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4.5 不确定关系 教科版选修3-5.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4.5 不确定关系 教科版选修3-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物理 课时提升作业十六 第四章 波粒二象性 4.5 不确定关系 教科版选修3-5.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课时提升作业课时提升作业 十六十六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不确定关系 (30(30 分钟分钟 505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6 6 小题小题, ,每小题每小题 5 5 分分, ,共共 3030 分分) )1.(多选)对于物质波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B.我们平时见到的机械波比如湖面上形成的水波就是物质波C.通常情况下,电子比质子的波长长D.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时,并没有确定的轨道【解析】选 A、C、D。根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可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
2、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A 选项正确。机械波不是物质波,湖面上形成的水波是机械波,不是物质波,B 错。电子的动量比质子的动量往往要小一些,由波长公式知,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要长,C 正确。由于电子的波动性,核外电子绕核运动不可能有确定的轨道,D 正确。2.由不确定关系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如果动量的不确定范围越小,则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就越大B.如果坐标的不确定范围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就越大C.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和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不成反比关系D.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和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有惟一确定的关系【解析】选 C。根据不确定关系 xpx,可
3、知动量的不确定范围和与之对应的坐标的不确定范围不是成反比关系。3.(多选)关于电子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一个运动的电子,同时测量其位置和动量,如果位置测量结果越精确,则动量测量结果也就越准确B.经典的理论所认为的电子的轨道其实是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地方组成的图形C.电子在能量不确定范围小的能级停留时间长D.“电子云”描述了电子在核周围出现的概率密度【解析】选 B、C、D。由不确定关系 xp,不能同时确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如果2位置测量结果越精确,则动量测量误差就越大,A 错。经典的理论所认为的电子的轨道并不实际存在,电子的位置在原子内没有确定位置,用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出现的概率分
4、布,称为“电子云”.“电子云”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出现的概率密度,B、D 正确。由能量和时间的不确定关系,电子在能量不确定范围小的能级停留时间长,C 正确。4.(多选)下列物理实验中,能说明粒子具有波动性的是 ( )A.通过研究金属的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率的关系,证明了爱因斯坦方程的正确性B.通过测试多种物质对 X 射线的散射,发现散射射线中有波长变大的成分C.通过电子双缝实验,发现电子的干涉现象D.利用晶体做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解析】选 C、D。干涉和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由于 X 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 X 射线有波长变大的成分,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的正确性,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物理 课时 提升 作业 十六 第四 章波粒 二象性 4.5 不确定 关系 教科版 选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