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仿生.ppt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复合材料仿生.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材料仿生.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古代鲁班造锯:上山砍树,因带齿的丝茅草叶划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是一个古老而生动的仿生例子。现代第1页/共46页2自然界的智慧隐身衣当光线照射到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将光线反射回来。反射的光线进入人们的眼睛,于是眼睛就看到了该物体。这就是物体可见的原理。而由“超材料”制成的隐形衣则具有负反射率的特点,可以紧紧吸住照射过来的光波,让光波辐射沿最内圈弯曲,只停留在衣服周边缓慢波动,而不会反射出去,于是就产生了隐形效果。穿上隐形衣的人也将隐藏于其中。第2页/共46页3形状仿生蚂蚁车第3页/共46页4自然法则能量最小原则(非共价键,室温,光合作用)最优化原则(优胜劣汰-隐身色)功能适应性原则(进化)第4页
2、/共46页5生物材料的特征最小能量判据-化学反应发生在低(室)温-氢键,亲水/疏水相互作用-分级结构(分子组装)优化的性能(功能)-手性-液晶(取向)-对刺激的响应性生物循环圈-起始材料(C,H,O,Si)简单-可修复,可再生第5页/共46页6生物材料的结构特征分级结构(头发,木)纳米结构(荷叶,蝴蝶)膜结构第6页/共46页7仿生学和仿生材料学原理-向生物学习,模仿或取得启示,仿造具有生物结构、特点和功能的新学科。仿生是方法结构(可降解的肽键,氢键,自组装结构,分级结构,优化的结构等)功能(催化,传输过程,分子识别等)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研发类似或优于生物材料的新材料第
3、7页/共46页8仿生材料学(例)荷叶效应蝴蝶颜色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生物膜结构与功能(植物细胞壁,类脂)腱,头发和木的分级结构骨和昆虫壳(皮)的纤维复合材料结构贝壳韧性(薄壳结构)蛛丝强度蜂窝结构的稳定性第8页/共46页9荷叶效应(Lotus Effect)自清洁表面(涂料,材料)德国生物学家Barthlott发现国家体育馆 第9页/共46页10荷叶表面特征-1第10页/共46页11莲叶表面特征-2微凸球(乳突)阵列第11页/共46页12滚动角(A-R)小,易滚动第12页/共46页13蝴蝶翅膀:自清洁性微凸球(乳突)阵列超疏水性第13页/共46页14蝴蝶翅膀:结构色第14页/共46页15蛛丝:强而
4、韧 蛛丝(蛋白质纤维)是世界上最坚韧的纤维材料。杜邦公司利用基因技术,已制造出具有蛛丝特性的蛋白质并制成纤维,具有更高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液晶纺丝 1.4万只蜘蛛产出的蛛丝仅有1盎司(约28.35克)第15页/共46页16蛛丝纺织品(六氟异丙醇溶液)70名工人花了4年时间收集了100多万只金色球体蜘蛛,而另外十几名工人则从每只蜘蛛身上抽取了约80英尺(约24.4米)长的蛛丝,纺织成这块11英尺4英尺的披肩(重1.18kg)第16页/共46页17昆虫壳-甲壳质纤维/蛋白质基体复合材料第17页/共46页18贝壳:95%CaCO3/5%蛋白质基体复合材料第18页/共46页19增韧机理:有机基体纤维
5、化的作用第19页/共46页20增韧机理:砖墙结构和蜂窝结构(稳定性好)第20页/共46页21珍珠:砖墙结构和蜂窝结构第21页/共46页22骨:复合材料(胶原为基体,磷酸钙为分散相)第22页/共46页23仿骨哑铃形状-拉伸-增强机理脱粘,拔出,断裂第23页/共46页24树根:自修复复合材料自愈合第24页/共46页251.塑料涂层(学习对象:鲨鱼)细菌感染恐怕是最令医院头疼的一件事,无论医生和护士洗手的频率有多高,他们仍不断将细菌和病毒从一个患者传到另一个患者身上,尽管不是故意的。事实上,美国每年有多达10万人死于他们在医院感染的细菌疾病。但是,鲨鱼却可以让自己的身体长久保持清洁长达一亿多年。如今
