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永修县军山中学2023届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通过对物质性质的学习,我们知道根据物质的性质可对物质进行区分,下列在实验室中区分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 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
2、象 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B 木炭粉和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 C 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 取样,分别足量加水,观察现象 观察颜色 D 酒精和水 闻气气味 取样,分别点燃 AA BB CC DD 2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A 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和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 3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 pH
3、=4.1 B木瓜 pH-5.5 C草莓 pH=3.2 D柠檬 pH=2.3 4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与 CO 的比较,错误的是()A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5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汞 B氯化钠 C氧气 D金刚石 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蓝 B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
4、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足量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 B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粒镁粉 C将铜片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 D向盛有一定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8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臭氧 B一氧化碳 C氩气 DPM2.5 9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像相符的是()A B C D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各项中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中共有两种元素参加 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
5、 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 2:3 11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放热 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C颜色发生变化 D分子种类改变 12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 C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 D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13请按要求用符号完成下面问题:(1)硝酸镁溶液中的离子_。(2)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_。(3)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4)用作补钙剂的盐_。142018 年
6、 12 月 8 日,搭载着“嫦娥四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动机在焊接时需要使用氩弧焊。氩弧焊(如图)是在氩气保护下,通过在钨电极与焊件间产生的高压电弧放热,熔化焊丝或焊件的一种焊接技术。用氩气作保护气,是因为氩气的化学性质_,金属钨作电极是利用了金属钨的导电性和_。如果在没有保护气的情况下焊接金属,可能导致焊接不牢,原因是_。(2)“长征三号乙”的第一、二子级火箭用偏二甲肼(282C H N)和四氧化二氮(24N O)做推进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822422C H N+2N O=3N+4H O+2X,则 X的化学式是_。(3)“嫦娥四号”光伏发
7、电板的主要构成材料是硅,单质硅由石英固体(2SiO)和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长征三号乙”的第三子级火箭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实验室可采用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氢气在与直流电源_ 相连的电极上产生,氢能是未来最理想的能源,但目前应用并不广泛的原因是_(答一条即可)。15(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干冰、熟石灰、钛合金三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可用于制造人造骨的是_;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2)天然气是当今人类使用较多的一种化石燃料,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目前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
8、发新能源,请你列举一种新能源_:16周末小明全家到野外烧烤,所带食材有羊肉、鸡翅、调味品、食用油、烧饼和矿泉水,从营养角度考虑,所带食材缺少的营养素是_,可以带一些_补充。三、实验题(本题包括 2 个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17对比是重要的实验探究方法。(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 MnO2对双氧水_;(2)实验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支持 O2是生锈必要条件的证据是_;(3)查阅资料知: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时发生的反应是:2222232CuOCOH OCu(OH)CO,反应的质量比:128:32:44:18:222,仿照实验二设计实验三探究铜生锈的条件(试管容积为 20mL)实验 I 中
9、NaOH 浓溶液的作用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试管中控制的量是_(填化学式)。通过_(填序号)两个实验对比,得出铜生锈一定与 O2有关。(4)反思与评价拉瓦锡用 Hg 慢慢消耗 O2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的 O2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综合分析实验二、三可知:若将实验二中的铁丝换为足量铜丝,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理由是_。18铁的冶炼和探究 取 64.0g Fe2O3粉末,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并测定反应后固体成分。资料:碱石灰可吸收 H2O和 CO2。连接装置,先_,再装入药品。实验时先通入 CO,目的是_。控制 A 中温度反应,继续通 CO至冷却后得到 Fe 和 FeO的黑色固体,
10、装置 B 中质量增重 30.8g。请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固体中 FeO质量为_g。A 中反应得到该黑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 1 个小题,共 12 分)19(6 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测定野外采集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 10.0g 的石灰石样品,把 100g 稀盐酸分 5 次加入样品中(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得实验数据如下 滴加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稀盐酸的用量/g 20 20 20 20 20 剩余固体质量/g 7.5 x 2.5 2.0 2.0 请计算:表中 x 的数值是_;(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3)
11、这些样品完全反应共产生气体的质量是多少_?(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解析】A、区分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方法一、分别向集气瓶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呼出气体和吸入空气含氧气的量较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分别向集气瓶内滴入等量,且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的是呼出的气体,无现象的是吸入空气,正确,不符合题意;B、区分木炭粉和二氧化锰,方法一、观察颜色,两种固体都是黑色粉末,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取样,在分别放在石棉网点燃,能燃烧的是炭粉,不能燃烧的是二氧
12、化锰,正确,不符合题意;C、区分五氧化二磷和氯酸钾,方法一、取样,分列足量加水,观察现象,两种物质都能溶于水,无法区分,不正确;方法二、观察颜色,两种物质都是白色固体,无法区分,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区分酒精和水,方法一、闻气味,有香醇味的是酒精,无味的是水,正确;方法二、取样,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酒精,不能燃烧的是水,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2、A【解析】A、淀粉遇到碘水呈蓝色,所以与碘水作用呈现蓝色的物质中含有淀粉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稀盐酸和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钙和水,但是不是中和反应错误;C、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13、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错误;D、有发光和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电灯通电时发热、发光,但是不是燃烧错误 故选 A 3、D【解析】pH越小,酸性越强。2.33.14.15.5。故选 D。4、A【解析】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CO2可用于光合作用,错误;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错误;C.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正确;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错误。故选 C。5、C【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详解】A、汞属于金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选项 A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选项 B 不
14、符合题意;C、氧气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一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选项 C 符合题意;D、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做此类题需要掌握初中常见物质的微观构成,金属、稀有气体和非金属固体是由原子构成的,常见气体、水是由分子构成的,氯化钠、硫酸铜是由离子构成的。6、D【解析】A.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选项错误;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色烟,选项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西省 永修县 中学 2023 中考 化学 适应性 模拟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