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期末复习1《诫子书》复习与练习题.pdf
《2022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期末复习1《诫子书》复习与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内文言文期末复习1《诫子书》复习与练习题.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诫子书【知识梳理】(一)课文与注释 诫子书 选自诸葛亮集卷一(中华书局 2009 年版)。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玡(古代写作琅邪,后期亦作琅玡,今作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解题:“诫子书”,即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以此为题,表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 补充: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
2、自己的品德。非 淡泊 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 致远。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没有什么可以拿来,没办法 明确志向 明,明确、坚定 达到远大目标 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补充: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增长才干 达成,成就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险 躁 则 不能 治性。放纵懈怠 振奋精神。励,振奋 轻薄浮躁 与“宁静”相对而言。险,轻薄。修养性情 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3、,遂成 枯落,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驰,疾行,指迅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补充:与,跟随。日:时间。去:消逝,逝去。遂:于是,就。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多 不 接 世,悲 守 穷庐,将复何及!意 思 是,大 多 对 社 会 没 有 任 何 贡 献 穷 困 潦 倒 之 人 住 的 陋室 又怎么来得及。补充: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二)作品及作者简介与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诸葛亮(181
4、年234 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注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
5、。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 54 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 800 株,薄田 15 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反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2.写作背景: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 234 年),诫子书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 8 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
6、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例题精讲】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非学无以广才(2)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1)淫 慢 则 不 能 励 精
7、()(2)险 躁 则 不 能 治 性()3翻译下列句子。(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5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答案】1(1)增长才干。(2)又怎么来得及。【解析】认真回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不难理解这两个词句的意思。2(1)古义:懈怠。今义:速度低;走路、做事等费的时间长。(2)古义:轻薄。今义:地势险恶、复杂,不易通过;险要。【解析】此题考查古今异义。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重点古今异义词加以区分,“慢”在这里若解释为速度上的慢,则句意不通。“险”在这里是轻薄的意思,学生应重点理解和识记。3.()不把名利
8、看得轻淡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能平静己心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解析】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第一句中要注意“远”的词类活用现象,即形容词用作名词,目标远大。第二句中要注意“慢”“险”的古今异义区别。4淡泊、立志、惜时。【解析】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等重点句子,不难总结出成才成学的三个主要条件,即淡泊、立志、惜时。5 劝勉儿子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解析】由课文标题可以看出诸葛亮是要告诫儿子。由课文主要内容可以看出诸葛亮要告诫
9、儿子的是要勤学励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浮躁。【课堂练习】(一)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 _(2)非 宁 静 无 以 致 远_(3)年与时驰_(4)悲守穷庐_ 2.试着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每个句子划三处)(1)非 淡 泊 无 以 明 志(2)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3.翻译下列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_ 4.文中
10、诸葛亮认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以_比喻了过度 懈 怠、不 静 心 学 习 的 人 精 力 衰 竭、失 去 活 力 的 状 态;认 为_会阻碍“静”的养成,从而影响学习和做事。5.诸葛亮围绕着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_【答案】1.(1)明确志向 (2)达到远大目 标 (3)疾行,指迅速逝去 (4)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 2.(1)非 淡 泊无 以 明 志。(2)夫 君 子 之 行,静 以 修 身,俭 以 养 德 3.依靠内心淡泊、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依靠节俭来培养品德。4.枯落;险躁。5.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高修养),以学广才(学习),以志成学(立志)。【解析】【1 题详解】这
11、道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1)大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明志:明确志向。(2)大意: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致远:达到远大目标。(3)大意: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4)大意: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穷庐: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第一句的大意是: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故停顿是:非淡泊无以
12、明志。第二句的大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故停顿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 题详解】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重难点词语有: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以,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4 题详解】这道题考查对文段基本内容的了解。根据文段内容可知,作者认为“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久而久之,就“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因此,作者以“枯落”比喻过度懈怠、不静心学习的人精力衰竭、失去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诫子书 2022 年级 上册 语文课 文言文 期末 复习 子书 练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