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资料.pptx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资料.pptx(7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线性系统的根轨迹线性系统的根轨迹(guj)法资料法资料第一页,共75页。4.1 4.1 4.1 4.1 根轨迹根轨迹根轨迹根轨迹(guj)(guj)(guj)(guj)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根轨迹根轨迹(guj)的基本概念的基本概念C(s)R(s)15.0(+SSKC(s)R(s)15.0(+ssK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从零变化到无穷时,闭环特征(tzhng)方程式的根在方程式的根在 s平面上变化的轨迹称为根轨迹。平面上变化的轨迹称为根轨迹。第2页/共75页第二页,共75页。第3页/共75页第三页,共75页。系
2、统特征根的分布与系统的稳定性、暂态性能密切(mqi)相关,而根轨迹正是直观反应了特征根在复平面的位置以及变化情况,所以利用根轨迹很容易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暂态性能。根轨迹上的任何一点都有与之对应的开环增益值,而开环增益与稳态误差成反比,因而通过根轨迹也可以确定出系统的稳态精度。根轨迹与系统性能之间有比较密切(mqi)的关系。根轨迹根轨迹(guj)与系统性与系统性能能第4页/共75页第四页,共75页。闭环零极点闭环零极点(jdin)与开环零极点与开环零极点(jdin)的关系的关系G(s)C(s)R(s)H(s)G(s)C(s)R(s)H(s)第5页/共75页第五页,共75页。结论结论(jiln)第
3、6页/共75页第六页,共75页。根轨迹根轨迹(guj)方程方程 特征特征(tzhng)方程的这种形式称为根轨迹方程。满足根轨迹方程的方程的这种形式称为根轨迹方程。满足根轨迹方程的s就是闭环特征就是闭环特征(tzhng)根。当根轨迹增益根。当根轨迹增益 K*从从0时,特征时,特征(tzhng)根根s在复平面上变化的轨迹就是根轨迹。在复平面上变化的轨迹就是根轨迹。G(s)C(s)R(s)H(s)G(s)C(s)R(s)H(s)第7页/共75页第七页,共75页。第8页/共75页第八页,共75页。4.2 4.2 4.2 4.2 绘制绘制绘制绘制(huzh)(huzh)(huzh)(huzh)根轨迹的基
4、本规则根轨迹的基本规则根轨迹的基本规则根轨迹的基本规则根轨迹的绘制根轨迹的绘制(huzh)原则原则第9页/共75页第九页,共75页。两条或两条以上(yshng)的根轨迹在复平面上相遇后又分开的点,称为根轨迹的会合点或分离点。(1)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极点之间为根轨迹段,则一定有分离点;(2)实轴上两个相邻的开环零点之间为根轨迹段,则一定有会合点;(3)实轴上一个开环零点和一个开环极点之间为根轨迹段,则一定既有分离点又有会合点,或既没有(mi yu)分离点又没有(mi yu)会合点;(4)分离点(会合点)可以是实数,也可以是复数,两个相邻的开环复极点(或零点)之间可能有分离点或会合点第10页/共
5、75页第十页,共75页。第11页/共75页第十一页,共75页。例4-1设控制系统(kn zh x tn)的开环传函为试概略绘制系统(xtng)根轨迹。解:解:第12页/共75页第十二页,共75页。例4-2已知某负反馈系统(xtng)的开环传函为试画出其根轨迹(guj)草图。解:解:第13页/共75页第十三页,共75页。第14页/共75页第十四页,共75页。第15页/共75页第十五页,共75页。(2)利用Routh判据确定(qudng)K 和值 由特征方程式列出劳斯阵为当劳斯阵 s1行等于零时,特征方程可能会出现(chxin)共轭虚根。令s1 行等于零,则得 K*KC6。共轭虚根值可由 s2行的
