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2023届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2023届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吉林市第七中学2023届中考二模生物试题含解析.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 年中考生物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关于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B环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可遗传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D变异的方向和环境的选择作用都是固定不变的 2、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二者都舒张 C肱二头
2、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二者都收缩 3、下列关于花和果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 B玉米的种皮和果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 C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 D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透气的袋内能结出果实说明花是雌花 4、(2015 秋莒县期末)真正成为陆生脊椎动物的是()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5、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 B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 C乌贼遇到危险时喷出墨汁 D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 6、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细寻找,你可能会发现水螅和
3、涡虫,二者的共同特征是 A背腹扁平 B身体呈辐射对称 C有口无肛门 D体表有刺细胞 7、无土栽培技术是一种新型农业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粮食、蔬菜和花卉的生产。使用营养液栽培植物时,需要不断向营养液中通入空气(如图),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A促进蒸腾作用进行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无机盐的吸收 D促进叶的光合作用 8、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 H7N9 病毒保留下来 B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病原体对青霉素选择的结果 C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D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
4、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9、正常人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A10 对 B20 对 C23 对 D30 对 10、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还没有被子植物,那时的植物肯定不具有()。A叶绿体 B双受精现象 C种子 D叶子 11、下列对于微生物的定义正确的是()A在生物圈中,肉眼看不到的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 B在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 C在生物圈中,起到分解作用的个体较小的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 D在生物圈中,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我们称之为微生物 1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和动物分别是()A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 B蕨类植物 软体动物 C种子植物
5、爬行动物 D苔藓植物 鱼类 13、下列有关动、植物生殖发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受精的鸟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 B植物的扦插、嫁接和组织培养都属于无性生殖 C克隆羊多莉是通过有性生殖的方式获得的 D马铃薯的块茎繁殖属于无性生殖 14、我国自新中国成立初期,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现在婴儿刚一出生医院就给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这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 增加吞噬细胞数量 C特异性免疫 D 预防神经炎 15、小李同学因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夜晚看不清东西,你认为他缺乏的最可能是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C C蛋白质 D钙 16、下列关于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正确的是()A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6、 B动物的行为由先天遗传和后天学习获得 C只要运动系统完整就能完成各种运动 D越低等动物学习能力越强,行为越复杂 17、下列有关动物社群的叙述,正确的是()A个体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C个体形态上没有任何差异 D职能上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18、科学家根据苍蝇嗅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成功研制出一种小型气体分析仪,用于检测航 天飞船座舱内的气体成分。该生物技术属于()A克隆 B转基因 C仿生 D生物防治 19、下列有关人体运动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骨骼肌两端的肌腱连接在同一块骨上 B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运动系统需要神经系统的协调配合 D骨、关节、肌肉组成了
7、人体的运动系统 20、以下疾病由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是()A足癣 B侏儒病 C艾滋病 D坏血病 21、下列有关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分裂或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植物的根尖中,分生区的细胞经过分裂形成根冠和伸长区 B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营养物质,因此血液属于营养组织 C人们常吃的西瓜,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器官 D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生物体 22、人和动物体内的能量来源于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消化吸收 D蒸腾作用 23、构成橘子果肉的主要组织是 A保护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输导组织 24、肺泡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外渗到肺泡中,诱发肺水肿。肺水肿直
