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中学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试卷类型:A 绝密启用前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阶段测试 语 文 本试卷共 10 页,4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和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2、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一、课内文言文(共 54 分)(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1.下列选项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1 分)若火之始然 宋人有不龟手之药者 河海不择细流 畔主背亲 距关,毋内诸侯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翼日进宰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于反覆不宜卤莽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 是周民也 振之以威怒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须臾成五采 A.B.C.D.2.下列加点词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
3、是(1 分)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思厥先祖父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汉亦留之以相当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暮去朝来颜色故 沛公居山东时 A.B.C.D.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1 分)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 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D.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石苍黑色,多平方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 分)取儿藁葬 吾得兄事之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4、 素善留侯张良 遂散六国之从 项伯杀人,臣活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夜缒而出其坚不能自举也 A./B./C./D./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 分)舞幽壑之潜蛟 侣鱼虾而友麋鹿 越国以鄙远 常以身翼蔽沛公 籍吏民,封府库 得佳者笼养之 单于壮其节 必固其根本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李牧连却之 A./B./C./D./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均相同的一组是(1 分)例句: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A.以侍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人君当神器之重 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膏泽斯民 C.明烛天南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D.可以群,可以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7
5、.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1 分)A.莫不殷忧而道著 殷:深 B.蹑迹披求,见有虫伏棘根 蹑:追随 C.自与汝覆算耳 覆:审核 D.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肴核:菜肴 8.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 分)A.抚军亦厚赉成 赉:赏赐,赠送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物:物品 B.与村中大佛阁真逼似 逼:非常 永保无疆之休 休:喜庆,福禄 C.泊牧以谗诛 泊:及、等到 宰以卓异闻 闻:听说 D.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盘:快乐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遇:遇见 9.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1 分)A.又劣弱不中于款 款:条目 始速祸焉 速:加速 B.几世几年,剽掠
6、其人 剽:掠夺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并:兼并 C.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施:延续 强公室,杜私门 杜:堵塞、封闭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 径造庐访成 造:建造 10.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 分)A.一鸡瞥来,径进以啄 瞥:突然 成妻具资诣问 具:全都 B.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卖 族秦者秦也 族:家族 C.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极:疲困 王甚任之 任:信任 D.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短:诋毁 丽临江 丽:酒器 1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1 分)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迩:近 天姥连天向天横 横:遮蔽 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隐:怜悯 沛公则置车
7、骑 置:放置 而绝江河 绝:横渡 文胜质则史 史:真实 作师说以贻之 贻:留给 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推辞 枉用相存 存:存在,保存 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 虽董之以严刑 董:督察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如果 辟邪说,难壬人 难:排斥 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付与、送给 A.B.C.D.1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 分)例句: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A.旋见鸡伸颈摆扑 B.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C.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D.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1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和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 分)例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A.是以太山不让
8、土壤,故能成其大 B.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C.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D.无辞让之心,非人也 1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举”,按照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1 分)吾力足以举百钧 笼归,举家庆贺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举酒欲饮无管弦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类迩而见义远 戍卒叫,函谷举 A./B./C./D./15.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1 分)A.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过:过错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过分 B.能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克己复礼为仁 克:约束 C.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致:表达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致:得
9、到 D.居为奇货 居:囤积、储存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居然 1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 分)A.包九夷,制鄢、郢 制:控制 今也制民之产 制:遏制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方:刚刚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C.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 顾:考虑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顾:看 D.齐集有其一 集:集聚 临视,则虫集冠上 集:止 17.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 分)A.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 B.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 C.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D.而心目耳力俱穷,绝无踪响
10、 人穷则反本 18.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 分)A.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自言本是京城女 B.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 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C.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度义而后动 D.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副有罪,当相坐 19.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 分)A.朝济而夕设版焉 靡计不施,迄无济 B.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汉使曰:“武等实在。”D.虞常果引张胜 引佩刀自刺 20.下列句子加点的实词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 分)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人君当神器之重 B.盘庚不为怨者
11、故改其度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他人有心,余忖度之 C.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 亡走赵,赵不内 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D.家齐而后国治 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21.下列句子加点的实词意义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1 分)A.然,诚有百姓者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B.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C.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前已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D.举匏樽以相属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属教坊第一部 然亡国破家相随
