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教案.pdf
《计算机图形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图形学教案.pdf(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订首页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计算机图形学学期:学期:2013/142013/14 第一学期第一学期课时:理论课时:理论 5252,实验,实验 1212教材: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教材: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程计算机图形学实践教程教师:孔令德教师:孔令德 静静 李丽亚李丽亚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1 次课第一章导论授课时间 2013 年 9 月 2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2、掌握光栅扫描显示器的工作
2、原理3、理解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4、应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学习应用morph 图形处理方法5、学会用三维视觉看立体画.-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1.1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二、1.2 计算机图形学的概念 重点重点 三、1.3 订算机图形学的相关学科1.4 计算机图形学的确立和发展四、1.5 图形显示器的发展及其工作原理直视存储管显示器、光栅扫描、液晶、三维显示器,光栅扫描重点讲。重点重点 五、1.6 图形软件标准的形成1.7 计算机图形学的最新技术 难点难点 六、本次课总结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加实例,大量动画作品演示3.讲解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4.讲
3、练结合,示例5.生活实例引入,分析原理,讲授,图示观看技巧,提高学习兴趣7.讨论,上机介绍各种显示器的原理:随机扫描显示器、6.分一小段时间让学生来看三维画,讲解思考、作业1、思考:反走样(平滑)处理的方法,LOD 与 IBR 的异同2、作业:习题 1-1,1-11,1-13参考文献:1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2SutherlandIvanE.Sketchpad:AMan-MachineGraphicalmunicationSystemD.Proceedings AFIPS Spring Joint puter Conference,Detroit,Mic
4、hugan,May1963,Vol.23:329346.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2 次课第二章 MFC 绘图基础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5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拓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 Visual C+6.0 可视化平台的基本知识2、掌握 OnDraw()函数的使用3、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概念4、应用:画笔和画刷函数及双缓冲的使用方法5、学会用映射模式的两种方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可修编.-一、2.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二、2.2 MFC 上机操作
5、步骤三、2.3 MFC 基本绘图函数2.3.1 CDC 类结构和 GDI 对象2.3.2 映射模式理解映射模式,可采用设置视区和设置窗口两种方法 难点难点 2.3.3 使用 GDI 对象 重点重点 画笔和画刷函数;理解双缓冲机制;四、本次课总结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现场编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生活实例引入,分析原理,讲授,图示6.请一个学生到讲台上编一小段简单的函数,讲解方法,提高兴趣7.讨论,上机思考、作业1、思考:不使用画笔与画刷绘制一个矩形,请说明系统默认的边界色与填充色。2、思考:先绘制一个小椭圆,再绘制一个覆盖它的大矩形,如何才能在矩形中显示椭圆?他们的
6、作用是什么?如何绘制一个没有边界的红色圆呢?3、思考:库画笔、库画刷与自定义画笔、自定义画刷在使用方法上有何区别?4、作业:习题 2-4,2-5参考文献:1X 阿奇,丁有和.Visual C+应用教程M.:人民邮电,2008.2孔令德.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Visual C+版)M.,清华大学,2008.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3 次课第二章 MFC 绘图基础(继续)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9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 CDC 类的成员函数2、掌握绘制像素点、矩形、椭圆
7、等成员函数的使用3、理解双缓冲机制位图函数、文本函数4、应用:各种绘图函数的正确使用方法5、学会 MFC 绘图的几种方法6、具有使用绘图函数绘制复杂图形的能力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可修编.-一、2.3.4CDC 类的绘图成员函数 重点重点 1、绘制像素点和获取像素点2、绘制直线段和绘制矩形函数3、绘制椭圆和绘制椭圆弧4、绘制扇形和绘制多边形函数5、路径层函数6、绘制 Bezier 样条函数7、位图操作函数8、文本函数二、2.3.5 双缓冲机制 难点难点 三、2.3.6 设备上下文的调用和释放2.3.7MFC 绘图的几种方法四、本次课总结思考、作业1.幻灯演示,启发