6、,正是由于鲨鱼这一特性,细菌感染可能会重蹈恐龙的覆辙从地球上彻底消失。与其他大型海洋动物不同,鲨鱼身体不会积聚黏液、水藻和藤壶。这一现象给工程师托尼布伦南(TonyBrennan)带来了无穷灵感,在2003年最早了解到鲨鱼的特性以后,他多年来一直在尝试为美国海军舰艇设计更能有效预防藤壶的涂层。在对鲨鱼皮展开进一步研究以后,他发现鲨鱼整个身体覆盖着一层层凹凸不平的小鳞甲,就像是一层由小牙织成的毯子。黏液、水藻在鲨鱼身上失去了立足之地,而这样一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样的细菌也就没有了栖身之所。一家叫Sharklet的公司对布伦南的研究很感兴趣,开始探索如何用鲨鱼皮开发一种排斥细菌的涂层材料
7、。今天,该公司基于鲨鱼皮开发出一种塑料涂层,目前正在医院患者接触频率最高的一些地方进行实验,比如开关、监控器和把手。迄今为止,这种技术看上去确实可以赶走细菌。Sharklet公司还有更宏伟的目标:下一步是开发一种可以消除另一个常见感染源尿液管的塑料涂层。十大仿生技术第25页/共46页262.音波手杖(学习对象:蝙蝠)这听上去就像一个糟糕玩笑的开头:一位大脑专家、一位生物学家和一位工程师走进了同一家餐厅。然而,这种事情确实发生在英国利兹大学,几个不同领域的专家的突发奇想最终导致音波手杖(Ultracane)的问世:这是一种盲人用的手杖,在靠近物体时会振动。这种手杖采用了回声定位技术,而蝙蝠就是利
8、用同样的感觉系统去感知周围环境。音波手杖能以每秒6万个的速度发送超声波脉冲,并等待它们返回。当一些超声波脉冲回来的时间超过别的超声波脉冲时,这表明附近有物体,引起手杖产生震动。利用这种技术,音波手杖不仅可以“看到”地面物体,如垃圾桶和消防栓,还能感受到头顶的事物,比如树杈。由于音波手杖的信息输出和反馈都不会发出声音,使用者依旧能听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尽管音波手杖并未出现顾客排队购买的热卖景象,但美国和新西兰的几家公司目前正试图利用同样的技术,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第26页/共46页273.新干线列车(学习对象:翠鸟)日本第一列新干线列车在1964年建造出来的时候,它的速度达到每小时120英里(约
9、合每小时193公里)。但是,如此快的速度却有一个不利方面,列车驶出隧道时总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乘客抱怨说有一种火车挤到一起的感觉。这时,日本工程师中津英治(EijiNakatsu)介入了这件事。中津英治还是一位鸟类爱好者,他发现新干线列车总在不断推挤前面的空气,形成了一堵“风墙”。当这堵墙同隧道外面的空气相碰撞时,便产生了震耳欲聋的响声,这本身对列车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中津英治在对这个问题仔细分析之后,意识到新干线必须要像跳水运动员入水一样“穿透”隧道。为了获取灵感,他开始研究善于俯冲的鸟类翠鸟的行为。翠鸟生活在河流湖泊附近高高的枝头上,经常俯冲入水捕鱼,它们的喙外形像刀子一样,瞬间穿越空气,
10、从水面穿过时几乎不产生一点涟漪。中津英治对不同外形的新干线列车进行了实验,发现迄今最能穿透那堵风墙的外形几乎同翠鸟的喙外形一样。现在,日本的高速列车都具有长长的像鸟喙一样的车头,令其相对安静地离开隧道。事实上,外形经过改进的新干线列车的速度比以前快10%,能效高出15%。第27页/共46页284.风扇叶片(学习对象:驼背鲸)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西切斯特分校流体动力学专家、海洋生物学家弗兰克费什(FrankFish)教授表示,他从海洋深处找到了解决当前世界能源危机的办法。费什注意到,驼背鲸的鳍状肢可以从事一些似乎不可能的任务。驼背鲸的鳍状肢前部具有垒球大小的隆起,它们在水下可以令鲸鱼轻松在海洋中游
11、动。但是,根据流体力学原则,这些隆起应该会是鳍的累赘,但现实中却帮助鲸鱼游动自如。于是,费什决定对此展开调查。他将一个12英尺(约合3.65米)长的鳍状肢模型放入风洞,看它挑战我们对物理学的理解。这些名为结节的隆起使得状肢更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费什发现,它们排列的方位可以将从鳍状肢上方经过的空气分成鳍不同部分,就像是刷毛穿过空气一样。费什的发现现在叫做“结节效应”(tubercleeffect),不仅能用于各种水下航行器,还应用于风机的叶片和机翼。根据这项研究,费什为风扇设计出边缘有隆起的叶片,令其空气动力学效率比标准设计提升20%左右。他还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这种叶片,不久将开始申请使用其