6、辅助方程求得:将KC6代入上式解得 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ji gu)一致。(2)利用Routh判据确定 K*和值 由特征方程式列出劳斯阵为第16页/共75页第十六页,共75页。第17页/共75页第十七页,共75页。例4-4: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为 ,其开环零、极点位置(wi zhi)如下图所示,试计算根轨迹在起点1j1的出射角。令 K 从零稍微增大,则根轨迹从1j1点出发到达 s1,s1点应满足相角(xin jio)条件,即 如上图a所示,由于 s1 点离起点很近,故可认为上式中的1,1,2,3就是开环零极点到起点1j1的矢量幅角,见上图 b,即1 45,135,26.6,3 90,代入上式求得
7、4 71.6。因此根轨迹在1j1点的出射角为71.6。根据对称性,可求得根轨迹在-1-j1处的出射角为71.6。第18页/共75页第十八页,共75页。第19页/共75页第十九页,共75页。第20页/共75页第二十页,共75页。例4-6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绘制(huzh)系统的根轨迹。式中:解:解:(1)起点:有两个开环极点,所以起点为 s1 0,s2 2。(2)终点:因没有有限(yuxin)零点,所以两条根轨迹都将趋于无穷远。(3)实轴上的根轨迹:根据法则4,根轨迹存在的区间为2,0。(4)计算分离点:将 N(s)1,D(s)s(s2)代入分离点计算公式 N(s)D(s)N(s)D(
8、s)0中,解得分离点为 s 1。(5)根轨迹的渐近线。渐近线的倾角:根据式渐近线计算公式得渐近线的交点(jiodin):根据公式计算得根轨迹的绘制第21页/共75页第二十一页,共75页。渐近线的交点和根轨迹(guj)的分离点重合。根据以上分析(fnx)计算结果,可绘制出系统的根轨迹如下图所示。第22页/共75页第二十二页,共75页。例4-7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绘制(huzh)系统的根轨迹。解:解:系统(xtng)的开环极点为 ,无开环零点。(1)起点:有4个开环极点,分别起始于(2)终点:因没有有限零点,所以4条根轨迹都将趋于无穷远。(3)实轴上的根轨迹:根据法则4,根轨迹存在的区间
9、为4,0。(4)根轨迹的渐近线。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渐近线的倾角(qngjio)第23页/共75页第二十三页,共75页。(5)计算(j sun)分离点:将 N(s)1,D(s)s(s2)(s2+4s5)代入分离点计算(j sun)公式 N(s)D(s)N(s)D(s)0中,解得分离点为 (6)分离(fnl)点(会合点)的分离(fnl)角(会合角)均为 。(7)根轨迹(guj)与虚轴的交点为第24页/共75页第二十四页,共75页。(8)共轭复极点(jdin)的起始角为根据(gnj)对称性得 。综上,系统的根轨迹(guj)草图如下所示。第25页/共75页第二十五页,共75页。一般来说,由两个开环极点
10、(实数极点或复数共轭极点)和一个有限开环零点(必为实数零点)组成一般来说,由两个开环极点(实数极点或复数共轭极点)和一个有限开环零点(必为实数零点)组成(z chn)(z chn)的开环系统,只要有限零点不位于两个实数极点之间,那么当的开环系统,只要有限零点不位于两个实数极点之间,那么当K*K*由由00时,闭环系统根轨迹的非实数部分是以该有限零点为圆心,以有限零点到会合点的距离为半径的一个圆或圆的一部分。时,闭环系统根轨迹的非实数部分是以该有限零点为圆心,以有限零点到会合点的距离为半径的一个圆或圆的一部分。注意注意(zh y):第26页/共75页第二十六页,共75页。例4-8 已知具有(jyu
11、)开环零点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系统的根轨迹。解:解:(1)起点:有两个开环极点,所以起点为 s1 0,s2 -2。(2)终点:二条根轨迹(guj)一条终止于开环有限零点 s=-4,另一条趋向无限零点。(3)实轴上的根轨迹(guj):实轴上根轨迹(guj)存在的区间为-2,0-,-4。(4)分离点和会合点:由公式可得 N(s)D(s)N(s)D(s)(2s+2)(s+4)-(s2+2s)0 整理得 s2+8s+8 0 对上式求解得 (5)复平面上的根轨迹(guj)。根据相角条件,根轨迹(guj)上的各点应满足幅值和相角条件公式,即在复平面(pngmin)上,于是得第27页/共75页第二十七
