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资料.pdf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资料.pdf(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来源:工程管理部日期:2023-04-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T 1882023备案号 J954-2023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Technical code of temporary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site2023-10-30发布2023-07-0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换页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2023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23年7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3北京换页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20号关于发布行
2、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JGJ/T189-2023自2023年7月1日起实行。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3年10月30日换页4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的告知(建标2023125号)的规定,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差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本规范的重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基地与总平面;5、建筑设计;6、建筑防火;7、结构设计;8、建筑设备;9、建筑安装;10、质量验收;
3、11、使用与维护;12、拆除与回收;附录 A 活动房质量检查表;附录 B 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查登记表;附录 C 临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故意见或建议,请寄送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州市鼓楼区省府路83号运管大厦七层,邮编350001,E-mail:)。本规范主编单位:福建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本规范参编单位:福建省工程建设科学技术标准化协会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二建建设集团公司福建六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七局第三建筑工程公司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榕东活
4、动房股份有限公司本规范参与单位:莆田学院中南大学防灾科学与安全技术研究所陕西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本规范重要起草人:王韶国陈国灿焦安亮 梁章旋王建国晏音 程宏伟林卫东 郭筱莹陈汉民 吴平春刘忠群 薛经秋王世杰杨家轩王凤官 徐志胜姚建强本规范重要审查人员:叶可明 温伯银 王甦 郝玉柱 张忠庚 李达明 郑云河 宋波冯凯换页5目次1总则(1)2术语(2)3 基本规定(3)4 基地与总平面(4)4.1基地(4)4.2总平面(4)5建筑设计(5)5.1一般规定(5)5.2办公用房(5)5.3生活用房(6)6建筑防火(8)7结构设计(10)7.1一般规定(10)7.2材料(11)7.3荷载及荷载效应(
5、13)7.4地基与基础(14)7.5活动房设计与构造规定(15)7.6砌体建筑设计与构造规定(18)7.7围挡(19)8建筑设备(21)8.1一般规定(21)8.2给水排水(21)8.3采暖、通风与空调(23)8.4电气(24)9施工安装(27)9.1一般规定(27)9.2活动房施工(28)9.3砌体建筑施工(31)9.4围挡施工(32)9.5建筑设备安装(33)10 质量验收(35)10.1一般规定(35)10.2活动房验收(35)10.3砌体建筑验收(36)10.4围挡验收(37)10.5建筑设备验收(37)11使用与维护(39)11.1使用(39)11.2维护(40)12拆除与回收(41
6、)12.1一般规定(41)12.2活动房拆卸(42)12.3砌体建筑拆除(42)12.4回收(42)附录 A 活动房质量检查表(44)附录 B 建筑设备安装质量检查登记表(49)附录 C 临时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登记表(51)本规范用词说明(52)引用标准名录(53)附:条文说明(55)1总则1.0.1为加强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工程建设和使用管理,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规范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制定本规范。1.0.2本规范合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设计、制作、施工安装、验收、使用与维护、拆除与回收。1.0.3施工现
