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中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
2、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身体健康的基本保障。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C游览者必然也不会不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D积累是创造的基础,创造是积累的飞跃。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南极科考队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磨镜十年,在南极冰穹成功布放了天文望远镜阵。B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D我市上下齐心协力,掀起“创卫”高潮,经过外墙粉刷、护栏改造、路面平整等
3、系列改造,城市面貌焕然一新。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感谢有你,如果没有你的绵薄之力,我们就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B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舞文弄墨,逆袭夺冠。C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D中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果然不孚众望,正逐步走进公众视野,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4根据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
4、思考 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那么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 B C D 5古诗文默写填空杜甫望岳一诗中,“_,_”化用孔子名言,表现诗 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想象与友人团聚,秉烛夜谈的句子是_,_。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A祥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第一辆车是虎妞用私房钱从二强子手中低价买来的,后来却被大兵抢走。B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
5、的病痛中,创作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表现了他不向命运屈服的顽强意志。C吴承恩的西游记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在宝象国唐僧被黄袍怪变成一只斑斓猛虎,猪八戒来到天宫求助,妖怪最后被玉帝收回。D 水浒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该书成功塑造了一大批“好汉”形象,嫉恶如仇的鲁智深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为了解救刘老汉的女儿而质问宋江,在一气之下砍倒了忠义堂前的旗杆,撕碎了杏黄旗。_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生活的唯一一本散文集,其中出现的人物有_(保姆)、藤野先生(恩师)、杨二嫂(邻居)等。二、阅读 7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6、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
7、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马援:东汉大将。这是马援率兵远征期间写给两个侄儿的书信。通:交往。交趾:汉郡,在今越南北部。汝曹:你等,尔辈。施衿结缡:衿:佩带。缡:佩巾。古时礼俗,女子出嫁,母亲把佩巾、带子结在女儿身上,为其整衣。择:败坏。鹄:天鹅。鹜:野鸭。本句比喻相差不远。下车:指新官到任。切齿:表示痛恨。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俭以养德 不以物喜 B非宁静无以致远 错落有致 C年与时驰 心驰神往 D不愿汝曹效也 以儆效尤 2对以下语句的翻译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8、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方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到达远处。理解:作者叮嘱儿子要不受世俗的影响,坚定自己的志向,实现远大抱负。这是换了一个话题来告诫儿子。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凋落衰残。理解:从反面论述,强调勤学刻苦,不能荒废学业,暗含惜时之意。C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翻译:就像女儿在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诫的一样,我希望你们不要忘记啊!理解:把对侄子的叮咛与女儿出嫁时的嘱托相比,恳切之至,饱含长辈对晚辈的深情关怀和殷殷期待。3(甲)(乙)两文作者在做人方面对后代分别有怎样的劝诫
9、?请写出一句在个人修养方面父母对你提出过的劝诫语。8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祜与陆抗相对,使命交通,抗称祜之德量,虽乐毅、诸葛孔明不能过也。抗尝病,祜馈之药,抗服之无疑心。人多谏抗,抗曰:“羊祜岂鸩人者!”会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诏遣侍臣移书诘祜不追讨之意。祜曰:“江夏去襄阳八百里,比知贼问贼去亦已经日矣,步军方往,安能救之哉?劳师以免责恐非事宜也。”使者不能诘。祜寝疾,乃举杜预自代,寻卒,时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闻祜丧,莫不号恸,罢市,巷哭者声相接。吴守边将士亦为之泣。祜立身清俭,被服率素,禄俸所资,皆以赡给九族,赏赐军士,家无余财。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赐
10、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谥曰成。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飨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祜(h):羊祜,曾坐镇襄阳,魏晋时期大臣,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陆抗:三国时期吴国名将 杜预: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灭吴统一战争的统帅之一。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帝素服哭之:_遗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_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赐/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顷 B襄阳百姓/于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庙 C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预因名为堕泪碑。4羊祜是一个有