12、页,共75页。即对上式整理(zhngl)后得圆方程式 它的圆心在(-4,)点,半径等于 ,根轨迹如下图所示。这个(zh ge)圆与实轴的交点即为分离点和会合点。第28页/共75页第二十八页,共75页。第29页/共75页第二十九页,共75页。第30页/共75页第三十页,共75页。0-4p1p2p3p4A0-4p1p2p3p4A0-4p1p2p3p4A第31页/共75页第三十一页,共75页。高阶系统高阶系统(xtng)的试的试差求解差求解第32页/共75页第三十二页,共75页。第33页/共75页第三十三页,共75页。第34页/共75页第三十四页,共75页。4-3 4-3 广义广义(gungy)(g
13、ungy)根轨迹根轨迹参数根轨迹参数根轨迹 以非开环增益的其他参量以非开环增益的其他参量(cnling)为参为参变量的根轨迹称为反馈系统的参数根轨迹。变量的根轨迹称为反馈系统的参数根轨迹。绘制参数根轨迹的方法与绘制参数根轨迹的方法与180和和0根轨迹根轨迹规则一样,只是把特征方程化为如下形式:规则一样,只是把特征方程化为如下形式:绘制参数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如下:绘制参数根轨迹的一般步骤如下:(1 1)写出原系统)写出原系统(xtng)(xtng)的特征方程;的特征方程;(2 2)以特征方程式中不含参数的各项去除特征方程,得等效系统)以特征方程式中不含参数的各项去除特征方程,得等效系统(xtng)
14、(xtng)的根轨迹方程。该方程中原系统的根轨迹方程。该方程中原系统(xtng)(xtng)的参数即为等效系统的参数即为等效系统(xtng)(xtng)的根轨迹增益;的根轨迹增益;(3 3)绘制等效系统)绘制等效系统(xtng)(xtng)的根轨迹,即为原系统的根轨迹,即为原系统(xtng)(xtng)的参数根轨迹。的参数根轨迹。第35页/共75页第三十五页,共75页。例4-10 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当 K*=4时,以参数(cnsh)为参变量的根轨迹。解:解:系统(xtng)特征方程为 ,上式和根轨迹方程具有相同(xin tn)的形式,其左边部分 相当于某一开环系统传递函数,
15、称为等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参数称为等效根轨迹增益。利用根轨迹绘制法则,可以绘出当从零变化到无穷大时等效系统的根轨迹。也可写成(1)起点:s1 j2,s2 -j2。(2)终点:s1 0,s2-。(3)实轴上的根轨迹存在区间(,0。(4)会合点:据公式 N(s)D(s)N(s)D(s)0可解得因为 s 2不在根轨迹上,所以 s 2为会合点。(5)复平面上的根轨迹:可以证明根轨迹在复平面上为半圆,方程为第36页/共75页第三十六页,共75页。根据以上几点,以为参变量的根轨迹(guj)如下图所示。第37页/共75页第三十七页,共75页。书P110-4-9 已知负反馈系统(xtng)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16、试求K*=1时,以T为参变量的系统(xtng)根轨迹图。解:解:当K*=1时,系统(xtng)闭环特征方程为 ,则以T为参变量时的等效(dn xio)开环传递函数为按照绘制常规根轨迹的基本原则绘制以T为参变量的系统根轨迹为:(1)起点:三条根轨迹分别起始于p1 0,p2 p31。(2)终点:无开环有限零点,三条根轨迹分别终止于无穷远点。(3)实轴上的根轨迹存在区间为(,-1和-1,0。即第38页/共75页第三十八页,共75页。(4)根轨迹(guj)有三条渐近线 (5)根轨迹(guj)的分离点:据公式 N(s)D(s)N(s)D(s)0可解得(6)根轨迹与虚轴的交点。根据(gnj)闭环特征方程列