8、接影响的生理过程是()A肺泡处的气体交换 B血液中的气体运输 C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内氧气的利用 25、影响小麦产量的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A阳光 B水分 C害虫 D温度 26、下列几种微生物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酵母菌乳酸菌结核杆菌衣藻肝炎病毒 A从结构上看,是真核生物,是原核生物 B从新陈代谢类型看,是厌氧型,是异养型 C从免疫的角度看,都是抗原 D从生态系统中的成分看,是分解者,是生产者 27、当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时,你会进入教室做好上课准备。接受铃声并产生听觉的部位是()A鼓膜、耳蜗 B鼓膜、大脑 C听小骨、大脑 D耳蜗、大脑 28、下面关于细胞有关知识叙述错误
9、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只有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 C烟草中的尼古丁存在于细胞液中 D遗传信息的载体-DNA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29、你认为下列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破坏的是()围湖造田 排放污水 植树造林 焚烧垃圾 养花种草 喷药灭虫 A B C D 30、银边天竺葵叶片经过光照、脱色,滴上碘液后的现象是()A整个叶片变蓝 B整个叶片不变蓝 C叶片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 D叶片边缘变蓝,其他部位不变蓝 31、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呼吸道和肺 C鼻、气管、支气管 D鼻、气管、支气管、肺 32、如图为小莉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看到的图象,
10、她判断为静脉血管,依据是()A血液从分支血管流向主干血管 B血液从主干血管流向分支血管 C红细胞单行通过这支血管 D血液的流速非常快 33、下列食品运用发酵技术的是 葡萄酒 地瓜干 甜面酱 老酸奶 火腿肠 豆腐 A B C D 34、我们在举哑铃时,上臂完成如图动作过程中起支点作用的是 A B C D 35、制作泡菜、酸奶所利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 36、简阳大耳朵羊是由简阳的土山羊和从美国引进的努比羊杂交而来的优势品种,它吃的是绿色山草,喝的是天然湖水,以其肉为材质的简阳羊肉汤汤鲜味美,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山羊属于哺乳动物,体温不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
11、而改变,属于_动物。(2)根据题干材料写出一条含三种生物的食物链_。(3)简阳大耳朵羊与其亲本努比羊之间有较大的性状差异,这种变异属于_变异。(4)如果人们在简阳大耳朵羊中发现一只更为优良的个体,可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保持优良性状的后代,这种技术称为_。37、阅读,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素有海口“绿肺”之称的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迄今为止我国红树林保护区中红树林资源最多、树种最丰富自然保护区。这里自然食物丰富,有着血蚶、蚝、对虾、青蟹、血鳝、各种鱼等多种水生生物,是鱼虾蚌集居繁衍、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资料二:曾经,这个鸟类乐园正在遭受着毁灭性威胁:村民砍烧卤蕨、挖
12、塘养鱼,过度捕捞,鸟类乐园惨遭荼毒!近几年,我省以生态保护为理念,多管齐下对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环境治理,进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现在红树林又恢复昔日靓丽风景,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又逐年增加了。红树林有“绿肺”之称,是因为红树能利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大量_。红树林是候鸟飞禽栖息越冬好地方,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鸟类这种迁徙行为属于_行为。迁徙的鸟类获取氧气能力非常强,这与鸟身体里有发达气囊与_相通,起到辅助呼吸作用有关。在资料一中提及的动物种类中,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有_从目前红树林的状况看,迁徙鸟种类和数量及各类水生生物数量逐年增加,这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有利于_。海南省除
13、了有东寨港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_自然保护区,其保护的对象是_。38、下图为某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请写出影响该陆地生态系统各种生物生活的三个非生物因素:_。除了非生物因素外,每种生物的生活还受其他生物的影响,请写出图中与兔子为竞争关系的一种生物:_。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它们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请写出一条含有蝗虫的食物链(用文字和箭头表示):_。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以判断在这条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在该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与荒漠生态系统相比。该陆地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_(填“强”或“弱”),原因是该陆地生
14、态系统_。39、尽管我国加大了酒后驾车的处罚力度,但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有发生。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饮酒能否影响人体动作的准确度”的实验,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请你为该生物兴趣小组作出假设_。对测试者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上述五次测试,测试者及测试时的身体状况均相同,这遵循了_ 原则。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增加实验的可信度,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三次,并将所测数据取_值作为该实验的最后结果。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饮酒的量越多,人体动作的准确度越_(填“高”或“低”)。40、如图是人体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A、B、C 表示血液中的物质,D 表示某器官
15、,a、b 表示血管。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医生从某病人的 D 内取出一些食糜,经化验得知,其中含有氨基酸、少量麦芽糖、无机盐、脂肪酸等,则 D 是_。(2)营养物质 C 要达到脑部,经过心脏时,最先达到心脏的哪个腔?_;再由心脏的哪个腔泵入主动脉?_,最终送到脑部。(3)血液由血管 a 流向血管 b 时,发生了_作用,此时血管 b 内的血细胞浓度_(填写“减小”、“不变”或“增大”)。(4)在血液中,物质 A 主要由_运输;物质 B 的运输离不开甲细胞的作用,甲细胞是_;物质 B 进入乙细胞是通过_实现的。参考答案 1、D【解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
16、、适者生存;(2)联系: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详解】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生物进化的动力,A 正确;环境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B 正确;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的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 正确;生物变异的方向和环境的选择作用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生物体的变异和环境的选择是没有固定方向的,如既可以是有利变异也可以是不利变异,D 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掌握程度,形成系统
