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x
《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pptx(1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会计学1第八章第八章+外科外科(wik)感染病人的护理感染病人的护理PPT第一页,共164页。目的目的(md)要求要求掌握掌握 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外科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chl)原则。原则。各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定义、临各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定义、临床表现、处理床表现、处理(chl)原则、护理原则、护理措施。措施。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处理(chl)原则、护理措施。原则、护理措施。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和护理。第1页/共164页第二页,共164页。熟悉熟悉 外科感染的分类、特点。外科感染的分类、特点。各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的病因各类软组织化脓性感染
2、的病因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预防及处理原则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预防及处理原则(yunz)。了解了解 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破伤风及气性坏疽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第2页/共164页第三页,共164页。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i sh)(i sh)第3页/共164页第四页,共164页。概概 述述 定义定义 感染:感染:是是由由病病原原菌菌侵侵入入人人体体内内生生长长繁繁殖殖所所导导致致的的局局部部或或全全身身性性炎炎症症反应。反应。外科感染:外科感染:指指需需要要外外科科治治疗疗的的感感染染,包包括括创创 伤伤、烧烧 伤伤、手手 术术、器器 械械(qxi)(qxi)检检查查或或有有创创性性检检查
3、查、治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疗后等并发的感染。第4页/共164页第五页,共164页。概述概述(i sh)(i sh)n n发生率n n占所有外科(wik)疾病的1/31/2第5页/共164页第六页,共164页。1 1、多为混合感染、多为混合感染2 2、多数有明显局部症状体征、多数有明显局部症状体征3 3、常常集集中中在在局局部部 化化脓脓、坏坏死死 形形成成瘢瘢痕痕组组织织(zzh)(zzh),影影响响局部功能。局部功能。外科外科(wik)(wik)感染的特点感染的特点第6页/共164页第七页,共164页。1 1、按按致致病病菌菌种种类类和和病病变变性性质质(xngzh)(xngzh):非非特特
4、异异性性感感染染(疖疖、痈痈、丹丹毒毒等等化脓性感染)化脓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气性坏疽)2 2、按按病病变变进进程程:急急性性、慢慢性性、亚急性亚急性3 3、按按病病原原体体入入侵侵时时间间:原原发发性性、继发性继发性4 4、按按病病原原体体来来源源:外外源源性性、内内源源性性5.5.按按发发生生感感染染的的条条件件:机机会会性性、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分分 类类第7页/共164页第八页,共164页。病因病因(bngyn)及发病机制及发病机制n n病菌的致病作用病菌的致病作用(zuyng)(zuyng)n n机体的易感性机体的易感性第8页/共164页第九页,
5、共164页。病因病因(bngyn)n n病菌的致病作用病菌的致病作用(zuyng)(zuyng)n n粘附因子,荚膜粘附因子,荚膜n n胞外酶胞外酶n n外毒素外毒素n n内毒素内毒素n n病菌数量病菌数量第9页/共164页第十页,共164页。病因病因(bngyn)n n葡萄球菌葡萄球菌(p to qi jn)(p to qi jn)n n链球菌链球菌n n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第10页/共164页第十一页,共164页。病因病因(bngyn)n n葡萄球菌葡萄球菌(p to qi jn)-(p to qi jn)-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p(p to qi jn