7、场临时建筑物的建设和使用应执行国家有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法规。1.0.4本规范规定了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建设、使用、拆除及回收的基本技术规定。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1.0.5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的建设、使用、拆除及回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作业区、办公区和生活区。2.0.2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temporily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site施工现场使用的暂设性的办公用房、生活
8、用房、围挡等建(构)筑物,简称临时建筑。2.0.3装配式活动房prefabricated structure以轻钢为重要受力构件和轻质板材做围护,可以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与拆卸,可反复使用的建筑物,简称活动房。2.0.4轻型屋面砌体建筑masonry structures with light roof采用块材砌筑的墙体、轻型瓦材木(钢木)屋架、轻钢屋架组成的暂设性建筑,简称砌体建筑。2.0.5拆卸将装配式建筑的构、配件拆解并卸下的过程。2.0.6拆除对建筑物无法反复使用的构建进行肢解、破碎、拆毁的过程。3 基本规定3.0.1 临时建筑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经公司技术负责人准备
9、后方可实施。临时建筑的施工安装、拆卸或拆除应编制是施工方案,并应由专业人员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3.0.2临时建筑建设场地应具有路通、水通、电通、讯通和平整的条件。3.0.3 临时建筑、施工现场、道路及其他设备的布置应符合消防、卫生、环保和节约用的的有关规定。3.0.4 临时建筑层数不易超过两层。3.0.5 临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应为5年。3.0.6 临时建筑结构选型应遵循可循环运用的原则,并应根据地理环境、使用功能、荷载特点、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拟定。3.0.7 临时建筑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楼面、屋面结构;严禁采用钢管、毛竹、三合板、石棉瓦等搭设简易的临时建筑物;严禁将夹芯板作为活
10、动房的竖向承重构件使用。3.0.8 临时建筑所采用的原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满足设计规定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产品。3.0.9 活动房重要承重构件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023,并应有生产公司、生产日期等标志。活动房构件的周转使用次数不宜超过10次,累计使用年限不宜超过2023。当周转使用次数超过10次,累计使用年限不宜超过2023。当周转使用次数超过10次或累计使用年限超过2023时,应进行质量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3.0.10 临时建筑应根据本地气候条件,采用抵抗风、雪、雨、雷电等自然灾害的措施。4基地与总平面4.1基地4.1.1临时建筑
11、不应建造在易发生滑坡、坍塌、泥石流、山洪等危险地段和低洼积水区域,应避开水源保护区、水库泄洪区、濒险水库下游地段、强风口和危房影响范围。且应避免有害气体、强噪声等对临时建筑使用人员的影响。4.1.2当临时建筑建造在河沟、高边坡、深基坑边时,应采用结构等加强措施。4.1.3临时建筑不应占压原有的地下管线;不应影响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4.1.4临时建筑的选址与布局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规划协调一致。4.2总平面4.2.1办公区、生活区和施工作业区应分区设立,且应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并应设立导向、警示、定位、宣传等标记。4.2.2办公区、生活区应位于建筑物的坠落半径和塔吊。4.2.3临时
12、建筑与架空明设的用电线路之间应保持安全距离。临时建筑不应布置在高压走廊范围内。4.2.4办公区应设立办公用房、停车场、宣传栏、密闭式垃圾收集容器等设施。4.2.5生活用房宜集中建设,成组布置,并设立室外活动区域。4.2.6厨房、卫生间宜设立在主导风向的下风侧。5建筑设计5.1一般规定5.1.1 临时建筑各类用房的功能配置,应根据建设规模与现场情况拟定。5.1.2临时建筑的平面设计应根据场地条件、使用规定、结构选型、生产制作等情况拟定,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的规定。5.1.3餐厅、资料室应设在临时建筑的底层,会议室宜设在临时建筑的底层。5.1.4办公用房、宿舍宜采用活动
13、房围挡宜选用彩钢板。5.1.5临时建筑的体形宜规整,应有自然通风和采光,并应满足节能规定。5.1.6临时建筑外窗可启动面积不应小于整窗面积的30%,并有良好的气密性、水密性和保温隔热性能。办公用房和宿舍的窗地面积比不宜小于1/7。5.1.7严寒和寒冷地区外门应设立防寒设施。夏热冬暖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外窗宜设立外遮阳。5.1.8屋面、外墙、外门窗应有防止雨、雪渗漏的措施。5.1.9临时建筑地面应具有防水、防潮、防虫等措施,且应至少高出室外地面150,临时建筑周边应排水通畅,无积水。51.10 临时建筑屋面应为不上人屋面。5.2办公用房5.2.1办公用房宜涉及办公室、会议室、资料室、档案室等。5.2
