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9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北专版)2019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9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检测.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3 3 讲讲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及其应用命题点 1 1 透镜的基本性质(8 8 年 2 2 考)1 1(2014河北)如图所示是小明眼镜的照片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凹_(填“凸”或“凹”)透 镜2(2013河北)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对光有_会聚_作用命题点 2 2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及应用(8 8 年 9 9 考)3 3(2018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 恰好成一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照相机应用了这一成像规律B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C蜡烛不动,将透镜移至 35 cm
2、 处,移动光屏可能得到倒立的清晰像D更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只移动透镜仍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4 4(多选)(2017河北)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 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D)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8 cmB图中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应用在了照相机上C保持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蜡烛,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成放大清晰的烛焰像5 5(2016河北)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倍焦 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出现的是(D)A缩小的
3、实像 B等大的实像2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6 6(多选)(2014河北)如图所示是甲凸透镜(f甲20 cm)的成像情况此时,用乙凸透镜(f乙10 cm)替换 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BD)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7 7(2011河北)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 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当物体距透镜 5 cm
4、 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 1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 20 cm 处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8 8(2012河北)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9 9(2015河北)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f10 cm)前 18 cm 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放大 _的清晰像
5、,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会聚_作用,所以 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如图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靠近_(填“靠近” 或“远离”)凸透镜重难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3类型 1 1 静态规律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15 c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当物体距凸透镜 10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 15 cm 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 20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距凸透镜 35 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变式训练 1 1】 (2018昆明)如图所示,若想在位于凸透镜右边的光
6、屏上(图中光屏未画出)得到一个烛焰 清晰放大的像,那么点燃的蜡烛应置于图中的(C)Aa点 Bb点 Cc点 Dd点类型 2 2 改变物距或像距(2018衡阳)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 10 cm 的薄凸透镜固定 在光具座上 50 cm 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 80 cm 刻度线处,在光 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A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
7、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变式训练 2 2】 (2018唐山路南区二模改编)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当各器件的位置 如图所示时,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则生活中的_照相机_是利用此成像原理工作的;小明将远 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靠近_(填“靠近”或“远离”)凸 透镜类型 3 3 改变焦距(2018绵阳)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再将焦距为 30 cm 的凸透镜甲放置在蜡烛和屏 之间适当位置,在屏上得到清晰的缩小实像;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20 cm 的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位置, 将光屏_靠近_(填
8、“靠近”或“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_缩小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实像4【变式训练 3 3】 例 3 的题干不变的情况下,在透镜甲位置上换上焦距为 35 cm 的凸透镜丙,不改变光屏位置, 将蜡烛_远离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适当距离,就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实像,实验突破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8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 35 cm 刻线处,将点 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5 cm 刻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由凸透镜A成像中物距和像距的 变化关系画出图象如图乙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
9、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 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是_10_cm,凸透镜A的焦距_小于_(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凸透镜B的焦距(2)在甲图中,保持凸透镜不动,把蜡烛向右移动 5 cm,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该把光屏向_ 右_(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像将_变大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幻灯机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若将远视 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保持凸透镜和
10、光屏的位置不动,应使蜡烛_靠近 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则又能在光屏上看到蜡烛清晰的像(4)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逐渐向_上_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 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使像完整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将_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_移动(5)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 _C_A烛焰像的下半部分B烛焰像的上半部分C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D烛焰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6)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的 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11、:光发生折射时,光路具有_可逆性_(7)实验结束后,第 2 小组同学又拿来一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 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该组同学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 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凹_(填“凸”或“凹”)透镜,戴这种眼镜的人的眼睛的缺陷是_近视_(填“近视” 或“远视”)(8)将图丙中的蜡烛移到标尺上 20 cm 到 30 cm 之间的某一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_不能_(填“能”或 “不能”)成清晰的像,此时取下光屏,应从凸透镜的_右_(填“左”或“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51 1(2018深圳)用一个焦距为 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 专版 2019 中考 物理 复习 透镜 及其 应用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