6、)to qi jn)n n最常见最常见n n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青霉素酶青霉素酶n n局限性、无臭、稠黄局限性、无臭、稠黄n n转移性脓肿转移性脓肿第11页/共164页第十二页,共164页。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p(p to qi jn)to qi jn)第12页/共164页第十三页,共164页。病因病因(bngyn)(bngyn)n n链球菌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n n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n n脓液多、稀薄脓液多、稀薄(xb)(xb)、淡红色、淡红色第13页/共164页第十四页,共164页。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第14页/共164页第十五页,共164页。
7、病因病因(bngyn)(bngyn)n n绿脓杆菌绿脓杆菌(l nn n jn)(l nn n jn)n n耐药性极强耐药性极强n n传染性强传染性强n n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淡绿色、有特殊腥臭味第15页/共164页第十六页,共164页。绿脓杆菌绿脓杆菌(l nn(l nn n jn)n jn)第16页/共164页第十七页,共164页。n n机体的易感性机体的易感性n n局部原因局部原因n n皮肤粘膜破损皮肤粘膜破损n n血管或体腔内的留置导管处理不当血管或体腔内的留置导管处理不当n n管腔阻塞管腔阻塞n n异物异物(yw)(yw)或坏死组织存在或坏死组织存在n n局部组织缺血或水中局部组织缺
8、血或水中第17页/共164页第十八页,共164页。n n机体的易感性n n全身抵抗力下降n n严重创伤或休克(xik)n n糖尿病、肝硬变n n严重营养不良n n肾上腺药物、化疗、放疗n n艾滋病第18页/共164页第十九页,共164页。n n条件性感染(机会性感染)n n当人体局部或(和)全身抗感染能力降低时,人体内常驻的条件致病菌成为致病菌而引起(ynq)的感染。n n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n n在用广谱或联合抗生素治疗某种感染的过程中,原先的致病菌被抑制,但耐药性金葡、绿脓或白念等大量繁殖,使病情加重。第19页/共164页第二十页,共164页。病理病理(bngl)生理生理n n通过感染通
9、过感染(gnrn)(gnrn)途径途径n n突破感染突破感染(gnrn)(gnrn)屏障屏障n n引起局部症状引起局部症状n n导致全身反应导致全身反应第20页/共164页第二十一页,共164页。感染的转归感染的转归炎炎症症局局限限,吸吸收收:人人体体抵抵抗力强、有效治疗抗力强、有效治疗炎炎症症扩扩散散:致致病病菌菌毒毒性性大大、量多;抵抗力量多;抵抗力转转为为慢慢性性感感染染:致致病病菌菌毒毒性与人体抵抗力处性与人体抵抗力处 相相 持持(xingch)(xingch)状态状态第21页/共164页第二十二页,共164页。1 1、局部表现:、局部表现:典型征象(红、肿、热、典型征象(红、肿、热、
10、痛和功能障碍)痛和功能障碍)2 2、全身、全身(qun shn)(qun shn)症状:症状:重者:发热、心跳重者:发热、心跳、呼吸、呼吸 、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头痛乏力、全身不适、食欲 严重者:代谢严重者:代谢(dixi)(dixi)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紊乱、营养不良、贫血、甚至感染性休克临床表现第22页/共164页第二十三页,共164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3 3 3 3、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n n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器官功能异常或障碍n n 4 4 4 4、特异性表现、特异
11、性表现、特异性表现、特异性表现n n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特异性感染(gnrn)(gnrn)(gnrn)(gnrn)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各自有特殊的症状和体征第23页/共164页第二十四页,共164页。辅助(fzh)检查:白细胞检查:计数白细胞检查:计数,免,免 疫功能低下时,白细疫功能低下时,白细胞计数稍胞计数稍甚至甚至 B超、超、X线、线、CT检查:检查:诊断深部脓肿诊断深部脓肿 细菌培养细菌培养(piyng)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及药敏试验:正确选用抗生素,明确诊断。素,明确诊断。第24页/共164页第二十五页,共164页。局部与全
12、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局部与全身治疗并重。消除感染因素和毒性物质,积极控制感染,促进和素和毒性物质,积极控制感染,促进和提高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提高人体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局部处理:局部处理:患部制动抬高保护感染部位、局部用患部制动抬高保护感染部位、局部用药、理疗药、理疗(llio)、手术等、手术等全身治疗:主要包括支持疗法、抗生素治全身治疗:主要包括支持疗法、抗生素治疗和中西药治疗。疗和中西药治疗。处理处理(chl)原则原则第25页/共164页第二十六页,共164页。(一一)局局 部部(jb)(jb)1.1.保护感染部位保护感染部位 制动、休息制动、休息 避免感染扩散避免感染扩散 第