11、信誉的人,从选文中陆抗的表现“_”可看出。5选文中的羊祜和出师表中的诸葛亮同为襄阳名人,受人爱戴,从文中划线句对羊祜的 描写可看出,那么从出师表一文中,你认为诸葛亮受人爱戴的原因是什么?9阅读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日煮粥一釜,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数十茎啖之。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亨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釜:锅。齑(j):腌菜或酱菜。啖:吃。留守:官职名称。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就学于
12、南都书舍 于:_既而悉败矣 悉:_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大人闻汝清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归告其父,馈以佳肴。4文中哪句话写出了范仲淹生活上的困难?(用原文回答)1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剔红:天生的贵族 王平 在一些历史古装电视剧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后宫中的起居、坐卧、把玩等各种器具大多是种红漆木器,而非金银珠宝。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你会看到宫廷内各种用具和摆设器物最多的也是那种红漆木器。这种红漆木器被称作“剔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远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那可是奢侈品中的贵族。2017年 5 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会上,一件元末明初剔
13、红花卉纹大盘拍出了 1568750 英镑(约合人民币1400 万元)。剔红何以如此昂贵?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了。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至一定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上远不是说的这么简单。首先,既然是漆器,就少不了用到漆。剔红使用的天然漆取自漆树,需要用特定的刀子将树皮划开,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住。生长 16 年以上的漆树才可取漆,而一棵生长了 20 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也不过 250 克。原材料如此来之不易,注定了剔红是天生的贵族。有了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它的制作工艺
14、才是压轴大戏。剔红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纹样。涂漆就是一道繁杂的工序,必须用真丝麻团沾染,以旋转揉捏的方式在胎型上擦拭。每一分力道都需拿捏准确,才能均匀上漆,相当不容易。涂完一层后,得等它干透,才能涂抹下一层。制作一件剔红漆器,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两百层以上。每一道漆层都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只能慢慢等其自然阴干。完成一件剔红成品,少则需半年,多则需两三年。想想,这该有多么不容易啊!更不容易的是“剔”。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解释“剔”:“以硬碰硬为雕,以硬碰软为剔。”汉字就是这样奇妙,一个“别”宇既解释了剔红的制作方法,又道出了剔红制作的不容易。以硬碰软,是指剔红雕
15、刻制作工艺用坚硬的刀子在漆将干未干、呈牛皮糖状态时进行雕剔。漆干则脆,一剔就裂;漆湿则黏,沾刀无型。素胎上涂一层漆后,雕刻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一将干未干时进行雕剔。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工匠下刀前的构图设计和刀功,要出刀无悔,运刀如笔才行。一刀出错,前功尽弃,不管你制作到了哪一步,这件漆器都无法挽回了。此外,从工匠手里出来的崭新的别红器具还不算成品。新制的剔红作品颜色过于明艳,略显俗气,还不是它最好的状态,还需要使用者双手摩挲,历经时间打磨,才能呈现成熟温婉的红,剔出的纹样才能活灵活现。也就是说,剔红必须使用多年,才能历久弥新,光彩照人。想想看,这剔红是不是比金银珠宝更不易得?你也许会问,既然能剔红
16、,那能不能“剔”别的?当然可以,根据漆色不同,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都是有的。别红技艺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因明朝皇帝姓朱(大红色),剔红受到宫廷专宠,就发扬光大了。加之早期流传下来的其他作品很罕见,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剔红了。1剔红为什么被称为“天生的贵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2文章以剔红:天生的贵族为题有什么好处?3文章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并简要分析。4文章第段引用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剔”的解释,有什么作用?5 随着 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备受冷落的“剔红”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国宝不仅“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11阅读
17、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们有多大一个“中华骨髓库”?1992 年中华骨髓库由中华红十字会创建,实际上是骨髓捐献志愿者的资料信息库。“捐骨髓怎么捐?”“捐骨髓和献血一样吗?”“捐骨髓就是抽脊髓吗?”在大多数人眼里,骨髓移植依然陌生而遥远。实际上,造血干细胞移植有三种: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脐带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因为人体内有三个部位产生和存储造血干细胞,分别是骨髓、外周血(骨髓之外的周围静脉血)和新生儿的脐带血。目前主要采取外周血采集,这种方法是不会给供者带来痛苦和任何不良影响的。外周血采集的过程很简单。采集前,注射动员剂。目的是促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游离到血液中去,使供者血液中有效
