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2021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化学试题解析.pdf
《【高三】2021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化学试题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2021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化学试题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三】2021 年高考山东理综卷化学试题解析 【第卷 选择题】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煤的电炉和石油的蒸馏均属于化学变化 b.baso4 在医学上用作钡餐,ba2+对人体无毒 c.可以用作文物年代的鉴别,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现象,不属于胶体 【解析】煤的电炉属化学变化,而石油的蒸馏属物理变化,故 a 错;ba2+为先金属离子,有害,baso4 之所以能够搞钡餐,是因为 baso4 既不溶水,又不溶酸,故 b 错;12c、14c 就是两种原子,二者互为同位素,而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的相同单质之间的关系,故 c 错;葡萄糖就是小分子
2、,粒子的大于 1nm,故不属于胶体,并无丁达尔现象产生,故d 恰当。【答案】d 【命题立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题,考查基本概念及常用物质的性质。此题属基础题,难度较小。【规律总结】高考注重考查基础,不脱离课本,复习时要注重主干知识,注重基础。10.某段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就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该元素()。a.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b.单质常用并作左半导体材料和光导纤维 c.最高价氧化物不与酸反应 d.气态氢化物比甲烷平衡 【解析】短周期中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一半的有锂和硅,而锂是金属,硅是非金属。硅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故 a 正确;做光导纤维是二氧
3、化硅而不是单质硅,故 b 错;二氧化硅能与氢氟酸反应,故 c 错;非金属性 csi,故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 ch4sih4,d 错。【答案】a 【命题立意】以物质结构知识为背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此题属于基础题,难度较小。【规律总结】物质的性质就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就是中考备考的永恒话题。通过本题再次表明备考时必须著重主干科学知识、著重核心物质。11.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乙酸分子中所含羧基,可以与 nahco3 溶液反应分解成 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分解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反应分解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
4、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解析】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弱,故 a 恰当;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b 错;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可以出现替代反应分解成一氯甲烷,苯和硝酸分解成硝基苯的反应,也属替代反应,故 c 恰当;苯无法并使溴的四氯化碳退色,表明苯中不含碳碳双键,苯中的化学键就是一种介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有的键,故 d 恰当。【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常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本题综合度较低,难度中等。【规律总结】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题,是近高考的选择题中的必考题型,通过此题,可以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覆盖。12.al、fe、c
5、u 都就是关键的金属元素。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三者对应的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b.三者的单质置放在空气中只分解成氧化物 c.制备 alcl3、fecl3、cucl2 均不能采用将溶液直接蒸干的方法 d.电解 alcl3、fecl3、cucl2 的混合溶液就是阴极上依次划出 cu,fe,al 【解析】铝的氧化物 al2o3 属于两性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 a 错;铜在空气中放置,可以生成铜绿cu2(oh)2co3,故 b 错;因 hcl 易挥发,三种盐在加热条件下,都能彻底水解,故 c 正确;fe3+、cu2+、h+的氧化性须序为 fe3+cu2+h+,故电解三种盐溶液的混合物时,首
6、先是 fe3+e-fe2+,不能得到金属单质;当 fe3+消耗完,cu2+2e-cu;当 cu2+消耗完,2h+2e-h2,不可能得到铁单质和铝单质,故 d 错。【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涉及物质的分类、性质、盐类的水解和电化学的相关知识,综合性较强,难度中等。【规律总结】电化学就是中学化学的关键内容,属中考必修的知识点。特别就是新课标实行后,对电化学原理的建议提升了。备考时必须介绍原电池、电解、电镀及电化学锈蚀的基本原理和典型范例。13.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为外层电子数等同于元素的最低化合价 b.多电子
7、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进一步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非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解析】有些元素的最高价不等同于最外层电子数,如 o、f 等元素,故 a 错;根据核外电子轨域规律,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将近的区域内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很远的区域内运动,故 b 错;元素的些电子能力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弱,故 c 恰当;周期表中坐落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通常既显出一定的金属性,又显出一定的非金属性,而过渡阶段元素就是所指副族和第元素,故 d 错。【答案】c 【命题
8、立意】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及其元素周期律的基础知识,属基础题,难度较低。【规律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一直是高考的热点之一,比较注重考查化学键与分子结构、“构、位、性”三者间的关系、化学键的分类、常见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合价、酸性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性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判断、电子式或结构式的书写、晶体的类型、元素的推断等。14.室温下让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重新加入水吸收后,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溶液中维持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再重新加入 10mlph=11 的 naoh 溶液,混合液 ph=7 【解析】醋