17、写Routh表如下当T2时,Routh表的s1行元素全为零,辅助(fzh)方程为解得作系统参数根轨迹如下图所示。第39页/共75页第三十九页,共75页。第40页/共75页第四十页,共75页。零度零度(ln d)根轨迹根轨迹第41页/共75页第四十一页,共75页。零度根轨迹的绘制,原则上可参照常规根轨迹的绘制法则,但在与相角条件有关的一些法则中,需作适当调整。下面给出绘制零度根轨迹的基本法则:(1)根轨迹的起点、终点和条数同常规根轨迹。(2)实轴上的根轨迹存在的区间为其右侧实轴上的开环零点和极点(jdin)个数之和为偶数。(3)根轨迹的分离点和会合点的计算方法同常规根轨迹。(4)根轨迹的渐近线与
18、实轴的交点的计算方法同常规根轨迹。倾角的计算公式为 (5)根轨迹的出射角和入射角的计算公式为 (6)根轨迹与虚轴交点的计算方法同常规根轨迹。其它性质均同常规根轨迹。第42页/共75页第四十二页,共75页。(1)起点:s1 0,s2-1,s3-5。(2)终点:三条根轨迹都趋向无穷远。(3)实轴上根轨迹存在的区间为-5,-1,(0,+)。(4)计算分离点:N(s)1,D(s)s(s1)(s5)代入计算公式解得 s1 3.52 s2 0.48 由于 0.48不在根轨迹上,所以根轨迹的分离点为3.52。(5)根轨迹的渐近线 倾角 交点(jiodin)根据以上几点,可绘出系统的零度根轨迹如下图所示。例例
19、4-12 4-12 设单位设单位(dnwi)(dnwi)正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正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绘制根轨迹。试绘制根轨迹。解:解:绘制(huzh)步骤如下:第43页/共75页第四十三页,共75页。第44页/共75页第四十四页,共75页。例例4-13 设某正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设某正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试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确定临界试绘制该系统的根轨迹图,确定临界(ln ji)增益增益KC。第45页/共75页第四十五页,共75页。第46页/共75页第四十六页,共75页。第47页/共75页第四十七页,共75页。C(s)G(S)H(S)-set-G(s)H(s)R(s)-set-
20、X2(t)X1(t)X2(t)X1(t)t第48页/共75页第四十八页,共75页。第49页/共75页第四十九页,共75页。第50页/共75页第五十页,共75页。第51页/共75页第五十一页,共75页。第52页/共75页第五十二页,共75页。主根主根(zhgn)轨迹图轨迹图第53页/共75页第五十三页,共75页。4.4 4.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kn zh x tn)(kn zh x tn)的根轨的根轨迹法分析迹法分析控制系统控制系统(kn zh x tn)的稳的稳定性分析定性分析 稳定的系统,其闭环特征根必须全部位于s平面左半侧,而且在s平面左半侧距虚轴距离越远,其相对稳定性越好。根轨迹正好直
21、观地反映了系统闭环特征根在s平面上随参数(cnsh)变化的情况,因此,由根轨迹很容易了解参数(cnsh)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使系统稳定的参数(cnsh)变化范围。例例:设某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设某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试绘制根轨迹图,并讨论使闭环系统稳定的试绘制根轨迹图,并讨论使闭环系统稳定的K K*取值范围。取值范围。第54页/共75页第五十四页,共75页。解:利用根轨迹的绘制法则(过程从略)可绘出K*从0变化到 时系统(xtng)的根轨迹如图所示。由图可见,当0K*14及64K*195时,闭环系统(xtng)是稳定的,而当14K*64及K*195时,系统(xtng)是不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性 系统 轨迹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