8、2.讲解理论,现场编程3.绘图成员函数的源代码及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生活实例引入,如阴阳鱼、汽车标志等,分析原理,讲授,图示6.讨论,上机1、思考:如何使用双缓冲机制实现动画,为什么不需要刷新屏幕?2、思考:三次 Bezier 样条拼接的注意事项?3、作业:习题 2-6,2-7参考文献:1X 阿奇,丁有和.Visual C+应用教程M.:人民邮电,2008.2孔令德.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Visual C+版)M.,清华大学,2008.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4 次课第三章 基本图形的扫描转换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12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
9、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扫描转换的基本概念 2、掌握绘制像素点函数SetPixelV()的使用3、理解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原理 4、应用:通过基本原理拓展到彩色直线段的扫描转换5、学会使用拉格朗日线性插值方法绘制彩色直线段、直线段绘制闭合图形算法.-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3.1 直线的扫描转换3.1.1 算法原理主要步骤是:(1)根据直线的斜率确定主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现场编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位移方向;(2)中点误差项的递推公式;(3)4.讲练结合,示例中点误差项的初始值。重
10、点重点 5.大程序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3.1.2 构造中点误差项3.1.3 递推公式3.1.4 绘制任意斜率的直线二、拓展 1:彩色直线段的扫描转换算法 难点难点 给定直线段两个顶点的坐标和颜色值,使用拉格朗日线性插值方法可以实现直线段颜色从起点到终点的光滑过渡。拓展 2:直线段绘制闭合图形算法 难点难点 三、本次课总结思考、作业1、思考:用插值法绘制直线时,t 取何值,屏幕上的像素点刚好不会有重合?2、作业:习题 3-1,3-2,3-3,3-8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BRESENHAM J E.Algor
11、ithm for puter Control of a Digital PlotterJ.IBM SystemJournal.1964(4):2530.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5 次课第三章 基本图形的扫描转换(继续)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16 日授课班级 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扫描转换的基本概念2、掌握八分法绘制圆和四分法绘制椭圆的原理3、理解圆和椭圆算法的误差项和递推公式4、应用:学习基本原理会用MFC 绘制圆和椭圆5、学会计算椭圆弧上任一点的法矢量和椭圆下半部分误差项的
12、初始值.-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3.2 圆的扫描转换3.2.1 算法原理八分法绘制圆算法 重点重点 3.2.2 构造中点误差项3.2.3 递推公式二、3.3 椭圆的扫描转换3.3.1 算法原理四分法绘制椭圆算法;重点重点 3.3.2 构造上半部分 I 的中点误差项3.3.3 上半部分 I 的递推公式3.3.4 构造下半部分 II 的中点误差项椭圆弧上任一点的法矢量和椭圆下半部分误差项的初始值 难点难点 3.3.5 下半部分 II 的递推公式三、本次课总结思考、作业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现场编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大程序运行案
13、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1、思考:如果直接使用圆的方程绘制圆,如果直接使用椭圆的极坐标方程绘制圆,请问这种方法与 Bresenham 算法的效率那个高?2、作业:3-5,3-6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6 次课第三章 基本图形的扫描转换(继续)授课时间2013年 9月23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反走样技术基本概念及应
14、用领域2、掌握 Wu 反走样算法的原理3、理解Wu 反走样中相邻像素点的颜色计算方法4、应用:通过基本原理会用MFC 绘制反走样直线段5、学会彩色直线段的反走样.-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3.4 反走样技术二、3.5 Wu 反走样算法3.5.1 算法原理 重点重点 3.5.2 构造距离误差项3.5.3 计算机化3.5.4 彩色直线段的反走样基于背景色的第一个八分之一象限内彩色直线段上下相邻像素的颜色计算法 难点难点 三、本次课总结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现场编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大程序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
15、讨论,上机思考、作业1、思考:游戏中的抗锯齿指的是什么?如何使用绘图工具观察反走样效果?2、思考:三像素宽度直线如何进行反走样?3、思考:如何使用面积加权算法构造反走样直线?4、思考:背景色会对走样效果产生影响么?5、作业:3-9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7 次课第四章 多边形填充授课时间2013 年 9 月 26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
16、多边形的扫描转换的相关知识2、掌握有效边表填充算法的原理3、理解边表、有效边表、桶表的概念4、应用:通过基本原理会用MFC 实现实践教程案例65、学会平面着色和光滑着色模式的填充.-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4.1 多边形的扫描转换4.1.1 多边形的定义4.1.2 多边形的表示4.1.3 多边形着色模式 重点重点 平面着色和光滑着色;马赫带;4.1.4 填充多边形二、4.2 有效边表填充算法4.2.1 填充原理4.2.2 边界像素的处理原则4.2.3 有效边与有效边表 重点重点 4.2.4 桶表与边表三、本次课总结思考、作业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
