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 新人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测评(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 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 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解析:只有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神经末梢,突触小体受到刺激后,神经递质才能释放,A项错误。神经递质有兴奋型和抑制型之分,当抑制型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时,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B
2、 项正确。反射弧中有一至多个突触,兴奋在突触上的传导是单向的,所以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C 项错误。Na+内流是静息电位变成动作电位的基础,D 项错误。答案:B2 2.下图表示用电表测量神经纤维在某部位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在静息状态下膜内外的电位差为+30 mVB.图甲装置测得的电位对应图乙中B点的电位C.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 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增大D.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再次恢复到静息状态,电表指针两次通过 0 电位解析:图甲中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所测电位为静息电位,对应图乙中的A点的电位,电位差为-60 mV;C点
3、对应动作电位,若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 Na+浓度,将导致C点的电位减小,而不是增大。答案:D3 3.(2017 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解析: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 项错误。饥饿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故此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B 项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与2外界温差大,散热量比炎热环境中多,此时,人体主要是通过增
4、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C 项错误。抗利尿激素基因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D 项错误。答案:B4 4.下图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某位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B.刺激 b 点,电表和的指针均能发生两次偏转C.刺激 a 点,电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而电表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刺激 c 点,如果电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的指针能发生偏转,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解析:图中“”表示神经元,“”表示突触,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有三个神经元和两个突触,A项正确。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
5、单向的(由左向右),所以刺激 b 点,电表的指针不能发生偏转,电表的指针能发生两次偏转,B 项错误。由于 a 点处于电表两个电极的中点,所以刺激 a 点时,电表的指针不能发生偏转,但电表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 项正确。刺激 c 点,如果电表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电表的指针能发生偏转,则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 项正确。答案:B5 5.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人体主要由骨骼肌和肝脏产热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解析:皮肤散热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A 项错误。安静状
6、态下,人体主要由肝脏产热,运动状态下人体主要由骨骼肌产热,B 项正确。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大量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能,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C 项正确。下丘脑存在体温调节中枢,也存在温度感受器,因而具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D 项正确。答案:A6 6.导学号 27064080(2017 全国理综)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 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
7、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3解析:由题意知,第一次注射提取液后,小鼠未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第二次注射少量的提取液,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符合过敏反应的特点,C 项符合题意。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神经递质或呼吸抑制剂,则初次注射就会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故 A、B、D 三项都不符合题意。答案:C7 7.下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 Z 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B.靶细胞识别激素 Z 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的脂蛋白C.血糖平衡调
8、节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D.激素 Z 主要促进靶细胞合成肝糖原解析:靶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识别激素;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激素 Z(胰高血糖素)主要促进靶细胞(肝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答案:A8 8.给正常小狗实施垂体切除手术后,短期内小狗血液中的三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b)、甲状腺激素(c)的含量变化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垂体切除后,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即 b 减少,从而造成甲状腺激素(c)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又促进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案:B9 9.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反射,神经
9、系统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并启动免疫反应B.激素随体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但只对特定的靶细胞发挥作用C.抗体必须借助体液的运输才能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D.淋巴因子和溶菌酶都是淋巴细胞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解析:神经系统不能感受病原体的侵入,也不能依靠反射启动免疫反应。抗体发挥作用属于体液免疫,而不是体液调节。人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能合成溶菌酶,溶菌酶是体内普遍存在的免疫活性物质,不具有特异性,它所发挥的免疫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B1010.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一个人被狗咬伤后,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
10、用方法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更持久的免疫力C.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进行免疫预防D.采用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叫细胞免疫解析:人被狗咬伤后,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采用方法可快速直接消灭病毒,效果较好,而方法中抗体生成慢,不利于快速消灭病毒;但由于方法可以形成记忆细胞,所以方法使人获得的免疫力维持时间长,较适合用于疾病的预防;通过方法使人体获得抗体的过程为体液免疫。答案:C1111.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激素可反馈调节下丘脑中激素的合成和分泌A.B.C.D.解析:
11、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错误;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错误。答案:D1212.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解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血糖平衡,A 项错误。胰岛素是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不通过胰腺导管排出,B 项错误。血糖浓度变化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C 项正确。胰
12、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是胰岛 B 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所以与胰岛素受体无关,D 项错误。答案:C1313.导学号 27064023 下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 1 L 清水、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5A.曲线c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C.曲线d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曲线a表示饮用 1 L 清水后排尿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c表示饮用 1 L
13、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曲线d表示饮用 1 L 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A、C 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生理盐水进入血浆,导致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B 项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的,D 项错误。答案:B1414.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B.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C.从 a 到 d 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牵拉骨骼肌时,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解析: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 项正确。由图可知,d 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 项正确。从 a 到 d 缺乏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项错误。牵
14、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兴奋的传递,c 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 项正确。答案:C1515.当某抗原侵入人体时,会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 细胞、T 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该抗原B.吞噬细胞吞噬并分解该抗原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C.受抗原刺激的 B 细胞经淋巴因子作用能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浆细胞、效应 T 细胞、记忆细胞都能产生淋巴因子解析: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吞噬细胞吞噬分解抗原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T 细胞能产生淋巴因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6答案:C1616.科学家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甲和乙做病原体感染实验,下列叙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章动 人体 生命 活动 调节 测评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