14、.2办公用房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5m。5.2.3办公室人均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会议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0。5.3生活用房5.3.1 生活用房宜涉及宿舍、食堂、餐厅、厕所、舆洗室、浴室、文体活动室等。5.3.2宿舍应符合下列规定:1宿舍内应保证必要的生活空间,人均使用面积不宜小于2.5,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5m,每间宿舍居住人数不宜超过16人。2宿舍内应设立单人铺,层铺的搭设不应超过2层。3宿舍内应设立生活用品专柜,宿舍门外宜设立鞋柜或鞋架。5.3.3食堂应符合下列规定:1食堂与厕所、垃圾站等污染源的地方的距离不宜小于15m,且不应设在污染源的下风侧。2食堂宜采用单层结构,顶棚宜设吊顶。3食堂应
15、设立独立的操作间、售菜(饭)间、储藏间和燃气罐存放间。4操作间应设立冲洗池、清洗池、消毒池、隔油池;地面应做硬化和防滑解决。5食堂应配备机械排风和消毒设施。操作间油烟应解决后对外排放。6食堂应设立密闭式泔水桶。5.3.4厕所、盥洗室、浴室应符合下列规定:1施工现场应设立自动水冲式或移动式厕所。2厕所的厕位设立应满足男厕每50人、女厕每25人设1个蹲便器,男厕每50人设1m 长小便槽的规定。蹲便器间距不小于900,蹲位之间宜设立隔板,隔板高度不低于900。3盥洗间应设立盥洗池和水嘴。水嘴与员工的比例宜为1:20,水嘴间距不宜小于700。4淋浴间的淋浴器与员工的比例为1:30,淋浴器间距不宜小于1
16、000。5淋浴间应设立储衣柜或挂衣架。6厕所、盥洗室、淋浴间的地面应硬化和防滑解决。5.3.5施工现场宜单独设立文体活动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0。6建筑防火全6.0.1临时建筑场地应设有消防车道,且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m,净空高度不应小于4.0m。6.0.2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最大允许长度、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6.0.2的规定:表6.0.2临时建筑的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最大允许长度、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临时建筑 耐火等级 最多允许层数 最大允许长度(m)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面积(m2)宿舍 四级 2 60 600办公用房 四级 2 60 600食堂 四
17、级 1 60 6006.0.3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1临时建筑距易燃易爆危险物品仓库等危险源的距离应不小于16m。2对于成组布置的临时建筑,每组数量不应超过10幢,幢与幢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3.5m,组与组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8.0m。6.0.4安全疏散应符合下列规定:1临时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每个防火分区、同一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两个安全出口最近边沿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m。2 对于两层临时建筑,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m2,时,应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当每层的建筑面积不大于200且第二层使用人数不超过30人时,可设立一个安全出口或疏散楼梯。当临时建筑超过两层时,应
18、按现行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执行。3房间门至疏散楼梯的距离不应大于25.0m,采用自熄性轻质材料做芯材的彩钢夹芯板作围护结构的房间门至疏散楼梯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4疏散楼梯和走廊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0m,楼梯扶手高度不应低于0.9m,外廊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6.0.5使用温度超过80的场合,不应采用自熄性轻质材料做芯材的彩钢夹心板。6.0.6厨房墙体的耐火极限不应小于0.50h。厨房灶具、烟道等高温部位应采用隔热防火措施。6.0.7每100临时建筑应至少配备2具灭火级别不少于3A 的灭火器,厨房等用火场合应适当增长灭火器的配置数量。7结构设计7.1一般规定7.1
19、.1临时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以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7.1.2临时建筑结构应按照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7.1.3临时建筑结构应满足抗震、抗风的设计规定,并应进行基础和地基强度计算。7.1.4临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不应小于0.9。7.1.5临时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应为丁类。7.1.6临时建筑结构的结构计算模型应符合其重要受力特性和构造状况。7.1.7临时建筑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采用几何不变体系;2结构布置宜规则、对称,质量和刚度沿建筑物高度方向的变化宜均匀;3所有构件之间应有可靠的连接和必要的锚
