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第2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第2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4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 第2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案 苏教版必修3.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2 2 课时课时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1.1.举例说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2.2.分析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重点)3.3.说明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及应用。(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1 1物质循环的概念和实例(1)概念:物质循环又称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 C、H、O、N、P、Ca 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2)实例水循环水循环受太阳能、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降水和蒸发是水循环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植物的蒸腾作用对水循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水循环过程可以进行不断往复
2、地迁移和转化(固态、液态和气态)。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CO2和碳酸盐,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形式是 CO2,在生物群落内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碳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碳由生物群落返回无机环境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3)人类活动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原因:水体中氮、磷含量过多。结果:藻类等过度繁殖导致生态系统的稳态被破坏。2 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2)物质循环的动力来自能量,而物质又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基础
3、自测1 1判断对错2(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提示:是 C、H、O、N、P、Ca 等元素。(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CO2形式循环。()提示:以含碳有机物形式流动。(3)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4)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一般的生态系统。()提示:指的是生物圈。(5)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提示:是物质循环利用。2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CO2的形式循环B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C大气中的 CO2要转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
4、用D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C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 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A 正确;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B 正确;大气中的 CO2要转变成含碳有机物主要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可以通过部分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C 错误;如果碳循环过程不能进行,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D 正确。3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183】A1 代表生产者,5 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B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只可以作为 1、3 所示成分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 1
5、 所在营养级D碳元素的循环可以在任何一个结构完善的生态系统内独立进行C C 分析题图可知,图中 1 是生产者、2 是消费者、3 是分解者、4 是无机环境,5 和7 表示呼吸作用,6 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A 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可以是 1生产者(如硝化细菌)、2 消费者(如寄生细菌)、3 分解者(如腐生细菌),B 错误;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是 1 生产者所在营养级,C 正确;碳元素的循环属于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D 错误。3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物质循环的概念和实例思考交流观察下面的碳循环模式图,讨论相关问题:1 1CO2除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外,还有进
6、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吗?提示:化能合成作用。2 2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什么?提示:叶绿体和线粒体。3 3碳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传递都是双向的吗?提示:不是,只有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而其他成分之间的传递均是单向的。4 4如果人们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或乱砍滥伐森林,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提示: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使 CO2在很短时间内释放出来,乱砍滥伐森林,会使大气 CO2进入群落过程受阻,打破碳循环平衡,使大气中 CO2的含量增高,进而导致温室效应。归纳总结 1 1图解法理解碳循环的过程2 2表格法比较碳循环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内部返回无机环境形式CO
7、2含碳有机物CO2方式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3 3碳平衡分析及对环境的影响(1)碳平衡的含义:4指碳的排放和吸收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大气中的 CO2浓度相对稳定。(2)碳平衡的失调温室效应:典例通关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 A 是生产者,C 是分解者B图中的 A、D、E 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碳在生物群落与 C 之间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 25 kg 的 A【技巧点拨】 快速确认碳循环的各环节D D 据图分析,A 是生产者,D、E
8、 是消费者,B 是分解者,C 是大气中的 CO2库,A 错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 ADE 为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B 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 C 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流动,C 错误;E 每增加 1 kg 的体重,至少需要 A120%20%25 kg,D 正确。活学活用根据如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85732184】5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物质形式是 CO2B参与过程的生物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所以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 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C C
9、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CO2形式循环,A 正确;过程包括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B 正确;过程主要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光合作用增强后,能减少大气中 CO2,C 错误;过程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要减少人类对过程的依赖,需要人们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才行,D 正确。(备选习题)如图为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是指 CO2在生物圈的循环过程B伴随 A 过程的进行,能量输入生物群落中C图中 A 和 B 所示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D能完成该循环的生物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 A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圈的循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生态系统 稳态 维持 课时 中的 物质 循环 学案苏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72079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