17、现场编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大程序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1、思考:如何处理两个表面的拼接时的边界像素?2、思考:如何在有效边表填充算法中绘制多边形的边界线?3、思考:物体可以细化为三角形网格组成,如何在Bresenham 算法扫描转换直线的基础上构造三角形填充算法。设置一个参数以选择绘制与不绘制边界线。4、如何使用有效边表算法填充颜色渐变的三角形,四边形?2、作业:4-1,4-2,4-3,4-4,4-5,4-6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
18、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8 次课第四章 多边形填充(继续)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0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图像求补的基本概念2、掌握边缘填充的填充原理和过程3、理解黑白图像求补和彩色图像求补的异同4、应用:通过基本原理会用MFC 绘制多边形边缘填充5、学会课堂上讲授的填充实例的编程方法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4.3 边缘填充算法4.3.1 填充原理 重点重点 像素颜色取补:黑白图像和彩色图像;4.3.2 填充过程包围盒与栅栏的
19、使用 重点重点 二、填充多形实例三、本次课总结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必要时板书详解过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填充多边形大程序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思考、作业1、思考:什么叫包围盒?什么叫栅栏?2、思考:使用边缘填充算法能绘制不同顶点颜色融合的图形么?3、思考:试比较边缘填充算法和有效边表填充算法的效率。2、作业:4-7,4-8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9 次
20、课第四章 多边形填充(继续)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2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区域填充的基本概念2、掌握种子填充算法、扫描线种子填充算法3、理解四邻接点和八邻接点,四连通域和八连通域 4、应用:通过基本原理会用MFC 做四邻接点和八邻接点填充算法5、学会入栈和出栈算法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可修编.-一、4.4 区域填充算法4.4.1 填充原理4.4.2 四邻接点与八邻接点4.4.3 四连通域与八连通域 重点重点 4.4.4 种子填充算法4.4.5 扫描线种子填充算
21、法算法原理:入栈和出栈算法 难点难点 二、本次课总结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必要时板书详解过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思考、作业1、思考:如何设计入栈和出栈函数?2、思考:种子填充算法能否填充非多边形图形,比如一个圆?3、种子填充算法能实现颜色渐变填充么?4、如何有效提高种子填充算法的填充效率?2、作业:4-9,4-10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10 次课实验
22、1 绘制任意斜率的直线授课时间2013年10月14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实验目标1、掌握任意斜率直线段的中点Bresenham 扫描转换算法。2、掌握 CLine 直线类的设计方法3、掌握状态栏编程方法.-可修编.-实验要求一、设计 CLine 直线类,其数据成员为直线段的起点坐标 P0和终点坐标 P1,成员函数为MoveTo()和 LineTo()函数。二、CLine类 的 LineTo()函 数 使 用 中 点包括 k、k1、0k1、-1k0 和k-1五种情况。重点重点 三、在屏幕客户区按下鼠标左键选择直线的起点,保持鼠标左键按下并移动鼠
23、标到另一位置,弹起鼠标左键绘制任意斜率的直线段。四、在状态栏动态显示鼠标光标移动时的位置坐标。思考、作业实验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教师运行案例,讲解原理2.让学生按实践教程步骤逐步编程3.要求学生在理解代码的基础上可做一些修改Bresenham算法绘制任意斜率 k 的直线段,4.讲练结合,提问1、思考:如何使用鼠标左键的按下和弹起绘制任意斜率的直线段。2、拓展:如何使用鼠标左键的按下和弹起绘制任意斜率颜色渐变直线段。3、拓展:如何使用鼠标左键的按下和弹起绘制任意斜率的三像素宽度直线段。4、拓展:如何使用 CLine 类绘制闭合图形,如三角形或四边形?参考文献:1 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24、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 孙家广,胡事民.计算机图形学基础教程M.:清华大学,2005.XXXX 工业学院教案工业学院教案课程章节第11 次课第五章 二维变换与裁剪授课时间2013 年10 月17 日授课班级1020541、1020542授课类型:理论课讨论课实践课习题课教学目标(知识教学、能力发展两个方面内容)1、了解图形几何变换相关内容 2、掌握二维图形五种几何变换矩阵的推导过程3、理解相对于任意参考点和任意方向的二维复合变换4、应用:通过学习复合变换可以把变换算法应用任意复合变换.-可修编.-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一、5.1 图形几何变换的基础二、5.2 二维图形基本几何
25、变换矩阵平移、比例、旋转、反射、错切 重点重点 三、5.3 二维复合变换相对于任意参考点的二维几何变换;相对于任意方向的二维几何变换;重点重点 四、本次课总结。思考、作业1、思考:为什么要使用复合变换?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1.幻灯演示,启发2.讲解理论(必要时板书详解过程)3.可执行文件演示4.讲练结合,示例5.运行案例,讲解原理,讲解代码、拓展原理6.讨论,上机2、思考:为什么说旋转变换、比例变换是与参考点相关的变换?3、思考:如何将本章的行矩阵变换改为列矩阵表示的变换。4、作业:5-1,5-3参考文献:1陆枫,何云峰计算机图形学基础(第2 版)M:电子工业,2010.2孙家广,胡事民.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图形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