12、节能技术,用以改善全世界工厂和办公大楼的风扇性能。费什技术的更大用途则是用于风能。他认为,在风力涡轮机的叶片增加一些隆起,将使风力发电产业发生革命性变革,令风力的价值比以前任何时候都重要。第28页/共46页29无叶片的风扇第29页/共46页305.在水面行走的机器人(学习对象:蛇怪蜥蜴)蛇怪蜥蜴(basilisklizard)常常被称为是“耶稣蜥蜴”(JesusChristlizard),这种称呼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能在水上走。很多昆虫具有类似本领,但它们一般身轻如燕,不会打破水面张力的平衡。体形更大的蛇怪蜥蜴之所以能上演“水上漂”,是因为它能以合适的角度摆动两条腿,令身体向上挺、向前冲。
13、2003年,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技术教授梅廷斯蒂(MetinSitti)正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工作,重点是研究自然界存在的机械力学。当他在课堂以蛇怪蜥蜴作为奇特的生物力学案例时,他深受启发,决定尝试制造一个具有相同本领的机器人。这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发动机的重量不仅要足够的轻,腿部还必须一次次地与水面保持完美接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斯蒂和他的学生终于造出第一个能在水面行走的机器人。尽管如此,斯蒂的设计仍有待进一步完善。这个机械装置偶尔会翻滚,沉入水中。在他克服了重重障碍以后,一种能在陆地和水面奔跑的机器人便可能见到光明的未来。我们或许可以用它去监测水库中的水质,甚至在洪水期间帮助营救灾民。第3
14、0页/共46页316.太阳能电池板(学习对象:马勃菌)橙黄色的马勃菌海绵(puffballsponge)并不多见,它基本上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碰碰球”。马勃菌海绵并没有任何的附肢、器官、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无时无刻不在过滤水体。然而,这种并不招摇的生物或许会是未来技术革命的催化剂。马勃菌海绵的“骨骼”是由众多格子状的硅钙物质构成,事实上,它类似于我们用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微芯片和电池的材料,但有一点不同:我们在制造这些材料时需要大量能量和各种各样的有毒化学物质。马勃菌海绵显然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它们只要向水中释放特殊的酶,从中吸收硅钙,就能把这两种化学物质变成需要的外形。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
15、生物技术教授丹尼尔摩斯(DanielMorse)研究了马勃菌海绵酶的特性,并在2006年成功进行了复制。他通过清洁、效率很高的海绵技术制出大量电极。当前,多家公司将投资数百万美元创建一个企业联盟,将类似产品推向市场。几年以后,当太阳能电池板忽然出现在美国每家每户的屋顶上,微芯片只卖几美元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感谢让这一切成为现实的不起眼的马勃菌。第31页/共46页327.多刃锯(学习对象:树蜂)不要害怕树蜂屁股上两根像鞭子一样的大大的针状物。它们不是刺儿,而是“钻头”。树蜂利用这些针状物(有时比整个身体还长)在树上钻洞,然后在里面“寄存”幼仔。多年来,生物学家一直不清楚树蜂“钻头”的用法。与需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复合材料 仿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