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docx
《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详细版).docx(1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课前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描写乡村儿童的诗。学生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搜集一两首跟儿童有关的其他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活动1揭题解题1.四季美景皆可入诗,宋朝有位诗人就写了一组田园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的乡村生活。今天
2、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1)指名朗读诗题,读准“兴”的读音。“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2)出示注释,借助注释理解诗题。四时:一年四季。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题目意思:(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产生了许多的感想。活动2介绍诗人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诗人信息。2.教师补充出示诗人相关资料: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是一位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士大夫。他忧国恤民的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
3、园诗的代表作品。选入本课的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十一首。3.齐读古诗。操作指导:导入环节要言简意赅,对诗题的理解和诗人的介绍要以学生为主体,继续培养学生通过重点词语理解诗题的能力,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板块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活动1初读理解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1)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对方读音。(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昼”“耘”这两个字的音。学习多音字“供”,列举词语帮助学生分辨字音。“供奉”“供养”“供职”等词语中的“供”读四声;“供给”“提供”“供应”等词语中的“供”读一声。朗读古诗。3.教师范读古诗,读出节
4、奏。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4.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古诗,读出节奏。活动2识写生字1.识记生字:昼、耘、桑。(1)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生字的。如,编字歌认识“昼”:旦字头上一把尺。(2)形近字组词。(3)交流书写注意点。昼:上下结构,注意“旦”在“尺”的下面,书写时“旦”不要过大。“尺”一撇一捺要舒展。耘: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桑:上下结构,上面三个“又”写得要小,捺都变成点。2.学生临写生字各一遍。操作指导:教师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写生字,仔细观察,牢记生字特点,掌握书写要点,
5、把字写规范,写正确。板块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圈出关键字词。2.引导学生借助下面填空题感知古诗内容: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季节的情景。(夏初)从“_”这句诗可以看出来。(也傍桑阴学种瓜)3.教师课件出示问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感知古诗内容。(1)诗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夏初。)从哪儿看出来的?(“桑阴”表示桑树的叶子已经长出了很多,说明这是夏天。)(2)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村庄儿女、童孙)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村庄儿女白天“耘田”,夜晚“绩麻”;“
6、童孙”在“桑阴”下“学种瓜”。从第一、四句诗可以看出来。)操作指导:整体感知诗文大意,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出示填空问题,放手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入手,也可借助插图,从诗句的字面意思着眼,抓住关键字词充分感知这首诗的情趣。板块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活动1引导理解第一、二句诗1.出示注释: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2.指名尝试归纳全诗大意:村里的男女白天在田间除草,晚上把麻搓成线。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像大人那样,在树荫下学着种瓜呢!3.诗的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村庄儿女辛勤繁忙的情景。)4.说一说:村庄儿
7、女平时除了诗中提到的劳动,还会忙些什么?(犁田、插秧、施肥、收割)5.这些村庄儿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质朴)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与敬重之情。活动2小组学习第三、四句诗1.自由读诗句。2.想象画面,说说孩子们在学种瓜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3.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机灵、勤劳)4.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操作指导:这首诗的学习教师要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古诗理解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为后两首诗的学习做铺垫。理解诗句意思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再通过想象,使古诗中的画面重现,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要借助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难理
8、解的字词,只要学生能说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实。板块五总结全诗,布置作业1.总结: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3.课外延伸:阅读范成大田园组诗中的其他诗。操作指导: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推荐给学生阅读时教师要选取其中便于学生理解的篇目,不宜过多。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本诗的理解。第二课时板块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齐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找资料知诗人,读古
9、诗晓节奏。读注释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3.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诗意,感受到乡村儿童的勤劳质朴。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稚子弄冰和村晚。看看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儿童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操作指导: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该先帮助学生回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学习过程,再引导他们总结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方法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板块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活动1学习稚子弄冰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查查字典,或者和同学讨论。3.读准“稚”“钲”
10、“磬”“璃”等字的音。注意前两个字都是翘舌音,“磬”是后鼻音,“璃”在“玻璃”中读轻声。4.借助资料介绍诗人: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多首。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活泼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不仅有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5.理解诗题:幼小的孩子玩冰。6.自读古诗,思考: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十分有趣?这首诗中的儿童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填空,帮助学生理解:这是_的小孩子。从_看出来。7.理解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1)“脱”“
11、穿取”两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一早小孩子正忙着把铜盆里的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过冰块把它当成钲来敲。听到:小孩子闹嚷嚷的声音。)(2)出示“钲”的图片,认识“钲”这种金属打击乐器。8.理解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读了这两句诗,你又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小孩子正拿着冰敲打,就像在奏乐一样。听到:小孩子的笑声;冰忽然碎掉地、破碎,就像玉石摔碎的声音;小孩子的惊呼声)(2)出示“磬”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磬”是一种用玉或石制作成的打击乐器。(3)说说小孩子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一开始的高兴玩耍时的兴奋冰碎后的沮丧、失望)9.有感情地朗读古诗。10.
