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资料.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资料.pdf(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贯彻医院感染防止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立工作流程,减少医院感染危险。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 2 次,每次 15-30 分钟。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的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2、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成灭菌标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反复使用。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
3、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六、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行标准防止,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因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行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用相应消毒措施。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九、医务人员
4、在接触患儿前后均应当认真实行手卫生。诊疗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十、新生儿病室的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解决。院感科2023 年 11 月 25 日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布局流程管理1.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问(区)、治疗室及处置室等。各室分开设立,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规定。2.新生儿病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 3 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 1 米。二、人员管理1
5、.工作人员管理:工作人员凡有传染性疾病、流行性感冒、皮肤化脓性疾等暂停与新生儿接触。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诊疗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严禁未穿工作服随意进入新生儿病室。2.探视人员管理:新生儿室不设陪护、谢绝探视。确因病情特殊需要家属进入探视者应严格按规定更衣、戴口罩、换专用鞋并洗手后方可进入。患流行性感冒或皮肤化脓性疾病者谢绝探视。三、环境管理1.室内温度保持在 22-26(足月新生儿 22-26,早产儿 24-28),湿度保持在 55%-65%。2.天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期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天天检查消毒器的
6、运营状况,定期对消毒器进行清洁、维护并记录。3.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 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 30-60 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4.地面天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 含氯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作用 30-60 分钟,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所有墙面、角落及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 1次,保持清洁无尘。5.新生儿室应尽也许减少物品摆放,物品的摆放按照无菌、清洁、污染有序分开。四、手卫生管理1.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间、处置室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2.凡进入新生儿病房及进行各种操作前后洗
7、手或手消毒。五、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管理1.凡进入无菌组织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成灭菌标准。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反复使用。3.氧气湿化瓶、呼吸机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一人用后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6.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更换,污染后随时更换。患儿出院后床单元终末消毒。六、各项诊疗护理操作管理1.医务人员在实行各项诊
8、疗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行标准防止。2.每日医生查房应先查新生儿室患儿再查普通患儿。3.每日各项操作应先由早产婴开始,隔离患儿最后接受诊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时戴手套,操作后应立即脱掉手套并洗手。4.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尽快转分院治疗院,特殊感染的新生儿应收住隔离室,与正常新生儿隔离,病室或床边应悬挂隔离标记,物品专用,用后严格消毒。七、配奶与沐浴管理1.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分开设立,保持环境清洁;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压灭菌;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定期清洁。2.应保持沐浴间清洁。沐浴水温控制
9、在 38-41,防止烫伤。3.沐浴用品,如沐浴液、洗发液和爽身粉等,取用时应采用非接触式。4.新生儿使用的眼药水、药膏均一婴一用。5.与早产儿和体重1000g 的新生儿和须保护性隔离的新生儿皮肤接触的毛衫、被套等布类应清洗、灭菌后方可使用,普通新生儿被服类高温清洗。八、医院感染的监测按规定对新生室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环境卫生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因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暴发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1.新生儿病房应相对独立,内设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早产儿病房、隔离病房、配奶室、治疗室等,布局合理,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2.新生儿
10、病房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 3 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 1M。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6 平方米。3.新生儿病房入口处应设有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 格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4.非本室工作人员及家属不得入内。本室物品不得外借,非本室物品不得随意带入。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等的工作人员未治愈前不得接触新生儿。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在 2224之间,相对湿度为 5565%。配备空气消毒设施,每日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6.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接触每一位新生儿和进行各项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任何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操作应戴手套,避免血液及分泌物污染环境
11、。7.为新生儿进行各种穿刺和其他侵入性操作时,应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操作常规。8.新生儿治疗、护理用品,应一人一用一消毒,避免交叉使用。9.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及暖箱,应每日更换湿化液(无菌水),湿化器、暖箱等必须每日清洁或消毒,每周及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过滤网每月更换。10.配奶器具必须保持无菌,配乳时应规范操作,避免污染,哺乳用品一婴一用一消毒。11.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床头桌等,每日湿擦式清洁不少于 1 次,受到污染时立即擦拭,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12.地面每日湿式清洁 2 次,受到污染时立即清洁;本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
12、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13、对于极低体重儿,早产儿应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14、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放置,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患有感染性疾病或疑似患儿,应遵循相关隔离原则,安顿在隔离病房,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隔离标记明确,专人护理,所用物品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出院、转出或死亡后,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高危新生儿保护性隔离制度1.对高危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危重新 生儿)实行保护性隔离措施,有条件的实行单间隔离,应与感染患儿 分开安顿。2.工作人员进入病室前应戴帽子、口罩、专用工作服或隔离衣。3.接触病人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4.保持环境清
13、洁整齐,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期通风换气、湿式 清洁;室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等均应每日清洁消毒。5.接触患儿的用物一人一用一消毒。6.如患儿需外出检查,应尽量缩短患儿在外逗留时间,最大也许行床边检查。7.凡患呼吸道疾病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均应避免接触病人。8.谢绝床边探视,确需探视者应采用相应的隔离措施。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结合本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 3 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
14、者中,短时间内出现 3 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 3 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当新生儿病室出现此类事件时,医院应紧急启动此预案。(一)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一)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1、感染控制管理科接报出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迅速报告主管院长、医务科、护理部(最迟不得超过2 小时)2、在主管院长指挥下,经医务科、护理部、感染控制管理科联合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后,应于 24 小时内报告本地卫生行政部门。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管理法有关规定进行网络直报。4、出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应采用以下感染控制措施(1)主管院长接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病房 感染 管理制度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