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技能培训教材.pdf
《临床技能培训教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技能培训教材.pdf(6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体格检查第一章体格检查(1)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工程(1)第二节体格检查标准化操作(6)第二章临床根本操作技能第二章临床根本操作技能(22)第一节伤口换药(22)第二节氧气吸入法(23)第三节胸膜腔穿刺术(25)第四节腹膜腔穿刺术(26)第五节腰椎穿刺术(27)第六节骨髓穿刺术(28)第七节伤口的止血包扎(29)第八节脊柱损伤病人的搬运(30)第九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31)第十节电除颤(32)第十一节简易呼吸器的使用(33)第三章器械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第三章器械检查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36)第一节心电图检查(36)第二节 X 线检查(42)第三节实验室检查(43)
2、第一章体格检查第一章体格检查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工程第一节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及工程一、一般状态及生命征1.一般状态(1)被检查者取仰卧位。(2)观察发育、营养、神志、面容、表情、体位。2.生命征(1)测量体温(取体温计,观察汞柱高度,置于左腋下5min)。(2)触诊脉搏(一般触诊右侧桡动脉,脉律规整者检查 15s,不规整者检查 lmin),同时触诊双侧脉搏,注意是否对称。(3)测量呼吸频率,至少30s,注意节律、类型和深度。(4)测量血压,一般测量右上臂血压。右上臂外展约 45,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将袖带缚于上臂(距肘窝 23cm),气囊对准肱动脉。触摸肱动脉,听诊器胸件置于触摸之肱动
3、脉处。向气囊充气、放气并听诊动脉音,两眼平视汞柱升降,计数。测量 2 次,取低值者为血压值。(5)取出体温计,计数,轻轻甩下汞柱至35C 以下。二、头部及颈部1.头颅及眼(1)观察头部外形及触诊头部(注意观察头颅大小,有无畸形,有无异常隆起及凹陷,头发分布、密度、颜色和光泽,有无折断现象。要用手循一定顺序分开头发,观察头发)。(2)观察眉毛、眼险、睫毛的分布,用拇指在内毗部压迫小囊,观察有无分泌物。(3)嘱被检查者往上看,双手拇指翻双眼下眼险,观察下局部巩膜及结膜。实用文档.(4)嘱被检查者往下看,以拇指和示指先后翻开左、右上眼险,观察上局部巩膜及结膜。(5)检查眼球有无突出或凹陷。(6)检查
4、眼球运动功能,按照 6 个方位检查眼球运动:水平向左一左上一左下,水平向右右上一右下。(7)检查角膜、瞳孔。(8)检查直接对光反射。(9)检查间接对光反射。(10)检查集合反射。2.耳(1)观察双侧耳廓有无畸形,触诊有无压痛及牵拉痛,触诊耳前淋巴结。(2)观察外耳道有无异常分泌物,观察鼓膜(可用耳镜)状况。(3)触诊双侧乳突,触诊耳后淋巴结。(4)检查双侧听力(概测法)。3.鼻(1)观察鼻外形有无畸形,观察有无鼻翼扇动。(2)用手电筒照明,检查鼻前庭、中隔、鼻甲及鼻黏膜(可用鼻镜)。(3)检查鼻孔通气情况。(4)检查双侧额窦有无压痛,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5)检查双侧筛窦有无压痛,注意压痛
5、。(6)检查双侧上颌窦有无压痛,注意肿胀、压痛、叩痛等。4.口、咽(1)观察口唇、颊黏膜、腮腺开口处、牙齿、牙根、舌质、舌苔(用压舌板和手电筒)。(2)嘱被检查者舌尖顶住上腭,观察口底。(3)以压舌板压舌,瞩被检查者发啊音,观察腭弓、扁桃体、咽后壁及悬雍垂.(4)嘱被检查者伸舌,观察有无偏歪,露齿、鼓腮。(5)嘱被检查者咬紧牙齿,触诊双侧咀嚼肌。5.颈部(1)观察颈部外形、颈动脉搏动情况,有无静脉怒张。(2)触诊颌下、颏下、颈后、颈前、锁骨上淋巴结。(3)去枕,检查有无颈强直。(4)取仰卧位,触诊甲状腺是否肿大,检查有无压痛,触诊甲状腺峡部。(5)头稍向左倾斜,配合吞咽动作,按正确手法检查甲状
