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PPT讲稿课件.ppt
《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PPT讲稿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PPT讲稿课件.ppt(14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药学综合知识和技能课件中药综合分值分布 单选单选单选单选+配伍选择配伍选择配伍选择配伍选择+多选多选多选多选40 x1+80 x0.5+20 x1=10040 x1+80 x0.5+20 x1=10040 x1+80 x0.5+20 x1=10040 x1+80 x0.5+20 x1=100 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第一章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18181818分分分分 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第二章 中医诊断基础中医诊断基础中医诊断基础中医诊断基础8 8 8 8分分分分 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第三章 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辨证论治常见病辨证论治10101010分分分分
2、 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第四章 民族医药基础知识民族医药基础知识民族医药基础知识民族医药基础知识2 2 2 2分分分分 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第五章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2 2 2 2分分分分 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第六章 药学服务与咨询药学服务与咨询药学服务与咨询药学服务与咨询2 2 2 2分分分分 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第七章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12121212分分分分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的贮藏
3、与养护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的贮藏与养护5 5 5 5分分分分 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第九章 非处方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非处方药22222222分分分分 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第十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药的合理应用中药的合理应用9 9 9 9分分分分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特殊人群中药的使用2 2 2 2分分分分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4 4 4 4分分分分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中医药文献与信息中医药文献与信息2 2
4、 2 2分分分分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医疗器械基本知识2 2 2 2分分分分中药综合分值分布第一章、中医理论基础分值第一章、中医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是这一独特理论体系的两个最基本特点最基本特点最基本特点最基本特点(A A A A)。考纲要点考纲要点1.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1 1)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2 2)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2.2.辨证论
5、治辨证论治(1 1)症、证、病的区别)症、证、病的区别 (2 2)辨证与论治的关系)辨证与论治的关系 一、整体观念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五脏一体观”:人体以:人体以:人体以:人体以五脏五脏五脏五脏为中心为中心为中心为中心 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就是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机能与形体整体统一性性性性的具体体现。的具体体现。的具体体现。的具体体现。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
6、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人体人体人体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是人等,都是人等,都是人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进行的生理性调节的结果,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界存在着同一性,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与自然界存在
7、着同一性,即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经典考题经典考题1.1.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A.A.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B.B.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C.C.恒动观念恒动观念 D.D.阴阳互化阴阳互化 E.E.中和思想中和思想二、辨证论治二、辨证论治 症症症症: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如:如:如:如: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恶寒发热恶寒 、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痛、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痛、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痛、胸胁胀满、纳呆食少、头身疼痛疾病疾病疾病疾病:是
8、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界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一种反应,具有一种反应,具有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特定特定特定的症状和体征。的症状和体征。的症状和体征。的症状和体征。如:如:如:如:感冒感冒感冒感冒证证证证: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病理概括病理概括病理概括。如:如:如:如:肝胃不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肝胃不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肝胃不
9、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肝胃不和、风寒表证、湿热下注、脾胃不和经典考题经典考题2.2.中医学中,中医学中,“证证”的含义是()的含义是()A.A.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对疾病所表现症状的综合认识 B.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C.C.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对疾病某一阶段的病理概况 D.D.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E.E.阴阳失调的表现阴阳失调的表现3.3.属证的是()属证的是()A.A.发热恶寒发热恶寒 B.B.肝胃不和肝胃不和 C.C.胸胁胀满胸胁胀满 D.D.纳呆食少纳呆食少 E.E.头身疼痛头身疼痛辨证与论治辨证
10、与论治的关系关系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A A A A),论治则是治疗疾,论治则是治疗疾,论治则是治疗疾,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病的手段和方法。病的手段和方法。病的手段和方法。“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同一种疾病:同一种疾病:同一种疾病 “异病同治异病同治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相同的病机:相同的病机:相同的病机:相同的病机 经典考题经典考题4.2008A4.2008A“异病同治异病同治”的的“同治同治”是指是指A.A.病因相同病因相同B.B.病种相同病种相同C.C.病病证证相同相同D
11、.D.证候相同证候相同E.E.症状相同症状相同经典考题经典考题5.5.“同病异治同病异治”的的“同病同病”是()是()A.A.病因相同病因相同 B.B.病种相同病种相同 C.C.病症相同病症相同 D.D.病机相同病机相同 E.E.症状相同症状相同 6.6.同病异治的依据是()同病异治的依据是()A.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B.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的统一性C.C.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舌象、脉象 D.D.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相同的疾病出现不同的证候E.E.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相同的疾病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第二节阴阳学说第二节阴阳学说考纲
