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2.1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 1 节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后篇巩固探究巩固探究学业水平引导 1 1.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则是通过“突触”完成传递的,电信号传到突触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即兴奋只能从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传递
2、给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答案:A2 2.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D.细胞膜内外 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答案:C3 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答案:A4 4.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
3、,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能由经传向下一个神经元,但不能由下面的神经元传向B.兴奋在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所以反射弧中突触数目越多,反射所需的时间越长C.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由处向下传递,能引起下一神经元兴奋D.处兴奋的传递过程为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解析:神经元产生的神经递质经过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将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后再转变为电信号,使兴奋得以向下传递,而不是传递神经递质。2答案:C5 5.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 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方
4、向的B.切断 d,刺激 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C.兴奋在结构 c 处的传递速度和结构 b 上的传导速度相同D.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在突触处单向传递。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决定了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图中 a 为效应器,b 为传出神经,c 为神经中枢,d 为传入神经,e 为感受器,切断 d,刺激 b,会引起效应器收缩。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化学信号电信号。答案:A6 6.下面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
5、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解析:图中为突触小泡,为突触间隙,为突触后膜,a 为突触小体,b 为后一个神经元。突触小体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中内容物释放至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而不是选择透过性;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能被特异性识别;中内容物使 b 兴奋时,兴奋处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答案:B7 7.右图为一突触的结构,在 a、d 两点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已知 ab=bd,若分别刺激 b、c 两点,灵敏电流计指针各能偏转几次?( )A.b
6、点 2 次,c 点 1 次 B.b 点 1 次,c 点 1 次3C.b 点 1 次,c 点 2 次D.b 点 2 次,c 点 0 次解析:图中 b 处有突触小泡,判断 a、b 处于上一个神经元,c、d 处于后一个神经元。刺激 b 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并且 ab=bd,b 和 c 两点之间有突触,所以 a 点先兴奋,指针偏转一次,d 点后兴奋,指针又偏转一次。刺激 c 点时,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逆向传导,a、b 两点均不产生神经冲动,仅 d 点有神经冲动,所以指针偏转一次。答案:A8 8.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图甲中
7、,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B.图甲的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C.若图乙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 a、c 为兴奋部位D.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答案:C9 9.某人大脑的某个部位受到损伤,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也能听懂别人的谈话,却读不懂报刊上的新闻。他的大脑受损的区域可能是( )A.S 区B.W 区C.V 区D.H 区解析:该病人能说话、能听懂别人的谈话,说明 S 区(运动性语言区)、H 区(听觉性语言区)均正常,但看不懂文字,说明受损部位是 V 区(视觉性语言区)。答案:C1010.图 1
8、 为人体反射弧局部组成示意图,图 2 为图 1 中 X 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在 A 处给予适宜强度的有效刺激,肌肉收缩;在 B 处给予相同刺激,肌肉不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 1 中结构 X 为 。图 2 中为 ,一般由 (细胞器)形成。 (2)若在 B 处给予刺激,当兴奋抵达 X 时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若结构 X 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甘氨酸,甘氨酸与分布在 上的受体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 (填“兴奋”或“抑制”)。释放到突触间隙的甘氨酸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再被利用,需要上的 协助。 4(3)上述过程体现细胞膜具有 和 的功能。 (4)图 2 中没有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是 。 解析:(1
9、)图 2 中为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一般由高尔基体形成。(2)B 处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到达处时,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且因为刺激 B 处肌肉不收缩,所以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起抑制作用。(4)内环境的主要成分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神经细胞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故图示未体现的内环境成分有血浆和淋巴。答案:(1)突触 突触小泡 高尔基体(2)电信号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 抑制 载体蛋白(3)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4)血浆和淋巴1111.下图为反射弧模式图,a、b 分别是放置在传入神经和骨骼肌上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章动 人体 生命 活动 调节 2.1 通过 神经系统 习题 新人 必修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0695.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