6、腺左叶。(6)头稍向右倾斜,配合吞咽动作,按正确手法检查甲状腺右叶。(7)触诊气管的位置。三、胸部1.前胸和肺(1)视诊胸廓外形,有无畸形。两眼与胸廓同高,观察前胸有无异常凹陷与隆起,有无胸壁静脉曲张,乳房、乳头外形是否对称。(2)观察胸廓呼吸时扩张情况,有无增强或减弱。(3)触诊肋间隙、胸廓有无压痛。(4)检查呼吸动度上、中、下,左右比照。(5)嘱被检查者发长音一,以全手掌检查语音震颤上、中、下,左右比照。(6)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7)肺叩诊:先从左侧每 1 肋间开场,两侧对称地叩诊,逐个肋间向下,每个肋间至少叩实用文档.诊两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比照。实用文档.(8)叩诊肺下界:先
7、叩锁骨中线肺下界,再叩诊腋中线肺下界。(9)听诊前胸部:先从左侧第 1 肋间开场,逐个肋间向下,两侧对称地听诊,每个肋间至少听诊两处,自上而下,由外向内,双侧比照。(10)检查听觉语音上、中、下,左右比照。(11)检查有无胸膜摩擦音。2.心脏(1)观察心尖搏动位置、强度及范围(检查者双眼与被检查者心尖部呈切线)。(2)观察心前区有无异常隆起(两眼与被检查者胸廓同高,平视)。(3)触诊心尖搏动。(4)有无异常搏动及震颤。(5)触诊心前区有无心包摩擦感。(6)叩诊左侧心脏相对浊音:先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 23cm 处(胸骨左缘第 5 肋间)开场,由外向内叩诊,至浊音处翻指用笔标记一点,逐个肋间向上,
8、至第2 肋间,共 4 个点。(7)叩诊右侧心脏相对浊音:先从右锁骨中线叩出肝上界,于其上一肋间(第 4 肋间)由外向内叩诊,逐个肋间向上,至第2 肋间,分别作标记,共3 个点。(8)测量左锁骨中线位置。(9)测量各个肋间心浊音界标记点至前正中线的距离:先测量心左界各点,后测量心右界各点,均由下向上。(10)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11)听诊二尖瓣区(心率、节律、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擦音)。(12)听诊肺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13)听诊主动脉瓣区(心音、杂音、摩擦音)。(14)听诊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心音、额外心音、杂音、摩擦音)。(15)听诊三尖瓣区(心音、额外心音、
9、杂音、摩擦音)。3.后胸部、肾区及脊柱(1)嘱被检查者坐起,暴露后胸部,双手抱肘。(2)观察后胸部胸廓有无畸形,观察呼吸动度。(3)检查语音震颤,两侧比照。(4)叩诊肺脏:由上至下,两侧比照。(5)叩诊肩胛下角线肺下界:先确定肩胛下角位置、由上至下叩诊,作标记。(6)叩诊肩胛下角线肺下界移动,作标记。(7)测量两侧肺下界移动度。(8)听诊两肺呼吸音:由上至下,两侧比照。(9)检查听觉语音。(10)检查肋脊角压痛点、肋腰点压痛点。(11)检查肾区有无叩击痛。(12)检查脊柱有无侧弯、前后凸。(13)检查棘突有无压痛及叩击痛。(14)检查脊柱前后屈活动是否受限。(15)检查脊柱左、右侧弯活动是否受
10、限。四、腹部、四肢、神经反射1.腹部(1)被检查者再次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屈膝、腹肌放松,平静呼吸。实用文档.(2)观察腹部外形,是否对称,观察脐部形状,腹式呼吸是否受限,有无腹壁静脉曲张,有无瘢痕及条纹。(3)检查者蹲下,两眼与被检查者腹部同高,观察有无胃型、肠型、蠕动波。(4)浅触诊腹部 9 区(自左下腹开场,逆时针触诊至脐)。(5)深触诊腹部 9 区(自左下腹开场,逆时针触诊至脐部)。(6)在右锁骨中线上触诊肝脏。(7)在剑突下触诊肝脏。(8)触诊脾脏(右侧卧位、仰卧位)。(9)触诊胆囊,检查 Murphy 征。(10)触诊左、右肾脏。(11)检查输尿管压痛点(季肋点,上、中输尿管)