13、26页/共164页第二十七页,共164页。2.局部用药 早期鱼石脂软膏、金黄散外敷 硫酸镁溶液湿敷 感染(gnrn)伤口换药。第27页/共164页第二十八页,共164页。3.3.物物 理理 治治 疗疗(zhlio):(zhlio):局部热敷局部热敷 红外线红外线 频谱仪频谱仪 超短波理疗超短波理疗 第28页/共164页第二十九页,共164页。浅表脓肿:局部(jb)有波动感第29页/共164页第三十页,共164页。深部脓肿深部脓肿(nngzhng):(nngzhng):深压痛深压痛,穿刺可穿刺可抽出脓液抽出脓液第30页/共164页第三十一页,共164页。4.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xngchng)切
14、开引流 第31页/共164页第三十二页,共164页。(二)全身治疗(二)全身治疗 支持疗法:保证休息,加强营养支持疗法:保证休息,加强营养 抗炎治疗抗炎治疗 清热解毒类中药清热解毒类中药 体体温温过过高高:物物理理/药药物物降降温温(jing(jing wn)wn)疼痛剧烈者:止痛疼痛剧烈者:止痛 第32页/共164页第三十三页,共164页。小结小结(xioji)(xioji)n n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外科感染的概念、特点(tdin)(tdin)n n常见的致病菌常见的致病菌n n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n n 第33页/共164页第三十四页,共164页。第二节第二节 浅部软组织化脓性感染浅部
15、软组织化脓性感染(gnrn)(gnrn)浅浅部部软软组组织织:包包括括皮皮肤肤、皮皮下下组组织织、淋淋巴巴管管、淋淋巴巴结结及及其其周周围围疏疏松松结结缔缔组组织织(jid-zzh)间间隙。隙。第34页/共164页第三十五页,共164页。常见化脓菌及脓液特点常见化脓菌及脓液特点(tdin):1、球菌:脓汁稠厚、球菌:脓汁稠厚 黄色黄色2、链球菌:脓汁稀薄、链球菌:脓汁稀薄 淡红色淡红色3、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脓汁稠、大肠杆菌:混合感染,脓汁稠厚恶臭厚恶臭4、绿脓杆菌:脓汁淡绿色、绿脓杆菌:脓汁淡绿色 甜腥臭甜腥臭5、变形杆菌:脓汁恶臭、变形杆菌:脓汁恶臭第35页/共164页第三十六页,共164
16、页。疖疖 和和 痈痈疖疖疖疖 :单单单单个个个个毛毛毛毛囊囊囊囊及及及及其其其其周周周周围围围围组组组组织织织织的的的的急急急急性性性性化化化化脓脓脓脓性性性性感感感感染染染染,常常常常扩扩扩扩散散散散(kusn)(kusn)至至至至周周周周围围围围组组组组织织织织。俗称疔疮。俗称疔疮。俗称疔疮。俗称疔疮。第36页/共164页第三十七页,共164页。疖疖致病菌:金葡致病菌:金葡好发部位好发部位(bwi)(bwi):毛囊及皮脂丰富的部位:毛囊及皮脂丰富的部位(bwi)-(bwi)-颈、头面部、腋部颈、头面部、腋部第37页/共164页第三十八页,共164页。疖疖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锥形隆起
17、红、肿、痛结节锥形隆起红、肿、痛结节n n中央组织坏死中央组织坏死(hui s)(hui s),脓栓,脓栓n n脓栓脱落,排脓愈合脓栓脱落,排脓愈合第38页/共164页第三十九页,共164页。疖疖第39页/共164页第四十页,共164页。痈痈:邻邻近近(ln jn)多多个个毛毛囊囊及及其其周周围围组组织织的的急急性性化化脓脓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成。性感染,也可由多个疖融合成。第40页/共164页第四十一页,共164页。痈痈致病菌:金葡好发部位:皮肤(p f)厚而韧的部位,颈部、背部第41页/共164页第四十二页,共164页。疖疖向深筋膜蔓延疖疖痈痈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疖第42页/共164页
18、第四十三页,共164页。痈痈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局部:紫色炎症肿胀区,较硬,边界不清,多个局部:紫色炎症肿胀区,较硬,边界不清,多个(du)(du)脓头,中央积脓脓头,中央积脓n n全身:畏寒、发热、头痛、白细胞增高全身:畏寒、发热、头痛、白细胞增高第43页/共164页第四十四页,共164页。痈第44页/共164页第四十五页,共164页。疖疖痈痈常见常见致病菌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感易感人群人群免疫力低的老人、小儿及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的老人、小儿及糖尿病患者发生发生部位部位毛囊、皮脂腺丰富处毛囊、皮脂腺丰富处皮肤较厚的颈、背部皮肤较厚的颈、背部临临 床床 局部局部表表现现
19、 全身全身红、肿、痛的小结节红、肿、痛的小结节 黄白色脓栓黄白色脓栓小片皮肤红肿硬、色小片皮肤红肿硬、色暗红破溃暗红破溃 蜂窝状如同蜂窝状如同“火山口火山口”一般不明显一般不明显面疖面疖 化脓性海绵窦炎化脓性海绵窦炎多有明显全身症状多有明显全身症状 第45页/共164页第四十六页,共164页。严禁(ynjn)挤压“危险三角区”内的疖第46页/共164页第四十七页,共164页。n n面部静脉有三个特点面部静脉有三个特点:n n一、是与头颅内的海绵窦相沟通;一、是与头颅内的海绵窦相沟通;n n二、是行走在面部的肌肉之中;二、是行走在面部的肌肉之中;n n三、它的管腔内无半月三、它的管腔内无半月(b
