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知识点导学案(含答案).pdf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知识点导学案(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知识点导学案(含答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目标 1.总体感知课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目标 2.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的艺术特色。3.目标 3.大致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写作背景。4.目标 4.鉴赏情景交融的写法。【学习重难点】目标 1、2、3【课前预习】一、注音或写字一、注音或写字金樽()投箸()闻笛 f()侧畔()长()精神 qing()楼歧()路酬()烂柯()人婵()娟宫 qu()低绮()户【学习过程】学习行路难(其一)学习行路难(其一)作家作品和背景简介: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仙”、“诗侠”之称。年轻时即漫游全
2、国各地,曾经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谗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现实,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河,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行路难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所作。作于天宝三年(就是公元 774 年),共三首,这是第一首。“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是李白遭受谗毁初离长安南下时写的一组诗。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
3、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解释词语珍羞直万钱会济2.知内容,想意境。(1)写出(交代)李白离别京城,亲朋好友为他设宴饯行,宴席十分豪华的诗句是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2)写出诗人极度愤懑、抑郁不舒的心情的诗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拔剑四顾心茫然。(3)写出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积极乐观的坚定信念的两句诗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3.悟情感,析哲理。(1)诗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情感、哲理:诗人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
4、艰难和仕途的阻1塞,象征前途的渺茫。(2)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情感、哲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诗人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坚持理想品格的写照。4.品特色。“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用典。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家作品和背景简介:刘禹锡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诗词 知识点 导学案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