11、。(12)检查液波震颤。(13)检查振水音。(14)叩诊腹部 9 区。(15)叩诊肝上界、下界(右锁骨中线)。(16)检查有无肝区叩击痛,胆囊区叩击痛。(17)叩诊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18)听诊腹部 9 区。(19)听诊肠鸣音并计数。(20)听诊上、中腹部有无血管杂音。(21)检查腹壁反射。2.上肢(1)观察两侧上肢是否对称,有无畸形。(2)观察双手掌面及反面。(3)检查双手有无杵状指、发绀及其他异常。(4)嘱被检查者握拳,检查其握力。(5)检查腕关节(背伸、掌屈)。(6)检查肘关节有无压痛,活动有无受限(屈、伸、旋前、旋后)。(7)检查上臂肌力、肌张力,两侧比照。(8)检查滑车上
12、淋巴结(两侧)。(9)检查肩关节:触诊肩关节及其周围,观察肩关节活动度。(10)检查左侧腋窝淋巴结(组):尖群一后群一内群一前群一外侧群。(11)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组):尖群一后群一内群一前群一外侧群。(12)检查肱二头肌反射。(13)检查肱三头肌反射。(14)检查桡骨膜反射。(15)检查霍夫曼征。3.下肢(1)观察两下肢是否对称,下肢皮肤有无溃疡、结节、出血点,有无静脉曲张。(2)触诊双侧腹股沟淋巴结。(3)检查髋关节活动(屈髋、内旋、外旋)。(4)观察膝关节有无红肿。(5)触诊膝关节和浮髌试验。(6)检查膝关节活动(屈、伸)。实用文档.(7)检查下肢肌张力及肌力。(8)观察踝关节及足趾(
13、有无红肿、杵状趾等)。(9)触诊足背动脉。(10)用右手示指按压踝或胫前3s,观察有无水肿。4.神经反射(1)检查跟腱反射。(2)检查膝腱反射。(3)检查跖反射(Babinski 征)是否阳性。(4)检查有无 Kernig 征。(5)检查有无 Brudzinski 征。(6)检查有无 Oppenheim 征。(7)检查有无 Gordon 征。(8)检查有无 Chaddock 征。(9)检查有无 Gonda 征。(10)检查有无髌阵挛、踝阵挛。(11)检查有无 Lasegue 征。第二节第二节 体格检查标准化操作体格检查标准化操作一、根本检查方法(一)浅部触诊法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按检查部
14、位而定)。2.用一手轻轻地平放在被检查的部位。3.四指并拢,利用掌指关节和腕关节的协同动作,以旋转或滑动的方式柔和地进展轻压触摸。4.用于体表浅在病变,关节、软组织,浅部的动脉、静脉和神经,阴囊、精索等的触诊。(二)深部滑行触诊法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4.检查者用右手并拢的示、中、环指平放在腹壁上,以手指末端逐渐触向腹腔的脏器或包块,并在被触及的包块上作上下左右滑动触摸。5.用于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三)双手触诊法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2.让被检查者做腹式呼吸。3.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4
15、.左手放在被检查脏器或包块的背后部,并向右手方向托起。5.右手放在腹壁,用示、中、环指配合腹式呼吸做深部滑行触摸。6.用于腹腔包块及肝、脾、肾等检查。(四)冲击触诊法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3.检查者以右手示指、中指、环指并拢的手指,放置于腹壁上的相应部位,手指与腹部之间成 7090的角度。4.作数次急速而较有力的冲击动作。实用文档.5.用于大量腹水而对肝、脾及腹部包块触诊不满意时。(五)深压触诊法1.让被检查者取仰卧位,双膝屈曲稍分开。2.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3.用右手一或二个手指逐渐深压腹部被检查部位。4.观察被检查者的面部表情变化。5.
