4、理中发生的经济关系。n n6、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调整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法律。n n含:劳动法、工会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第10页/共62页n n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层级:n n(1)法律: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消防法等。第11页/共62页n n(2)法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伤保险条例等。n n(3)规章: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n n(4)法定安全生产标准n n1)、国家标准n n2)、行业标准n n3)、企业标准第12页/共62页n n7、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n n8、刑法: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n n9、
5、诉讼法:调整诉讼活动的法律第13页/共62页n n五、违法的构成要件n n1、以违反法律为前提n n2、必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n n3、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侵犯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行为。n n4、必须有行为人的故意或过错。n n5、违法者必须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第14页/共62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n n第第一章一章 总则总则n n第一条为规范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管理,保障劳动者安全健康及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6、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范。第15页/共62页n n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工作。第16页/共62页n n第三条本规范所称的劳动防护用品,是指由用人单位为劳动者配备的,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者减轻事故伤害及职业病危害的个体防护装备。第17页/共62页n n第四条劳动防护用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第18页/共62页n n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等管理工作。第19页/共62页n n第
7、六条用人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该项经费计入生产成本,据实列支。第20页/共62页第21页/共62页n n第七条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进口的劳动防护用品,其防护性能不得低于我国相关标准。n n鼓励用人单位购买、使用获得安全标志的劳动防护用品。第22页/共62页n n第八条劳动者在作业过程中,应当按照规章制度和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23页/共62页n n第九条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
8、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必须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第24页/共62页n n第二章劳动防护用品选第二章劳动防护用品选择择n n第十条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以下十大类:n n(一)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头部伤害的头部防护用品。第25页/共62页第26页/共62页n n(二)防御缺氧空气和空气污染物进入呼吸道的呼吸防护用品。第27页/共62页n n(三)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眼面部伤害的眼面部防护用品。第28页/共62页n n(四)防噪声危害及防水、防寒等的听力防护用品。第29页/共62页n n(五)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手部伤害
9、的手部防护用品。第30页/共62页n n(六)防御物理和化学危险、有害因素对足部伤害的足部防护用品。第31页/共62页n n(七)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对躯干伤害的躯干防护用品。第32页/共62页n n(八)防御物理、化学和生物危险、有害因素损伤皮肤或引起皮肤疾病的护肤用品。第33页/共62页n n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应按照识别、评价、选择的程序(见附件1),结合劳动者作业方式和工作条件,并考虑其个人特点及劳动强度,选择防护功能和效果适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第34页/共62页n n(一)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者应当根据不同粉尘种类、粉尘浓度及游离二氧化硅含量和毒物的种类及浓度配备相
10、应的呼吸器(见附件2)、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等。具体可参照第35页/共62页n n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GB2626)n n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及维护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及维护(GB/T18664GB/T18664)n n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防护服装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GB/T24536GB/T24536)n n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T29512GB/T29512)n n个体防护装备足部防护鞋(靴)的选择、使用和维个体防护装备足部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相关 法律法规 培训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