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阶段综合测评2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阶段综合测评2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19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阶段综合测评2 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 必修1.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阶段综合测评阶段综合测评( (二二) ) 地球上的水地球上的水 地表形态的塑造地表形态的塑造(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1下列对下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d 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圈层b 环节直接为陆地降水输送大量水汽c 环节对陆地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d 环节水量受地表植被条件影响不大A B C DB B 根据图示 ad 环节联系了地球的各个外部圈层,但没有联系地球的内部圈层,错误;d 环节为地表径流,受地表植被影响大,错误。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23 题。2 2. 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2、)A降水B蒸发C水汽输送D地表径流3 3.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凝结降水2 2D D 3.3.B B 第 2 题, 根据图示箭头的方向可判断表示海水蒸发、表示水汽输送、表示大气降水、表示地表径流。故选 D。第 3 题, 人们对海洋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等环节影响不大,但对地表径流,可以通过兴修水利工程施加影响。故选 B。下图为在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性质的城市地对面水量入渗随时间变化。据此,读下- 2 -图回答 45 题。4 4. 不同性质的地表,对水循环影响差异较大的环节是( )A降水B蒸发 C下渗D水汽输送5 5. 为了美
3、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 )A绿地B草皮空心砖C普通混凝土砖D透水混凝土砖4 4C C 5.5.A A 第 4 题,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蒸发、水汽输送、大气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不同性质的地表,对下渗的影响是最大的,故 C 项正确;地表性质对降水、水汽输送基本无影响,故排除 A、D 项;地表性质对蒸发有一定的影响,但差异不大,排除 B 项。第 5 题,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绿地的累积入渗量高于其他地表性质的地面,故为了美化环境并减轻城市内涝的发生,城市下垫面最适宜增加绿地,故 A 项正确;草皮空心砖、普通混凝土砖、透水混凝土砖等地表的入渗率都小于绿地,故排除 B、C、D
4、 项。下图为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67 各题。6 6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B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C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D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7 7下列关于各圈层间相互联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生长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B水循环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 3 -C地壳物质循环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D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6 6A A 7.7.D D 第 6 题,根据圈层间的主要水分循环示意图中各个圈层之间关系可知,乙、丙、丁三个圈层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即甲为大气圈,下渗进入丙岩石圈,乙生物圈通过植物蒸腾进入
5、大气圈,所以可知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圈层分别为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第 7 题,生物生长不会参与了岩浆岩的形成过程,岩浆岩形成属于内力作用,水循环不是围绕生物圈进行的;地壳物质循环不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地表受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季风环流的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进入陆地,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 89 题。8 8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东亚地区:环节的水量 7 月份较小B南亚地区:环节的水量 1 月份较大C地中海沿岸:环节的水量 7 月份较小D开普敦附近:环节的水量 7 月份较小9 9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
6、确的是( )A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的影响最大B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的水量C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的水量增加D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水量的季节变化8 8C C 9.9.C C 第 8 题, 东亚位于北半球,7 月为夏季,气温高,环节水汽蒸发量较大;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1 月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环节降水的量较小;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7 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环节地表径流的水量较小;开普敦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7 月是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环节水汽输送的水量较大。第 9 题, 目前人类活动对环节地表径流的影响最大;修建水库,使水库面积扩大,增加了下渗量,使环节地下径流的水量增加;植被有涵
7、养水源的功能,植树造林可以使环节下渗的水量增加,C 正确;跨流域调水可以改变环节地表径流水量的空间变化。1010下列水体中,水循环速度最快、周期最短的是( )A河流水B湖泊水 C冰川水D地下水- 4 -A A 根据更新周期把水分为动态水和静态水。其中河流水的更新周期最短,为动态水。所以本题选择 A 选项。目前安徽省正试点“海绵城市”建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措施,构建新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 1112 题。1111.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增加B减少 C减少D增加1212. “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
8、目的是( )减少城市用水量 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增强城市排水能力 缓解城市内涝AB CD1111D D 12.12.C C 第 11 题, “海绵城市” 是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可减少城市地表径流,能增加雨水的下渗,增加了地下径流,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蒸发量。选 D 正确。第 12 题, “海绵城市”建设主要是利用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以及蓄水池等,可以充分截留雨水,增强地下径流,减弱地表径流,增强城市排水能力,缓解城市内涝,故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年的水平衡收支概算(单位:亿 m3)。读图,回答 1314 题。1313图中甲和乙分别代表( )A地表径流量和入海水量B
9、入海水量和农业用水量C农业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D工业用水量和径流量- 5 -1414如果该区域地表植被覆盖率增加,将直接导致区域内( )A降水量增加B地表径流量增加C地下水补给量增加D蒸发量增加1313A A 14.14.C C 第 13 题,降水落到地面后形成地面径流,一部分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因此甲为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一部分流向大海,一部分被水库、湖泊所存储,一部分被引用,因此乙为入海水量。第 14 题,植被覆盖率增加,将会增加下渗环节,因此地下水补给量增加。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1516 题。1515图中组成海陆间循环的组合是( )AABBACDECFDGDIDG1616图中如果表示我国东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标版 2019 高中地理 地球 阶段 综合 测评 水地 形态 塑造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037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