16、用于确定腹部压痛点。(六)间接叩诊方法1.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他手指稍微抬起,勿与体表接触。2.右手指自然弯曲,中指指端叩击方向应与叩诊部位垂直,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远端或中指末端指关节处。3.右手以腕、指掌关节的活动为主,防止肘关节和肩关节参与运动。4.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击后中指立即抬起。5.在同一部位叩诊可连续叩击23 下。二、淋巴结及头颈部(一)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的顺序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检查1.检查顺序为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2.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部稍向前屈,用双手进展触诊,左手示、
17、中、环指触诊右侧锁骨上窝,右手示、中、环指触诊左侧,由浅部逐渐触摸到锁骨后深部。(二)腋窝淋巴结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面向被检查者以右手检查左侧,左手检查右侧。2.检查左侧时,左手握住被检查者左手腕向外上屈肘外展并抬高45,右手示、中、环指并拢,掌面贴近胸壁向上逐渐达腋窝顶部,滑动触诊,然后依次触诊腋窝后、内、前壁,再翻掌向外,将被检查者外展之臂下垂,触诊腋窝外侧壁。检查前壁时,应在胸大肌深面仔细触摸。检查后壁时,应在腋窝后壁肌群深面触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右侧。3.检查淋巴结时应注意记录淋巴结的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等。(三
18、)颌下、颏下、滑车上淋巴结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站在被检查者的右侧。2.检查颌下淋巴结时,让被检查者分别向左、右侧歪头或低头。3.检查者用示、中、环指指腹紧贴检查部位,由浅入深滑行触诊,分别配合左、右侧歪头及低头,检查左右颌下及颏下淋巴结。4.检查右侧滑车上淋巴结时,检查者右手握住被检查者右手腕,抬至胸前,左手掌向上,小指抵住肱骨內上髁,示、中、环指并拢在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沟中,横行滑动触摸。5.检查左侧滑车上淋巴结时,左手握住被检查者的左手腕,右手触摸,检查方法同右侧。6.触及淋巴结肿大时,要记录部位、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有无粘连、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疤痕、瘘管等
19、。四头颅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头颅大小以头围来衡量,用软尺自眉间绕到颅后通过枕骨粗隆。新生儿约 34cm,18 岁可达 53cm 或以上。3.观察头颅的外形变化,有无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形颅。4.头颅压痛及包块检查。用双手指分开头发观察头皮并用手指轻压头皮各部,并触摸有无实用文档.包块实用文档.及压痛.5.视诊有无运动异常。6.毛发的检查。观察毛发的密度、颜色、分布及光泽。(五)眉毛、睫毛及眼睑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眉毛检查以视诊为主。正常时,内侧与中间局部比较浓密,外侧局部比较稀疏.3.假设眉毛外侧 1/3 过于稀疏或脱落,见于黏液性水肿和垂体功能减退,
20、特别稀疏者应考虑麻风。4.睫毛检查,观察有无倒睫。5.眼睑的检查,其内容有上睑下垂、眼睑闭合障碍及水肿、有无压痛及包块。(六)眼球运动的检查1.嘱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被检查者头部固定,眼球随检查者手示方向运动。3.运动方向:水平向左,左上,左下;水平向右,右上,右下。(七)检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眼征(除突眼外)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Graefe 征(眼球下转,眼睑不能相应下垂)。3.Stellway 征(瞬目减少)。4.Mobius 征(集合运动减弱)。嘱被检查者注视眼前 lcm 处的检查者手指,检查者手指缓慢移至眼前 510cm 处。5.Joffory 征(上视无额纹)。(八
