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名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名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河北省沧州市名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
2、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后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是酸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一定使用了催化剂 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因此,物体只要振动就能产生声音 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下列过程中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A胆矾研碎 B紫色石蕊染成的干燥小花 C D 3配制 5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量筒 B烧杯 C铁架台 D天平 4A、B、C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3、,下列各组物质按照 A、B、C 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 B氧气、二氧化碳、水 C铜、氧化铜、硫酸铜 D氢气、水、氢氧化钙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化汞受热分解: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与硫酸铜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6室温下,向含有 MgCl2、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将滤渣晾干后称量,质量为 a 克。取少许滤渣,加入稀盐酸,有
4、气泡冒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滤液一定是无色溶液 B滤液中一定含有 MgCl2、FeCl2、CuCl2 C加入镁粉的质量一定小于 a 克 D滤渣一定是 Mg、Fe、Cu 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7下列离子能在 pH=12 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Cl-、NO3-、K+、Na+BNa+、Cl-、OH-、Fe3+CSO42-、NO3-、K+、H+DAg+、Cl-、CO32-、K+8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比反应前的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B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D氢氧化钠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少量固体 B 塞紧橡皮塞
5、 C 称量固体 D 点燃酒精灯 10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B转化中甲和 O2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C转化是化合反应 D丙中氢、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32 1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 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若要将组成在 N 点的甲溶液转变为 M 点的甲溶液,可以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12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微粒
6、观: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二氧化碳分子 B守恒现:100mL 水和 100mL 酒精混合后为 200mL C转化观:水和氢气两种物质可以互相转化 D能量观:天然气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 13现有 7.45g KCl样品(其中混有少量下列某种盐类),加水溶解,当它跟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 AgCl沉淀 14g,则可能混入的盐是()ANaCl BCaCl2 CBaCl2 DMgCl2 14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B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海水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发生的都是物理变化 D蒸馏水、自来水都是纯净物 15下列过程中一定
7、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放热 B有气体或沉淀生成 C颜色发生变化 D分子种类改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 分)16肼(N2H4)是一种火箭和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在空气中燃烧产物只有水和一种气体单质),在空气中易吸收水分形水合肼 N2H4H2O,回答下列问题:肼也称为联氨,若氨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则肼的分子结构可表示为_;水合肼中各元素质量比为 N:H:O_。肼常贮存于带有干燥剂的密封装置中,原因是防止_;肼作燃料的优点有_。A 自然界蕴藏有丰富的肼,容易得到 B 燃烧时发热量高 C 有毒性和腐蚀性 D 燃烧产物无污染如图是肼燃料电池示意图,电池总反应和肼燃烧一致,则电池总反应
8、方程式为_,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_能,电池工作时的两个电极反应分别为:A 极(O2+2H2O+4e4OH);B 极(N2H4+4OH+4e4H2O+N2),电化学上把反应后物质中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电极称为负极,反之称为正极,则该电池的正极为_(A 或 B)极。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25 分)17(8 分)汽车尾气中含有 CO 和 NO 等有害物质,可在汽车尾部安装一个催化转换器,将其转换成为无害物质。在用铂、钯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使 CO 与 NO 反应生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一种气体和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一种气体。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该反应中,_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
9、该元素的原子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该元素的原子被_(填“氧化”或“还原”)。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氧化产物是_。(填化学式)某固态混合物中含有 mgKNO3和若干克不溶于水的杂质,将此混合物加入 ng 水中,在 10,40,75时观察,充分溶解后的结果如表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见图 通过计算回答:m=_,n=_。75时所得 KNO3溶液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若要在 ng 水中恰好溶解 mg 硝酸钾达到饱和,则温度应控制在_。18(8 分)稀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试剂,现用 10g 98%的浓硫酸配制 10%的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的主要步骤有:计算、_、配制、装瓶
10、并贴标签。由计算可知,稀释时需加水_mL(水的密度为:1g/mL),取水时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合适的是_(填序号)。A 25mL B 50mL C 100mL D 250mL 实验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烧杯、_和试剂瓶。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取合金样品 10g 放入烧杯,向其中逐渐加入 10%的稀硫酸,所加稀硫酸与生成氢气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计算:完全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g;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19(8 分)近年各大体坛赛事报道频繁出现一个名词“嗅盐”。某校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嗅盐”
11、展开了系列探究:嗅盐,是一种由碳酸铵和香料配制而成的药品,给人闻后有刺激作用;嗅闻原理是碳酸铵晶体产生的氨气对人体有刺激作用,过量嗅闻不利健康;碳酸铵(NH4)2CO3晶体受热易分解,产生 NH3、H2O、CO2。验证“嗅盐”的化学性质甲同学进行了 NH4+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在试管口放一张_,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乙同学进行了 CO32的验证实验:取适量嗅盐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硫酸,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_,预期的实验现象是_,实验后观察到了预期的现象。测定“嗅盐”中碳酸铵(NH4)2CO3的质量分数 方案:取样品
12、6.0 克,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测量 C 装置在反应前后增加的质量即为产生 NH4+的质量:装置 B 的作用_,装置 C 中普通漏斗的作用是_,图 2 装置中不能与其起到相似作用的是_。小组同学经讨论后,均认为用该套装置测量会导致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小,原因是_。方案:取样品 6.0 克,用图 3 装置进行实验,利用 F 装置测量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请写出装置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装置 D 中橡胶管除平衡压强,便于液体顺利滴下外,还有_的作用。该方案实验结束后,会有气体残留,不能完全进入量气管中,_(填“需要”或“不需要”)通入 N2将其 中残留的气体排入量气管中,阐述你的理由_。实
13、验测得量气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为 558mL,该方案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已知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约为 1.97g/L)。(请写出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 1%)若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因素会导致所测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偏大的是_(填字母)a 反应前量气管液面在 0 刻度处以下 b 实验结束后,调节两端液面相平读数 c 反应结束后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d 反应前正确读取量气管中液体体积,反应后仰视读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1、D【解析】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二氧化碳后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显酸性,
14、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是酸,不符合题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某反应的速率发生改变,不一定是使用了催化剂,如温度也能改变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C、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但是物体振动后还需要介质进行传播才能听到声音,如物体在真空中振动不能产生声音,不符合题意;D、运动员用力蹬地面起跑,是因为力的作用力是相互的,运动员用力蹬地,地也能给运动员一个反作用力,符合题意。故选 D。2、C【解析】A、胆矾研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干燥石蕊小花遇二氧化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塑料袋加热封口过程中没有
15、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3、C【解析】A、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量筒用于准确量取水,不符合题意;B、配制溶液的过程中,烧杯用于完成溶解操作,不符合题意;C、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铁架台,符合题意;D、配制溶液的过程中托盘天平用于称取固体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所需的仪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D【解析】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
16、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能按照 A、B、C的顺序转化,不符合题意;B、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水在电解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和氢气,能按照 A、B、C 的顺序转化,不符合题意;C、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按照 A、B、C 的顺序转化,不符合题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但氢氧化钙无法通过一部反应生成氢气,符合题意。故选 D。5、C【解析】A、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可观察到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银白色液体,不符合题意;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淡蓝色
17、火焰,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C、铁丝与硫酸铜液反应,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符合题意;D、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不符合题意。故选 C。6、C【解析】向含有 MgCl2、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镁粉,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取少许滤渣,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说明滤渣中含有铁或铁和镁;A、如果氯化亚铁部分反应,则滤液仍然是浅绿色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渣中一定含有铁,则滤液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河北省 沧州市 名校 中考 化学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