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理综).pdf
《东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理综).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理综).pdf(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莞市东莞市 20172017 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理科综合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Na 23Al 27第卷第卷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6 分,共7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关于蓝藻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物质是 DNA 和 RNAB核糖体的产生与核仁有关C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D细胞膜上的
2、载体蛋白以碳链作为基本骨架2 关于实验步骤的叙述,正确的是A鉴定蛋白质:豆浆CuSO4溶液NaOH 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鉴定还原糖:苹果匀浆CuSO4溶液NaOH 溶液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C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剪碎绿叶SiO2CaCO3无水乙醇研磨过滤D 观察细胞中 DNA 和 RNA 的分布: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水解漂洗甲基绿吡罗红显微镜观察3 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子代噬菌体的合成需要细菌提供模板、原料和能量B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经长时间保温、搅拌并离心,上清液放射性升高C用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产生的子代噬菌体都含有未标记的脱氧核苷酸链D噬菌体侵染细菌,
3、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发生RNA 流向 DNA4 关于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细胞代谢起催化作用B缺氧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植物向光性现象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5“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BT 细胞、B 细胞、浆细胞和效应 T 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C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D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6 左下图为人类性染色体结构示意图。在下列的遗传图谱中,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 X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的是1正常
4、患者ABCD第 6 题图7 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B火碱AX 难溶于乙醇B酒中的少量丁酸能抑制X 的水解C分子式为 C4H8O2且官能团与 X 相同的物质有 5 种DX 完全燃烧后生成 CO2和 H2O 的物质的量比为 129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 由 O2和 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B2.3g 金属钠在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100mL 12mol/L浓盐酸与足量 MnO2共
5、热,生成的 Cl2分子数为 0.3NAD标准状况下,22.4L SO3含有的分子数为 NA个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硫酸铜溶液反应:2Na+Cu2+Cu+2Na+B工业上将 Cl2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Cl2+2OH Cl+ClO+H2OC向 B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 NH4HSO4溶液:Ba2+OH+H+SO42-BaSO4+H2OD1.0mol/L 的 NaAlO2溶液和 2.5mol/L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2AlO2+5H+=Al3+Al(OH)3+H2O11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丙中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实验ABCD试剂甲70%硫酸浓盐酸稀盐酸浓氨水试剂
6、乙试剂丙含酚酞的NaOH 溶液BaCl2溶液AlCl3溶液丙中的现象C草木灰D胆矾8 茅台酒中存在少量具有凤梨香味的物质X,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2SO3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KMnO4CaCO3CaO溶液褪色有白色沉淀生成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溶解1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短周期元素X、Y、Z、R 的叙述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Y 的气态氢化物Z 的气态氢化物B简单离子半径比较 Z 小于 XCX 元素的单质能与所有强酸发生反应放出H2DR 的核外电子数与 OH的核外电子数相同1325时,用浓度为 0.10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浓度
7、均为 0.1000mol/L 的二种酸 HX、HY(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2第 13 题图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HXc(Y)c(OH)c(H+)二、二、选择题: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波动性C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
8、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加D氡的半衰期为 3.8 天,若有 4 个氡原子核,经过 7.6 天后只剩下 1 个氡原子核没有衰变15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绝缘材料制成的细椭圆环固定放置在水平面上,其长轴AC 的延长线两侧固定有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绝对值为 Q,两者连线的中点 O 恰为椭圆的中心,BD 为椭圆的短轴。一带电量为 q 的小球套在环上(qQ),以速度vA从 A 点沿椭圆环顺时针运动,到达C 点时速度为vC,且vCv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带负电B小球在 A 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C 点受到的电场力C小球经过 B 点和 D 点时速度相同D小球在 C 点电势能最小16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
9、势为E、内阻为 r,R3为定值电阻,R1、R2为滑动变阻器,A、B 为电容器两个水平放置的极板 当滑动变阻器 R1、R2的滑片处于图示位置时,A、B 两板间的带电油滴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减小极板 A、B 间的距离,油滴仍保持静止B增大极板 A、B 的正对面积,油滴将向下运动C把 R2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油滴将向下运动D把 R1的滑片向左移动时,油滴将向下运动1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10:1,b 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S 为单刀双掷开关,定值电阻 R1、R2均为 20 在原线圈 c、d 两端加上图示的交变电压,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一一