20、n yu)瓣或瓣或者半月者半月(bn yu)瓣较小。瓣较小。n n 因此因此,当肌肉收缩或外力压迫当肌肉收缩或外力压迫(挤压挤压)时时,就可能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就可能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头颅内逆流头颅内逆流,特别是特别是“危险三角区危险三角区”的面部静脉更容易发生血液逆流的面部静脉更容易发生血液逆流 第47页/共164页第四十八页,共164页。颅内感染(gnrn)眼及周围软组眼及周围软组织进行性红肿、织进行性红肿、硬结和疼痛硬结和疼痛 寒战、高热、寒战、高热、头痛、呕吐头痛、呕吐(u(u t)t)、昏迷、昏迷第48页/共164页第四十九页,共164页。疖疖痈痈处理原则处理原则1、早期促使炎症消退、早
21、期促使炎症消退2、局部化脓时及早排脓、局部化脓时及早排脓3、抗菌治疗、抗菌治疗1、局部处理、局部处理2、全身治疗、全身治疗第49页/共164页第五十页,共164页。第50页/共164页第五十一页,共164页。vv保持疖痈周围皮肤清洁保持疖痈周围皮肤清洁(qngji)vv避免挤压未成熟疖痈及感染灶避免挤压未成熟疖痈及感染灶vv伴全身反应者注意休息和营养伴全身反应者注意休息和营养vv脓肿切开引流者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脓肿切开引流者及时换药,严格无菌操作护理护理(hl)第51页/共164页第五十二页,共164页。急性急性(jxng)蜂蜂窝织炎窝织炎定义:定义:指指皮皮下下、筋筋膜膜下下、肌肌间间隙
22、隙或或深深部部疏疏松松结结缔缔组组织织的的急急性性弥弥漫性化脓性感染。漫性化脓性感染。特特 点点 不不 易易 局局 限限,与与 周周 围围(zhuwi)正正常常组组织织无无明明显显界界限。限。第52页/共164页第五十三页,共164页。n n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金葡n n好发部位:疏松好发部位:疏松(sh sn)(sh sn)结缔组织丰富结缔组织丰富-肛周肛周第53页/共164页第五十四页,共164页。致病菌致病菌溶血性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p to qi(p to qi jn)jn)厌氧菌厌氧菌溶血溶血(rn(rn xu)xu)素素透明
23、质酸透明质酸链激酶链激酶毒素(d s)疏松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病因与病理 炎症扩散迅速炎症扩散迅速第54页/共164页第五十五页,共164页。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局部:红局部:红肿、剧痛、炎症边界肿、剧痛、炎症边界不清不清 *全身全身(qun shn):(qun shn):寒战、高热、乏力、寒战、高热、乏力、WBCWBC升高升高 第55页/共164页第五十六页,共164页。处理处理(chl)原则原则*局部:休息、制动局部:休息、制动(zh dn)(zh dn)、抬、抬高患肢、热敷、高患肢、热敷、理疗理疗*全身:支持疗法和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生素抗生素第56页/共164页第五十七页,共164页。厌
24、氧菌感染:*充分切开引流(ynli)*用3%过氧化氢冲洗伤口 第57页/共164页第五十八页,共164页。护护理理(hl):第58页/共164页第五十九页,共164页。急性急性(jxng)淋巴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管炎和淋巴结炎 定义:定义:致致病病菌菌经经破破损损的的皮皮肤肤、黏黏膜膜,或或其其他他(qt)感感染染灶灶侵侵入入淋淋巴巴管管,引引起起淋淋巴巴管管及及其其周周围围组组织织的的急急性性炎炎症症。急急性性淋淋巴巴管管炎炎波波及及所所属属淋淋巴巴结结时时,即为急性淋巴结炎。即为急性淋巴结炎。第59页/共164页第六十页,共164页。致致病病菌菌:为为乙乙型型溶溶血血性性链链球球菌菌、金金黄
25、黄色色葡葡萄萄球球菌菌(p to qi jn)等等。好发部位:颈、腋、腹股沟淋巴结好发部位:颈、腋、腹股沟淋巴结第60页/共164页第六十一页,共164页。1.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管状淋巴管炎:常见于四肢,以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以下肢最多见,常因足癣所致(suzh)。2.2.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好网状淋巴管炎(丹毒):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发于下肢和面部。3.3.急性淋巴结炎急性淋巴结炎:好发于颈部、好发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腋窝和腹股沟。第61页/共164页第六十二页,共164页。丹毒临床表现:丹毒临床表现:起病急,进展快,高热可达起病急,进展快,高热可达3940,局部出现,局部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外科 感染 病人 护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