9、酸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是增多的,但粒子的浓度要减小,故 a、c 错;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 b 正确;10mlph11 的 naoh 溶液只能反应掉 10mlph3 的醋酸溶液中电离出的 h+,还有大量的未电离的醋酸没有反应,故溶液显酸性,d 错。【答案】b 【命题立意】本题为基本原理题,主要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的移动、ph 的计算,运用基本原理解答化学实验事实,难度中等,有较好的区分度。【规律总结】强电解质的电离均衡就是中考的核心考点之一,这部分科学知识有时难度较低,备考时重在对原理的认知。15.以 kcl 和 zncl2 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
10、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以形成原电池,电镀过程就是该原电池的电池过程 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 c.电镀时维持电流恒定,增高温度不发生改变电解反应速率 d.镀锌层破损后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 【解析】电镀时 zn 为阳极,fe 为阴极,kcl、zncl2 的混合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若未通电,不存有自发性展开的水解还原成反应,故无法形成原电池,故 a 错;电镀时,导线中每通过 2mol 电子,就可以划出 1mol 锌,通过的电量与划出的锌量的关系确认,故 b 错;电镀时维持电流维持恒定,则反应的速率就不能发生改变,故增高温度对
11、反应的速率并无影响,故 c 恰当;镀锌层损坏后,锌与铁可以形成原电池的两个电极,铁搞负极受维护,故 d 错。【答案】c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钢铁锈蚀和防水的科学知识,为电化学应用题,属基础题,难度中等相对较低。【规律总结】电化学知识是高考中的热门考点之一,近年有增强的趋势。命题人更加关注学生如何应用电化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预示复习时要关注化学知识的实用价值。【第卷 必搞部分】28.(14 分)研究 no2、so2、co 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1)no2 可以用水稀释,适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利用反应 6no27n512h2o 也可处理 no2。当转移 1.2mol 电子时,消耗
12、的 no2 在标准状况下是 l。(2)未知:2so2(g)+o2(g)2so3(g)h?196.6kjmol-1 2no(g)+o2(g)2no2(g)h?113.0kjmol-1 则反应 no2(g)+so2(g)so3(g)+no(g)的 h kjmol-1。一定条件下,将 no2 与 so2 以体积比 1:2 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体系应力维持维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维持维持不变 cso3 和 no 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 1molso3 的同时生成1molno2 测得上述反应均衡时 no2 与 so2 体职比为 1:6,则平衡常数 k 。(3
13、)co 可用于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co 在相同温度下的均衡转化率与应力的关系如图所示。该反应 h0(填上“”或“”)。实际生产条件掌控在 250、1.3104kpa 左右,挑选此应力的理由就是 。【解析】(1)no2 与 h2o 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6no2+8nh37n2+12h2o,当反应中存有 1molno2 出席反应时,共迁移了 24mol 电子,故迁移 1.2mol 电子时,消耗的 no2 为22.4l=6.72l。(2)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二个放出颠倒过来,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2no2+2so22so3+2
14、no,h836kjmol-1,故 no2+so2so3+no,h418kjmol-1;本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故 a 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随着反应的进行,no2 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故 b 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so3 和 no 都是生成物,比例保持 1:1,故 c 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d 中所述的两个速率都是逆反应速率,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则:,故 x=,均衡时的体积分别为、和,故平衡常数为=。(3)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 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压强大,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15、,有利于使平衡正向移动,但压强过大,需要的动力大,对设备的要求也高,故选择。因为在 250时,压强为 1.3104kpa 时,co 的转化率已较大,再增大压强,co 的转化率变化不大,没有必要再增大压强。【答案】(1)3no2+h2o2hno3+no,6.72 (2)41.8,b,2.67 或 8/3 (3);在 250时,压强为 1.3104kpa 时,co 的转化率已较高,再增大压强 co 的转化率提高不大,而生产成本增加,得不偿失。【命题立意】本题就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综合题。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具体内容问题的能力;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概念认知,以及直观的盖斯定律排序;化学
16、平衡的排序等,难度中等。【规律总结】以实际应用为背景,可以创设一个陌生的情境,引出陌生的知识,从而更好的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际应用情境为各知识块的整合提供良好的载体,有利于提高试题的综合度。此类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可能会有所发展,当然载体不一定都是化工生产,很可能是其他的情境。可以看出的是,情境内容虽然是陌生的,但是解题时必须的信息都会在题目中给出,因此,并不需要在复习时补充大量信息知识,而是多训练学生的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29(14 分后)科研、生产中常牵涉钠、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可用无水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金属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必须冲洗粘附在试管壁上的硫,需
17、用的试剂就是 。(2)下图为钠硫高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的工作温度为 320左右,电池反应为 2na+xsna2sx,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m(由 na2o 和 al2o3 制得)的两个作用是 。与铅蓄电池较之,当消耗相同质量的负极活性物质时,钠硫电池的理论振动量就是铅蓄电池的倍。(3)na2s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 cuso4,溶液 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na2s 溶液长期放置有硫析出,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解析】(1)乙醇与钠反应的方程式为: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必须除去硫,常用能够熔化硫的二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三 2021 年高 山东 理综卷 化学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