20、固、支撑,保证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4应具有直接、合理的传力途径。7.1.8办公用房、宿舍宜采用钢框架、钢排架或门式刚架等承重结构体系;食堂宜选用钢框架或门式刚架轻型钢结构承重体系。7.1.9活动房和砌体建筑的层高、总高度及跨度限值不宜超过表7.1.9的规定。表7.1.9活动房和砌体建筑的层高、总高度及跨度限值结构类型层高 总高度 跨度单层 5.5m 5.5m 9.1m 活动房二层 3.5m 6.5m 9.1m砌体建筑 单层 4.0m 4.0m 6.0m7.1.10附着在临时建筑上的设施、设备应与主体结构进行可靠的连接,并应进行受力验算。7.1.11 钢结构重要受力构件的防火保护层应根据临时建筑
21、的耐火等级进行设计。7.1.12 在活动房的设计文献中应明确钢材除锈等级与方法、防火与防腐涂料性能及涂层厚度等规定。7.1.13活动房闭口截面构件沿全长和端部均应焊接封闭。当主构件采用两根 C 型薄壁型钢焊接制作时,应在 C 型薄壁型钢外侧接缝处进行防水密封解决。7.2材料7.2.1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0,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25。7.2.2混凝土构件用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 HRB400级和 HRB335级热轧钢筋,箍筋宜选用HRB335、HPB235级热轧钢筋。7.2.3活动房承重结构用的钢材宜根据结构型式、荷载特性以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综合选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22、 冷弯薄壁型钢、轻型热轧型钢、圆钢拉杆和连接钢板等,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的 Q235钢或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的 Q345钢。2冷弯薄壁型钢的性能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冷弯型钢GB/T6725及相关标准的规定。7.2.4钢材的强度设计值、性能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和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经退火、焊接、热镀锌等热解决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不得采用冷弯效应强度设计值。2采用厚度小于4MM 的钢材或冷弯波比型钢时,钢材的强度设计值应减少5%。7.2.5承重砌体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烧结多孔
23、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10;2 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5.0;3 石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u20;4 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M2.5。7.2.6轻型瓦材屋面用承重木材的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50005的规定。7.2.7压型钢板可选用品有 PE 涂层的彩钢板或镀锌钢板。用于非承重的彩钢板厚度不应小于0.4,彩钢板用于屋面时,彩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0.57.2.8 用于承重彩钢夹芯板的芯材体积密度不应小于15Kg/m3,用于非承重彩钢夹芯板的芯材体积密度不应小于12Kg/m3;板与芯材的粘结强度不应小于0.1MPa。7.2.9计算
24、下列情况的结构构件和连接时,本规范第7.2.4条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下列相应的拆减系数:1平面格构式檩条的端部重要受压腹杆:0.85;2 单面连接的单角钢杆件:1)按轴心受力计算构件强度和连接:0.85;2)按轴心受压计算构件稳定性:0.6+0.0014;注:其中 为杆件的长细比。3)两构件的连接采用搭接或其间填有垫板的连接以及单盖板的不对称连接:0.90.上述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其折减系数应连乘。7.3荷载与荷载效应7.3.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及其组合值系数应符合7.3.1的规定。表7.3.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机器组合值系数序号 类别 标准值(KN/)组合值系数1 宿舍 2.0 0.
25、72 走廊、楼体 3.5 0.73 办公室 2.0 0.74 会议室 2.0 0.75 食堂 2.5 0.76 资料室 2.5 0.97 不上人屋面 0.5 0.7注:1、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2、栏杆顶部水平荷载宜取1.0kN/m;3、当实际荷载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取值。4、表中未列出的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执行。7.3.2风荷载、雪荷载的取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执行。7.3.3临时建筑结构在永久荷载、可变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可采用弹性分析的方法计算。7.3.4分析临时建筑的刚架、屋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施工现场 临时 建筑物 技术规范 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