12、背诵全诗。活动2学习村晚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农村晚景)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雷震,宋朝诗人。生平不详。)3.读读诗句,画出描写景色的诗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交流理解诗句。(1)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读准“陂”的字音。陂:池岸。漪:水中的波纹。理解“浸”。图文对照,感受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山衔落日”的倒影。这就是“浸”。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这两句诗描述的情景。(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落日西沉,挂在半山腰,好像被山含住了。)说说乡村的傍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仿佛一幅恬静疏淡的山水画。)(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13、。想象一下:牧童还会怎么坐着?(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信口吹:随口吹。想象一下:牧童会吹什么呢?(想吹什么就吹什么,不成曲调。)这两句诗中描写的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诗句具体谈一谈。读诗句,说一说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牧童。(调皮天真、自由自在、怡然自得、悠闲自在)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乡村晚景的恬淡,牧童的活泼。操作指导:学习这两首诗,教师要按照课前复习的学习古诗的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展开学习。可以一首一首分别布置任务展开学习,也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组成临时学习小组进行学习。集体交流展示时教师要适时进行点拨、追问,帮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深入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师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14、注意不要以“讲”来替代学生的“说”。要让学生大胆说话,大胆交流。教师在学生渴求处进行教学、讲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板块三重点指导,识字写字1.引导观察生字“稚、漪”,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指导书写“晓”,强调注意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学生描红临写。4.师生反馈点评。操作指导:认认真真写字是小学课堂中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基本任务。教师在课上要给予学生观察、描红、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板块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活动1对比交流1.指名朗读三首古诗。2.小组交流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个儿童形象。3.完成活动卡内容。活动内容:复习背诵三首古诗,小组讨论,完成以下练习。朗读三首古诗
15、,你会读到不同的儿童形象,摘抄诗中关键字词填一填。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的儿童: 稚子弄冰的儿童: 村晚的儿童: 在古诗中,描写儿童的诗句有许多。除了课文中的诗句,你还知道哪些诗句? , 。 , 。 , 。活动2总结拓展1.指导学生背诵三首古诗。2.集体交流、拓展其他与儿童有关的古诗词。3.布置作业:读诗句,想画面,根据诗句内容,展开想象,选择一首改写成短文。操作指导:总结环节教师要利用活动卡组织学生将三首诗中的儿童形象进行对比,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找出共同点。小学阶段关于儿童的古诗词已经学过一些,可以让学生充分搜集交流,形成一次诗词交流会,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教学后记】2祖父的园子【教学
16、目标】1.认识“蚱、啃”等10个生字,会写“蝴、蚂”等15个字,会写“蝴蝶、蜻蜓”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4.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默读课文,能说出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2.能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教师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2.搜集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相关资料。学生阅读呼兰河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板块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活动1了解作者和原著1.导入:同学们,有一位作家被大文豪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
17、家”。你知道她是谁吗?(萧红)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萧红的资料。3.出示呼兰河传,学生交流,教师简单介绍。活动2揭题质疑1.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萧红的童年生活,体会她小时候在祖父的园子里的那种快乐和自由。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萧红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念念不忘?操作指导:高年级学生要养成预习的好习惯,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的作业,开课伊始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展示,帮助学生形成搜集整理资料的习惯。板块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活动1带任务自读课文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作标记。(2)
18、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1)朗读生字,相互正音。(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活动2检查自读成果1.课件分组出示词语:(1)蜜蜂蝴蝶蜻蜓蚂蚱蚯蚓蚌(2)小白菜谷穗倭瓜黄瓜樱桃(3)拔草铲地栽花(4)戴一顶大草帽拴着一条腿嗡嗡地飞着(5)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蓝悠悠毛嘟嘟2.指名分词条读,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3.读好叠词。4.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5.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逛、拴、啃、嘟、倭、啰、锄、樱。用熟字换偏旁法识记:“拔跋”“割瞎”。用部首归
19、类法识记:蚌、蝴、蚂、蚱。用形近字比较法识记:“樱缨”“瓢飘”。活动3书写生字1.学生自主观察生字,小组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2.重点指导:(1)“铲、瓢”右边的撇穿插到了左边,要注意笔画间的避让。(2)“承”的笔顺规则要注意先中间,后两边。3.学生练写生字。4.全班交流,评价反馈。操作指导:本课生字多是形声字,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自主识字。与声旁读音差别较大的形声字“倭”“逛”,可进行重点教学。让学生比较“倭”与“委”、“逛”与“狂”的读音,发现差异后再组词,如“倭瓜”“委托”“逛街”“疯狂”。通过反复朗读词语辨析读音。板块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活动1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20、课文,边读边思考:祖父的园子里有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中干了些什么?“我”有哪些感受?2.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归类并板书。景物:昆虫、花草、大榆树活动:栽花、拔草、铲地感受:开心、自由活动2默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2.组织全班交流,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归纳并板书。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园子里的基本样貌。第二部分(第414自然段):“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第三部分(第1519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景物都是自由的。操作指导:理清课文层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哪些段落
21、写了我眼中的园子?”“哪些段落写了我和祖父在园中的活动?”这两个问题默读课文,梳理出与描写景物和活动相对应的段落,降低难度,发现课文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板块四走进园子,感受生机活动1学习第1自然段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蜜蜂、蝴蝶、蜻蜓、蚂蚱。2.指名读读描写这些昆虫的语句,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印象。3.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4.学生交流:(1)昆虫种类多,很好看。有白、黄、大红的蝴蝶;有金色的蜻蜓;有绿色的蚂蚱。(2)昆虫很可爱。(3)整个园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5.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活动2学习第3自然段1.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2.指名读读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部编版五 年级 下册 教案 详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