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pptx
《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子技术显示技术.pptx(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显示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1.亮度2.对比度和灰度3.分辨率4.发光颜色5.余晖时间6.响应时间7.观察视角8.色域与色域覆盖率其他:显示面积、存储时间、稳定性、可靠性、驱动电路、寿命、功耗、体积、重量、性价比等等第1页/共64页2显示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1.亮度2.对比度和灰度3.分辨率4.发光颜色5.余晖时间6.响应时间7.观察视角8.色域与色域覆盖率其他:显示面积、存储时间、稳定性、可靠性、驱动电路、寿命、功耗、体积、重量、性价比等等第2页/共64页7.1 阴极射线管(CRT)第3页/共64页4n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发展可追溯到1897年布朗的示波管n19
2、38年德国人W.Fleching提出彩色显像管专利n1950年美国的RCA公司研制出三枪三束荫罩式彩色显像管,1953年实用化。n20世纪60年代,玻壳由圆形发展为角矩形管,尺寸由21英寸发展到25英寸,偏转角由70增大到90,荧光粉由发光效率较低的磷酸盐型发展为硫化物蓝绿荧光粉和稀土类红色荧光粉。n70年代后,彩色显示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荧光屏由平面直角发展到超平、纯平,尺寸发展到主流29英寸以上,偏转角由90增大到110,横纵比不断增大,采用自会聚管以提高显示分辨率。阴极射线管的发展第4页/共64页 黑白显像管结构:电子枪、偏转系统、荧光屏、玻璃外壳第5页/共64页 黑白显像管电子枪:实
3、现电子束的发射、控制和聚焦Hf灯丝K阴极G1第一控制栅极(调制极)G2加速极(屏蔽极、第一阳极A1)G3聚焦极(第二阳极A2)G4高压阳极(第三阳极A3)第6页/共64页 黑白显像管电子枪的基本要求束宽大小符合扫描线宽的要求;束流足够强;调制特性陡第7页/共64页 黑白显像管偏转系统PAL制式特征:每帧625行;每秒25帧;隔行扫描,每秒50场;每行水平扫描正程52s,逆程12s;场正程时间18.4ms;场逆程时间1.6ms;垂直方向实际显示575行,行频为15525Hz,场频为50Hz。偏转角、功率、管长的关系第8页/共64页 黑白显像管荧光屏:玻璃基板、荧光粉层、铝层荧光粉光谱特性余辉时间
4、第9页/共64页 彩色显像管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第10页/共64页 彩色合成原理(1)三基色的确定(2)相加混色原理(3)减色混色法(4)色度坐标系第11页/共64页(1)三基色的确定三基色基本特征:独立性;其他色彩可以按一定比例混合出来三基色种类:红、绿、蓝;黄、青、品红生理学原理:三种感色细胞第12页/共64页(2)相加混色原理色光加色法三基色合成白光时亮度比例第13页/共64页(3)减色混色法减色混色法原理三基色合成白光时亮度比例第14页/共64页(4)色度坐标体系1)CIE-RGB计色系统 等量的R、G、B能配出等能白光 任一彩色光F总可以通过下列配色公式配出三色系数色度坐标色模第15页
5、/共64页CIE-RGB计色系统只用3个色坐标中的两个就可以明确表示RGB色度图彩色三角形中心点E缺陷第16页/共64页CIE-XYZ计色系统xyz-假想红绿蓝三基色第17页/共64页XYZ色域图第18页/共64页等色调波长线与等饱和度线第19页/共64页等色差域图第20页/共64页7.2 半导体发光显示器件(LED)第21页/共64页7.2.1 PN结发光原理第22页/共64页7.2.2 LED的伏安特性m值开启电压第23页/共64页7.2.3 亮度与电流的关系不考虑非辐射复合及隧道电流考虑非辐射复合及隧道电流第24页/共64页7.2.4 LED的驱动基本直流电路第25页/共64页7.2.5
6、 LED光源的特点电压效能适用性稳定性响应时间对环境污染颜色价格第26页/共64页7.2.6 LED的发展历史60年代:LED问世。红光,0.1lm/W70年代:绿光、黄光,1lm/W80年代:红色达10lm/W90年代:各色LED光效大幅提高00年代:效能进一步提高白光LED投入生产第27页/共64页7.2.7 LED的应用仪器仪表信号指示灯交通信号灯汽车信号灯照明LED显示屏第28页/共64页7.3 液晶显示LCD第29页/共64页液晶显示液晶显示器件:LCD优点:尺寸驱动电压功耗色彩显示质量缺点:成本视角环境影响第30页/共64页 什么是液晶 液晶是介于液体与晶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状态。一般
7、的液体内部分子排列是无序的,而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分子又按一定规律有序排列,使它呈现晶体的各向异性。液晶分子是含有极性基团的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偶极子会按电场方向取向,导致分子原有的排列方式发生变化,从而液晶的光学性质也随之发生改变,这种因外电场引起的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称为液晶的电光效应。大多数液晶材料都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这些有机化合物分子多为细长的棒状结构,长度为数nm,粗细约为0.1nm量级,并按一定规律排列。当光通过液晶时,会产生偏振面旋转、双折射等效应。第31页/共64页n液晶的发现可追溯到19世纪末,1888年奥地利的植物学家FReinitzer在作加热胆甾醇的苯甲酸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子 技术 显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