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3.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4.20.3.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0.3.1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20.3.14.20.3.1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预防与控制制度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一、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1.1.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室安置,病房按时开窗通风;特殊呼呼道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感染病人,执行标准预防;对于器官移植、粒细胞减少症等严重免疫功能抑制患者,能抑制患者,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应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医务人员进入病室时须戴口罩、帽子,
2、帽子,穿无菌隔离衣等。穿无菌隔离衣等。2.2.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半卧位,并尽早下床活动。3.3.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训练手术后患者(尤其是胸部和上腹部手术患者)正确咳嗽排痰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方式,必要时予以翻身、拍背,以利于痰液引流。4.4.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昏迷患者取平卧位时,头偏向一侧。5.5.绝对卧床患者每绝对卧床患者每 2 2 小时翻身、拍背一次。小时翻身、拍背一次。6.6.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以防误吸。吞咽异常的病人经口喂食宜量少、缓慢
3、,以防误吸。7.7.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优先考虑无创通气;如要插管,尽量使用经口的气管插管。8.8.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气管插管或切开病人,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9.9.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注意患者口腔卫生,使用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 2-62-6 小时小时 1 1次。次。10.10.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 1 1 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及时
4、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湿化器内添加灭菌水,每天更换。11.11.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冷凝器应始终保持在最低位,冷凝水及时倾倒,不可使冷凝水流向患者气道。流向患者气道。12.12.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吸痰器、呼吸机螺纹管严禁重复使用。13.13.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呼吸机外表面清洁消毒每日一次,包括界面、键盘、万向臂架、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电源线、高压气源管路等。污染严重和呼吸机用毕终末消毒时,须用75%75%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
5、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医用酒精擦拭触摸屏式操作面板,擦拭时应避免液体进入呼吸机内部。部。14.14.人工气道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机械通气患者,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尽量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减少机械通气和插管天数。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在拔插管或解除气囊前,需将插管气囊以上需将插管气囊以上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的气管分泌物清除干净。15.15.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呼吸机各部件消毒后,应干燥后保存备用,保存时间为一周,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过期应重新清洗消毒。16.1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
6、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时送检标本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17.17.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严格按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清洗、消毒支气管镜。管镜。18.18.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手卫生规范,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减少经手传播造成的交叉感染。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二、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制度1 1、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建立控制下呼吸道感染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并落实;2 2、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应分开安置
7、,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并根据病原体、并根据病原体、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毒隔离措施;3 3、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清洗并达到相应的卫生学要求,房屋改造时要预防军团菌和曲霉菌污染;染;4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COPDCOPD、血液病等)、血液病等),严格掌握机,严格掌握机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
8、立人工气械通气指征,尽量采用无创通气,限制插管的留置时间。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道患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5 5、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重复使用的呼吸机回路管道、雾化器等应达到灭菌或高水平消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毒,雾化器及其管道、面罩等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呼吸机管路避免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频繁更换(一般情况下每周更换 1 12 2 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次,如有明显分泌物污染则应及时更换)时更换);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集水器应处于低位,冷凝水
9、要及时倾倒,避免倒流入肺;6 6、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吸氧病人应加强呼吸道湿化,湿化瓶内应为无菌蒸馏水,且应每每 2424 小时更换;小时更换;7 7、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吸入。病情许可时采取半卧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位,控制进食速度和量,尽量避免使用 H2H2 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受体阻滞剂和制酸剂,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清除声门下分泌物;8 8、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以促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
10、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进排痰。手术病人术前应戒烟,术后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排痰,尽早起床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活动,避免使用镇静剂;9 9、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和操作前后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疗护理操作时应戴口罩,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时应戴手套(手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部皮肤有破损必须戴双层手套),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对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的操作时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应戴防护眼镜,必要时穿戴具有防渗
11、透性能的隔离衣或围裙;1010、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不宜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肺部感染。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三、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1.1.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根据需要决定置留导尿管及留置时间。严格掌握导尿指征,根据需要决定置留导尿管及留置时间。2.2.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仔细检查无菌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损、潮湿,不应当使用。当使用。3.3.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大小、材质等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
12、伤和尿路感染。4.4.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作要轻柔,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避免损伤尿道粘膜。尿道粘膜。5.5.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6.6.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妥善固定尿管,保证集尿袋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尿液逆流。7.7.留取尿标本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20 3.1 重点 部位 医院 感染 预防 控制 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