21、)咽部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略后仰。2.张大口发啊音,检查者用压舌板在舌后1/3 与前 2/3 交界舌面上迅速下压,此时软腭上抬,配合照明,观察软腭、悬雍垂、咽腭弓及舌腭弓、扁桃体和咽后壁。(九)瞳孔对光反射、集合反射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瞳孔对光反射。让被检查者双眼平视前方,检查者手持电筒从眼外侧迅速将光线移向一侧瞳孔部位(勿使光线同时照射双眼,被检查者不要注视光线),可见该侧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此为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再将光线照射该眼(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侧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对侧的瞳孔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称为瞳孔间接反射。用同样方法
22、检查另一眼。3.集合反射。检查者置示指于被检查者眼前1m 处,指尖向上,然后逐渐移至眼前 510cm,观察双侧瞳孔由大变小,双眼内聚,那么为调节反射。(十)角膜反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直接反射。嘱被检查者向内上方注视。检查者用细棉签毛由角膜处缘轻触被检查者角膜,被检查者迅速出现眼睑闭合反响(闭眼)。3.间接反射。剌激一侧角膜,对侧眼睑也迅速出现闭合反响。4.直接、间接反射皆消失见于患侧三叉神经病变(传入障碍)。直接反射消失,间接反射存在,见于患侧面神经瘫痪(传出障碍)。角膜反射完全消失,见于完全昏迷的病人。(十一)巩膜、角膜、虹膜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巩膜1)用
23、拇指向上牵拉上睑,嘱被检查者下视。实用文档.2)正常巩膜为瓷白色,黄疸时巩膜呈均匀黄色,中年以后在内毗部可有黄色斑块,呈不均匀分布。血中黄色色素增多,黄色只出现于角膜周边。3.角膜。检查角膜的透明度,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新生血管等。此外,还应注意有无老年环和凯费环。4.虹膜检查1)虹膜中间的孔洞为瞳孔,正常直径为34mm。2)检查时应注意瞳孔大小、形状,两侧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及调节反射等。(十二)结膜的检查(翻转眼睑)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检查者用右手检查被检者左眼,左手检查右眼。2.结膜分睑结膜、穹隆结膜和球结膜三局部。3.用示指和拇指捏住上睑中部边缘,嘱被检查者下视,此时轻
24、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眼睑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翻转时动作要轻柔,以免引起病人痛苦和流泪。4.观察结膜有无充血、颗粒、滤泡、苍白、出血点等。(十三)鼻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外形。鼻部皮肤颜色及外形的改变(酒渣鼻、鞍鼻、蛙鼻等)。3.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开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和心源性哮喘发作时。4.鼻腔检查。可借助手电筒,检查鼻中隔有无偏曲,鼻黏膜及分泌物等。5.鼻道通气状态检查。检查者用手指压闭被检查者一侧鼻翼,让其吸气,以判断通气状态,用同样方法检查另一侧。(十四)鼻窦区压痛检查1.被
25、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额窦。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置于两侧颞部,双拇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左右眼眶上方稍内,用力向后按压。3.筛窦。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置于两侧颞部,双手拇指分别置鼻根部内角处向内前方按压。4.上颌窦。检查者双手二至五指分别置于被检查者两侧耳后,双手拇指分别于左右眼眶下缘向后按压。5.鼻窦炎时,鼻窦压痛阳性。(十五)舌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2.观察舌的形态及改变(如舌体增大)。3.舌的运动有无异常:让被检查者伸舌,观察有无偏斜、萎缩和震颤。4.观察舌苔改变。(十六)口唇、口腔黏膜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仰卧位。2.口唇检查。观察有无疱疹、口唇颜色、口角溃烂。3.自然光线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技能 培训教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