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课件优秀课件.ppt
《教育心理学 课件优秀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 课件优秀课件.ppt(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 课件第1页,本讲稿共23页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一、研究对象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二、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五种要素和三种活动过程:即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要素。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种活动过程。第2页,本讲稿共23页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怎样理解此图?第3页,本讲稿共23页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
2、,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这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如罗森塔尔进行实验 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皮格马利翁效应被总结为:“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横批:不扶不行。”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例子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4页,
3、本讲稿共23页第三节 发展概况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50年代)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5页,本讲稿共23页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 (以思维、言语为例)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均衡性4.差异性第6页,本讲稿共23页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
4、(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第7页,本讲稿共23页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少年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心理发展特点:1.半成熟、半幼稚2.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3.抽象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经验型),反省思维出现;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有所发展,但仍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4.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5.成人感出现6.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思考:初中生为什么会叛逆?第8页,本讲稿共23页青年初期: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特点:1.智力接近成
5、熟,抽象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辩证思维出现。2.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有了深刻发展;3.理智的自我意识形成。思考:上述特点是不是说高中生就成熟了?为什么?第9页,本讲稿共23页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关键期:儿童在早期发展中的敏感期。第10页,本讲稿共23页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变化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0-2岁):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的分化。前运算阶段(2-7岁):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形象思维为主导,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不具有可逆性。具体运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心理学 课件优秀课件 教育 心理学 课件 优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