12、属 22.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1 分)A.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B.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C.兄弟并为郎,稍迁至移中厩监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D.窥父不在,窃发盆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2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或用法全不相同的一项是(1 分)A.其可怪也欤 吾其还也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B.申之以孝悌之义 各各竦立以听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C.吾尝终日而思矣 扣舷而歌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D.不识有诸 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献诸抚军 24.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1 分)A.相与枕藉乎舟中
13、浴乎沂,风乎舞雩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因人之力而敝之 又因厚币用事者靳尚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C.圣人之所以为圣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D.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2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1 分)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青麻头伏焉 盘盘焉,囷囷焉 B.竖子不足与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大王来何操 青泥何盘盘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武置酒设乐 为君翻作琵琶行 2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1 分)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备他盗
14、之出入与非常也 C.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D.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27.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 分)具告以事 夫晋,何厌之有 不吾知也 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固一世之雄也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莫之能御也 若属皆且为所虏 西取由余于戎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是乃仁术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A./B./C./D./28.下列语句中谦敬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 分)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吾不能早用子 竖子不足与谋 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伏惟启阿母 臣之所好者道也 昨日蒙教 故使陵来说足下 君知其难也 窃以为过矣 小子何莫学夫诗 A./B./C./D./29.下列有关文化
15、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 分)A.上古重要器物制成后,要杀牛、羊、猪等,把它们的血涂在新器物上行祭,称作衅。如 古代新钟铸成,宰杀牲口,取血涂钟行祭,叫衅钟。B.“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指的是农历十五,“既望”指的是农历十六,而“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日和最后一日。C.“司马青衫”出自白居易琵琶行,形容极度悲伤。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黑色。D.“出”和“入”在古代可以用于表示官职变动,“出”,指古代在京城担任职务的官员 前往地方担任职务,也称“外放”,与地方官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30.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1 分)A.“顿首”,古时一种拜礼,
16、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也常用 于书信、表奏的首尾,表示恭敬。B.拱手礼,又称作揖,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行礼时,双手互握合于胸前。一般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在外;若为丧事行拱手礼,则正好相反。C.再拜,拜两次,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再拜也是一个敬辞,用 于书信的开头或结尾。D.先秦诸侯国君主一般自称“孤”“不毂”“寡人”“朕”。“朕”先有“我”之意,后 秦赢政规定“朕”专作皇帝自称,“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朕”为后者意。(二)名篇名句默写(每空 1 分,共 24 分)3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这两句运
17、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依然令人沉浸其中。(2)杜甫在登高中以_,_两句,描写了在困苦失意中年华老去的情景,抒发了因国难家恨而生的悲愤之情。(3)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_,_的观点异曲同工。(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喻巧而理至,用树木、泉源劝谏太宗安乐时要想到危难,避免奢侈,否则_,_。(5)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_”一句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分别表现了江水和湖水之美。(6)六国论中,苏淘认为六国若想对抗强秦,必须重视人的作用,对有智谋的大臣和有 才能的人才需要“_,”。(7)登泰山记中用博戏的掷具形容山峰的句子是“_
18、,”。(8)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驳论时举盘庚迁都之例,用“_,”两句指出了从黎民百姓到士大夫都是反对的声音。(9)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 多的两句是“_,”。(10)古代文人常借流水这一意象感慨时光流逝、世事变迁,如唐诗中的“_,”。(11)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12)孤舟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以表现漂泊、孤寂之感,如“_,”。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 9 题,36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2-35 题。(16 分)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19、,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缔,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勾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系妻孥,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
20、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必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豁,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豁谏曰:乙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勾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
21、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勾践既许之。果行,国人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敦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固,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之。遂灭吴。(节选自国语越语)32.下
22、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A.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 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B.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 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C.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D.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 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3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
23、,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知意思是主持、掌管,与答司马谏议书“则非某之所敢知”中“知”字含义相同。B.执事指办事的官员,而“敢以烦执事”中“执事”特指秦穆公,以表示对他的尊敬。C.宗庙指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与侍坐“宗庙之事”中“宗庙”含义相同。D.系意思是捆绑、拘囚,与朝夕遣人候问武,收系张胜中系字含义相同。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越国战败退守会稽山,勾践向三军传令,寻找能帮助他出谋划策击退吴国的人。文种指 出勾践的做法为时已晚,但勾践不这样认为。B.文种被派去吴国求和,他告知吴国,越国的军队已不值得吴王亲自讨伐。如果一定要攻 打越国,那
24、么这会让吴国付出很大的代价。C.不同于伍子胥一定要灭掉越国的看法,伯劝说夫差不需要对越国赶尽杀绝,是因为越国向他许诺事情办成之后将献给他八位美女。D.勾践将战败归咎于自己,于是采取一系列措施善待百姓。百姓在此之后非常爱戴勾践,将其视为长辈,主动请求与吴国拼死一战。35.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4 分)(2)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4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6-40 题。(20 分)赵贞吉,字孟静,内江人。六岁日诵书一卷及长以博洽名最善王守仁学举嘉清十四年进士授编修时方士初进用,
25、贞吉请求真儒赞大业。执政不怿,因请急归。还朝迁中允,掌司业事。俺答薄都城,谩书求贡。世宗诏百官廷议,贞吉奋袖大言曰:“城下之盟,春秋 耻之。既许贡则必入城,倘要索无已,奈何?徐阶曰:君必有良策。贞吉曰:为今之计,请至尊速御正殿,下诏引咎。录周尚文功以励边帅,出沈束于狱以开言路;轻损军之令,重赏功之格;遣官宣谕诸将,监督力战,退敌易易耳。”时帝遣中使瞒廷臣,日中莫发一语。闻贞吉言,心壮之,谕严嵩曰:“贞吉言是,第不当及周尚文、沈束事耳。”召入左顺门,令手疏 便宜。立擢左谕德兼监察御史,奉敕宣谕诸军。给白金五万两,听随宣劳赏。初,贞吉廷议罢,盛气谒严嵩。嵩辞不见,贞吉怒叱门者。适赵文华至,贞吉复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深圳 中学 2023 三年级 第一次 阶段 测试 语文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