12、要点考纲要点1.1.阴阳的属性阴阳的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事物阴阳属性的分析和运用2.2.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1 1)阴阳的阴阳的对对立制立制约约 (2 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 (3 3)阴阳的消阴阳的消长长平衡平衡 (4 4)阴阳的相互阴阳的相互转转化化3.3.阴阳学阴阳学说说的的临临床床应应用用(1 1)用于疾病的用于疾病的诊诊断断 (2 2)用于疾病的治用于疾病的治疗疗 事物的阴阳属性 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能方面阳:剧烈运动、外向、上升、温热、明亮、功
13、能方面阴:静止的、阴:静止的、阴:静止的、阴:静止的、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内守、下降、寒冷、晦暗、有形的器质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阳:对人体具有推动、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对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
14、系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对对立制立制约约相互制相互制约约、相互消、相互消长长制制约约太太过过:阴盛:阴盛则则阳病,阳盛阳病,阳盛则则阴阴病病制制约约不及:阳虚不及:阳虚则则阴盛,阴虚阴盛,阴虚则则阳阳盛盛互根互用互根互用相互依存、相互相互依存、相互为为用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则阴无以生。阴无以生。消消长长平衡平衡此消彼此消彼长长、动态动态平平衡衡生理:阴平阳秘生理:阴平阳秘病理:阴盛病理:阴盛则则阳病,阳盛阳病,阳盛则则阴病阴病相互相互转转化化一定条件,反向一定条件,反向转转化化寒极生寒极生热热,
15、热热极生寒极生寒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阴平阳秘阴平阳秘经典考题经典考题7.20082009 A 7.20082009 A 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A.A.交合感应交合感应B.B.对立制约对立制约C.C.消长平衡消长平衡 D.D.互根互用互根互用E.E.无限可分无限可分8.2007 A 8.2007 A“阴阳互损阴阳互损”的最终结果是的最终结果是A.A.阴虚阴虚 B.B.阳虚阳虚C.C.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D.D.亡阴亡阴E.E.亡阳亡阳9.2011 2012 A9.2011 2012 A“壮水之主,以治阳光壮水之主,以治阳光”指指A.A.阳病治
16、阴阳病治阴B.B.阴病治阳阴病治阳C.C.阳中求阴阳中求阴 D.D.阴中求阳阴中求阳E.E.阴阳双补阴阳双补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 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人体内部充满着阴阳对立统一关系。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立统一关系。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立统一关系。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立统一关系。组织结构,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以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上部为
17、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六腑属表,
18、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之五脏之五脏之五脏之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中,又各有阴阳所属,即心、肺居于上部(胸腔)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属阳;肝、脾、肾位于下部(腹腔)属阴。如具如具如具如具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体到每一脏腑,则又
19、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体到每一脏腑,则又有阴阳之分,即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1.1.1.1.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 1 1 1)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在诊法方面,分析四诊收集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在阴体征。色泽的鲜明者为病在阳分,晦暗者为病
20、在阴分。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分。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分。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分。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
21、为阳,尺为阴;以至数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扶大红花,可出滑(扶大红花,可出滑(扶大红花,可出滑(扶大红花,可出A A A A)为阳,沉小细涩为阴。)为阳,沉小细涩为阴。)为阳,沉小细涩为阴。)为阳,沉小细涩为阴。(2 2 2 2)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在辨证方面,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在辨证方面,
22、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属于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阳证类型的疾病,如疖、痈、丹毒、脓肿等,多为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急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属于阴证类型疾病,如结核性感染、肿瘤等,多为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慢
23、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慢性疾病,表现为苍白、平塌、不热、不痛或隐痛等症状。等症状。等症状。等症状。1.1.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阴阳学说指导疾病的治疗,主要有两个方面:(1)确定治疗原则,()确定治疗原则,(2)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1)治疗原则(!)治疗原则(!A)1)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阴阳偏胜治疗原则:阴阳偏胜,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或阳的过盛有余,为邪气有余之实证。治疗时采用时采用“损其有余损其有余”如:如:“热者寒之热
24、者寒之”、“寒者热之寒者热之”、“实则泻之实则泻之”。2)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阴阳偏衰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须用“壮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即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制阳亢火盛。这种治疗原则亦称为“阳病治阳病治阴阴”。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若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须用寒证,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
25、种治疗原则也称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为“阴病治阳阴病治阳”。(2 2 2 2)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归纳药物的性能1.1.1.1.药性:寒、热、温、凉,药性:寒、热、温、凉,药性:寒、热、温、凉,药性:寒、热、温、凉,“四气四气四气四气”。寒凉属寒凉属寒凉属寒凉属阴阴阴阴,温热属阳。温热属阳。温热属阳。温热属阳。2.2.2.2.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五味:辛、甘、酸、苦、咸五种味。其中辛、辛、辛、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甘、淡属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学 综合 知识 技能 PPT 讲稿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