17、的知识网络结构。2、D【解析】本题考查骨骼肌的特点和功能,具有收缩和舒张的特性,据此答题。【详解】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共同完成的。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运动的完成需要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理解掌握骨、关节和肌肉
18、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D【解析】试题分析:子是由胚珠发育成的,所以一个西瓜含有多粒种子,说明一个子房中有多个胚珠,A 正确;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果皮和种皮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个果实,B 正确;玉米属于风媒花,花粉轻而多,遇到阴雨天等天气,往往会引起传粉不足,所以通过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可以解决玉米果穗顶部缺粒现象,C 正确;将未成熟的花进行套袋处埋,不管是雌花还是雄花,透气的袋内不可能结出果实,D 错误。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传粉和受精。4、C【解析】试题分析:在地球上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并逐渐进化为原始的两栖类,古代的两栖类又进化为爬行
19、类,某些爬行类又进化为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所以脊椎动物进化的大致历程是: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和哺乳类其中鱼类和两栖类的生殖发育都离不开水,而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选 C 考点:生物进化的历程 5、C【解析】首先明确动物通讯的概念。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详解】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是通过气味进行交流,属于信息交流,A 不符合题意。蜜蜂发现蜜源后跳舞,是通过动作进行交流,B 不符合题意。遇到敌害,乌贼迅速喷出墨汁不属于信息交流,属于
20、防御行为,C 符合题意。黑长尾猴遇险时发出叫声警示同伴,这是通过声音进行信息交流,D 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6、C【解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详解】涡虫的身体背腹扁平,水螅的身体呈圆筒形,A 错误。水螅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涡虫的身体左右对称,B 错误。水螅属于腔肠动物,涡虫属于扁形动物,二者都有口无肛门,C 正确。水螅的身体有刺细胞,涡虫没有刺
21、细胞,D 错误。故选 C。7、B【解析】无土栽培中用人工配制的培养液,供给植物矿物营养的需要。无土栽培是一种不用天然土壤而采用含有植物生长发育必需元素的营养液来提供营养,使植物正常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的栽培技术。在无土栽培技术中,能否为植物提供一种比例协调,浓度适量的营养液,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无土栽培植物的根泡在营养液中,需要解决呼吸所需要氧气的问题。【详解】营养液中的植物长期在液体的环境中,根因得不到充足的氧,影响呼吸,从而影响生长,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促进植物根部呼吸,B 正确。8、A【解析】抗病毒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 H7N9 病毒但少数 H7N9 病毒
22、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病毒药物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 H7N9 病毒已不再受其影响了。可见,H7N9 病毒出现的变异是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 H7N9 病毒留下来,A 正确;病原体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青霉素时,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病原体,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青霉素时,又把抗药性弱的病原体杀死,抗药性强的病原体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病原体大多是
23、抗药性强的病原体在使用同等剂量的青霉素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抑制杀菌作用,导致青霉素的治疗效果越来越差因此青霉素的效果越来越差是青霉素对病原体进行选择的结果,B 错误;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可以使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这种变异是环境改变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不能遗传。因此长颈鹿的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是自然选择的结果,C 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 错误。9、C【解析】试题分析: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22 对为常染色体,1 对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 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
24、成是 XX,男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22 对+X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 22 对+XX。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性染色体和性别遗传。10、B【解析】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据此作答。【详解】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在生物进化历程中的古生代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还没有被子植物,那时的植物肯定不具有双受精现象,B 正确。【点睛】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的受精特点是双受精,了解双受精的过程,结合题意答题。11、B【解析】试题分析: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
25、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酵母菌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微生物。解答时可以从微生物的概念、特点、范围方面来分析。12、A【解析】试题分析: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不同,一部分进化成为有叶绿体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成为没有叶绿体的原始单细胞动物。考点:生物的进化。【详解】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植物在地球上发展进化,植物的进化历程: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吉林省 吉林市 第七 中学 2023 中考 生物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