18、造血干细胞数量增多,这样采集更加快捷。动员剂对人体没什么伤害,不过可能会出现肌肉酸疼等症状,但停药后会自动消失。采集时,供者的左右手臂都插上一根输血管,输血管与细胞分离机相连。血液从供者的右臂抽出,经过血液分离机分离出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再把剩下的血液通过输血管由左臂送回体内。这个时候,供者的外周血并不与采集器直接接触,而是从美国进口的一次性输血管中循环,完全保证了供者的安全。至于采集量,要根据供者的体重来决定,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 50 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 3%。由于造血干细胞有很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所以供者捐献后一两周内就能恢复到原有的数量,手术后不需要任何的额外休息
19、和调养。人是如此的巧妙,几克重的骨髓,就能让另一个人开始他新的生命。在新浪网关于“您是否愿意捐献骨髓给白血病患者”的调查中,72%的调查者表示愿意捐献。不过,这样的现实也不容忽视: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超过了 60 万,但我国的总人口是 13 亿,也就是说志愿者只占到总人口的万分之四。而在美国,截止到 2004 年 8 月,美国国家骨髓库就已经有 550 万志愿者,相合率高达 80%,平均每年移植 2000 例,增加志愿者 30 万。那么,我们要做的也只是到正规的献血车上,伸出手臂,68 毫升的血样,就能让等待的生命看到更多生的光明!(摘自于中国青年报)1阅读全文,说说医护人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
20、捐献骨髓志愿者的安全的。2阅读文章第段,说说加点词语“这个时候”具体是指什么时候。3下面语句中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采集的造血干细胞约为 50 毫升,只占人体内造血干细胞总量的 3%。4全文介绍的是“中华骨髓库”,但文章第小节为什么还要向我们介绍美国的骨髓捐赠情况?三、应用 1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2019 年 3 月 23 日,武夷山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会在武夷山中华茶博园举行。当日,游园会吸引了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前来参加。人们身着汉服,游园踏春。“汉服热”近些年越来越火,国内不少地方都成立了“汉服社”,高校接二连三出现“汉服女神”,小学流行“开笔礼”,大学则流行“成人礼”
21、,许多年轻人甚至选择集体汉式婚礼,在终身大事上玩一把“穿越”。这股热潮不仅席卷了中国,还涌到了海外。世界各地的海外华人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在异域吹起“中国风”,甚至连有些老外也成了“汉服粉”。全国人大代表钱建民:“我去欧洲访问,但凡接见我的官员都说我穿的汉服好看,如果我们都带头穿汉服,民族自豪感就出来了。汉服不仅仅是服装,也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钱建民还表示,文化自信不妨从身着汉服做起。老百姓喜欢穿汉服了,文化自信就体现出来了。浙江华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这几年陆续有人来订做汉服。喜欢灵便的就选丝绸、全棉的料子,喜欢挺括的就选麻料。当前,我们正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宣扬中国梦。汉服
22、浓缩了民族文化要素,身着汉服,就是一种流动的宣传。”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大二王同学:“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它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是一定要保护的。汉服中蕴含着的服饰美学对当代服装设计依然有借鉴意义。”1下列表述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A3 月 23 日,上百位汉服爱好者在武夷山茶博园参加第二届花朝节汉服游园活动。B“汉服热”不仅在中国流行,世界各地人民也热衷于举办汉服活动。C汉服因为选择材料的不同而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可灵便,可挺括。D汉服以其宽大飘逸、流畅脱俗的特征,成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服饰文化。2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写出两点即可)3阅读(材料三),
23、请简要概括提倡汉服的意义。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请以“与 同坐”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透露个人或学校的真实信息。参考答案 一、积累 1、D【解析】A.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应去掉“是否”;B.搭配不当,“他的晚年”前加“晚年的他”;C.否定不当,“不会不忽略”应改为“不会忽略”。【点睛】要先熟知病句类型。单句病句类型主要有用词不当、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的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语意重复等;复句病句类型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或滥用,或残缺,或位置错误,或搭配错误。2、B【解析】A 项,锲而不舍:不断地雕刻,比
24、喻有恒心,有毅力。使用恰当。B 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使用不恰当;C 项,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使用恰当;D 项,焕然一新:意思是指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使用恰当。【点睛】要结合积累的词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词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词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3、C【解析】A 绵薄之力: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使用对象错误。B 舞文弄墨:故意玩弄文
25、笔。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用错了语境。D 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本段文字是一段叙事性文字,可用逻辑顺序法、倒推法来解答此题。根据原文中第一句,再抓住第二句中的关键词“但是”,可确定第二句是紧承原文的,是首句;第二句是说“浅阅读”的缺点和不足的,抓住第五句关键词“表现为”,在看内容正是进一步解说“浅阅读”的确定和不足的,所以紧承第二句;第四句是针对“浅阅读”的缺点做出的假设,抓住关键词“如果”,可确定紧承第五句抓住关键词“那么”,可确定第三句是紧承第四句的;第一句句意发生转折,进而讲“深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广东省 江门市 蓬江区 中考 适应性 考试 语文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