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邹平双语校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山东省邹平双语校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邹平双语校中考化学押题卷含解析.pdf(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 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所以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B同种元素的粒子质子数相同,所
2、以含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一定显酸性 24 月 5 日为国家安全日。下列实验操作可能造成安全事故的是 A扇闻气体气味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 D把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 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 m 的 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 和 NaOH 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
3、的是 A将装置 I 分别与装置 II、III、IV、V 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 I 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 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 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 b 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 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甲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一定小于乙溶液 B20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30%的乙溶液 C20时,50g 水中加入 20 g 乙可得到饱和溶液 70g D50时,100 g 水中加入 20 g 乙并降温至 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不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质量一定变大 B碱溶液与盐溶液反应后一定有沉淀生成 C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D两种化合物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6如图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近似 pH,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牙膏显碱性 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苹果 C醋酸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D上述物质碱性最强的是炉具清洁剂 7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溶液关系 B构成物质的微粒 C六大营养物质 D物质分类 8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在一密闭容器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列
5、判断错误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30 6 3 反应后质量/g 12 2 x 3 Ax24 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 1:2 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9下列各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B都属于阴离子:C属于同一种元素:D属于同一种原子:10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CO2 BO2 CNaCl DCa(OH)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4 分)11饺子是中国传统食品,重要节日我们有吃饺子的习惯。同学们包饺子的过程发现了许多化学知识。(1)包饺子所用的原料包括面粉、水、牛肉、芹菜、食盐、植物油等,它们含
6、多种营养素。其中牛肉富含的营养素是 _。(2)调馅时使用铁强化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_。(3)煮饺子用的炊具是不锈钢锅,不锈钢属于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4)煮饺子时用天然气加热,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5)饺子煮熟后关闭燃气阀门,此灭火原理是 _。(6)用漏勺捞饺子,与我们所学_(操作名称)原理相似。(7)吃完饺子,餐具上的油污用加入洗洁精的水更易洗掉,原因是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2在一烧杯中盛有 22.3 克碳酸钠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 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
7、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当滴加了 73 克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克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 B 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式)_当滴加了 73 克稀盐酸时(即 A点),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8 分)13在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用水点火的魔术,只见老师用滴管向棉花滴 12 滴水,棉花便立即燃烧起来。老师揭秘:将一小块金属钾事先藏在棉花中。已知钾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则该反应必定是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充满好奇的小明亲自进行了该魔术,为了使反应迅速,他将一滴管的水挤向棉花,却发
8、现其不能燃烧起来。小明魔术失败最可能的原因是_。14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t1时,A、B、C 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_。有 t1时 A 的饱和溶液62.5g,其中 A 的质量为_g。把 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溶质的质量一定变大将 t3时 A、B、C 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 t1后,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 分)15如果牙膏中的摩擦剂是碳酸钙、氢氧化铝、二氧化硅中的某一种,请问如何检验?提出
9、假设:假设 1 摩擦剂是碳酸钙 假设 2 摩擦剂是氢氧化铝 假设 3 摩擦剂是_(填化学用语)实验方案取少量某牙膏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二氧化硅不和盐酸反应)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1)若假设一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2)若假设二成立,则会观察到的现象有_。已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它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Na2Si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硅酸钠俗称“水玻璃”,它是一种凝胶,能将玻璃粘结在一起;氢氧化钠还能溶解木材中的纤维素等,盛放氢氧化钠的玻璃试剂瓶宜选用的瓶塞是_(填标号)。A 玻璃塞 B 木塞 C 橡皮塞 16碳酸钠是一种重要
10、的化合物,某化学小组的同学们对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进行了探究。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将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钙溶液分别加入碳酸钠溶液中。试管中的现象是_。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试管与试管中的现象相同,由此说明,这两个反应的微观本质都是_与_的结合。上述实验结束后的液体能否直接倒入下水道?同学们继续进行了实验:分别向反应后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并将三支试管内的上层清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试管中溶液呈红色,小莫认为反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量,小贝认为反应中的碳酸钠过量,小乐则认为两位同学的分析都不严谨,理由是_。烧杯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呈无色。由此可以确定:试管反应后溶液
11、中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为确定烧杯中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H+和 Ca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许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_ 有 H+和 Ca2+(表达与交流)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适量_处理后再排放废液。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1、D【解析】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例如氧气生成臭氧的反应,生成物只有臭氧,但不是化合反应,错误;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与氨气分子质子数相同但不是同种元素,要说明是同种元素须指明是原子做前提,错
12、误;C、通常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作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但并不是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具有无机物的特性,通常把它们看作无机物,所以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不是有机化合物,故错误;D、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一定显酸性,正确。故选 D。【点睛】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时关键是能对提供的信息正确的分析并能找到合适的反例,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2、D【解析】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扇闻气体气味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B、使
13、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C、先预热,再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是正确的操作,不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把水注入浓硫酸中,这是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如果添加顺序颠倒,那么水会浮在浓硫酸上,又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水沸腾,容易造成酸液飞溅,会造成安全事故,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山东省 邹平 双语 中考 化学 押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