10、一一一A当 S 与 a 连接时,电压表示数为22 2VB当 S 与 a 连接时,电流表示数为 2.2AC当 S 从 a 拨至 b 后,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变为25HzD当 S 从 a 拨至 b 后,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变为原来的4 倍18如图所示,t=0 时,一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 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 B 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 C 点,测得每隔 2s 的三个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大小记录在下表中,由此可知At=3s 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 点B物体在 A、B 间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 间的平均速度CA、B 间的距离大于 B、C 间的距离D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11、为40m/s319中国“嫦娥”系列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科技的迅猛发展,“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地面为中国航天事业书写了新的辉煌若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以初速度v沿轨道 1 飞向月球,然后进入绕月圆轨道 2,再沿轨道 3 返回地球,已知“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绕月轨道 2 上运行的周期为 T,离月球表面的高度为 h,引力常量为 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沿轨道 1 变到轨道 2 需要加速B“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沿轨道 2 变到轨道 3 需要加速C“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沿轨道 1 飞向月球的过程中,地球和月球对飞行试验器的万有引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D根据题中“嫦娥
12、五号”飞行试验器沿轨道 2 运行的参数,无法求出月球的质量20如下图所示,一光滑平行轨道的倾斜部分和水平部分均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 的匀强磁场中,且磁场方向都与轨道平面垂直,水平部分足够长一质量为 m 的水平金属棒 ab,从静止开始沿倾斜部分下滑,运动过程中金属棒ab 始终保持与轨道垂直且接触4良好金属棒从倾斜轨道转入水平轨道的一瞬间速率不变关于ab 棒运动的速率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21如图所示,A、B 两小球由绕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A 放在固定的斜面上,B、C 两小球在竖直方向上通过劲度系数为k 的弹簧相连,C 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手控制住 A 球,并使细线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
13、证滑轮左侧细线竖直、右侧细线与斜面平行已知 B、C 的质量均为 m,重力加速度为 g,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53(sin53=0.8,cos53=0.6),不计一切摩擦,且不计细线、弹簧和滑轮的质量释放 A 后,A 沿斜面下滑至速度最大时 C 恰好离开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的质量为 2.5mBA 获得最大速度为2g2m7kC整个过程中 C 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从释放 A 到 C 刚离开地面的过程中,A、B 两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第卷第卷三、非选择题: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 题第 33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34 题第 37 题
14、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共 144 分)22(6 分)实验: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 a 与力 F 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墙上,保持拉力传感器与小车之间及两个滑轮之间的细线与板面平行5(1)实验过程中,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记录拉力传感器的示数 F,然后根据纸带的数据求出加速度aB改变小车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C用天平测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D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沙和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在实验中,有同学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选出1、2、3、4、5 共 5
15、个连续的计数点,如图 2 所示,测得x1=5.03cm,x2=7.13cm,x3=9.20cm,x4=11.33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 50Hz,则小车加速度的大小为a=m/s2.(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3)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他测量得到的aF 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图线23(9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待测电阻 Rx,阻值约为 0.5,额定电流为 2A电流表 A1量程为 0.6 A,内阻 r1为 0.2电流表 A2量程为 3A,内阻 r2 约为 0.2变阻器R1阻值为05,变阻器R2阻值为01k电池 E,电动势为
16、 9V,内阻很小定值电阻 R3=10,R4=1000定值电阻 R0=1.5开关 S实验时,改变变阻器的阻值,要求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测得多组A1表、A2表的读数 I1、I2,画出 I2-I1的图像,再根据图像求出待测电阻Rx的电阻(1)闭合开关 S 前,变阻器的滑片P 应滑到端(选填“a”或“b”)(2)实验中与电流表 A1串联的定值电阻应选用(选填“R3”或“R4”),变阻器应选用(选填“R1”或“R2”)(3)I2(选用题干所给出的物理符号表示)I1I2的值为 6.0,则待测电阻 Rx的电阻为(结果保留 2 位I1(4)由 I2-I1图像得出有效数字)624(14 分)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
17、放置一倾角为=37的足够长的粗糙斜面,质量为 m的物块置于斜面的底端某时刻起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力 F 随物块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状态,物块从斜面底端开始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1m,之后物块做匀速运动,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取 g=10m/s2,sin37=0.6,cos37=0.8求:(1)物块的质量;(2)物块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3)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5(15 分)如图所示为研究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偏转问题的实验装置:M、N 是间距为 d 竖直放置的两正对平行金
18、属板(厚度不计),S1、S2是板上两个正对的小孔,其中紧挨着N 板右侧竖直面内,有一个以 O 为圆心半径为 R 的圆形区域(与 N 板相切于 S2),该区域内存在垂直圆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另有一个同样以 O 为圆心,半径为 2R 的半圆形荧光屏AOC已知S1、S2、O 和荧光屏的中间位置O在同一直线上,且 ACS1O,当在 M、N 板间加恒定电压 U时,一个不计重力、质量为 m、带电量为 q 的正离子在 S1处由静止开始加速向S2孔运动,最后打在荧光屏上的 P 处,COP=30求:(1)上述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2)上述正离子从 S1运动到 P 点的时间26(18 分)如图
19、所示,小车 B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 m 的铁块 A(可视为质点),以v03m/s 的初速度从小车左端水平向右滑上小车 B,然后与小车右挡板碰撞,最后恰好停在距离小车挡板1已知 M=3m,小车挡板L处,8左侧车面长 L=1m设 A 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可忽略不计,g 取 10m/s2,求:(1)A、B 最后速度的大小;(2)铁块 A 与小车 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铁块 A 与小车 B 的挡板碰撞前、后小车 B 的速度,并计算从铁块 A 滑上小车 B 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727(14 分)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某
20、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NO2并对其性质作如下探究(A 中加热装置已略去)。【背景素材】2NONa2O2=2NaNO2;NO 能被酸性 KMnO4氧化成 NO3,MnO4被还原为 Mn2+;在酸性条件下 NaNO2能把 I 氧化为 I2,S2O32-能把 I2还原为 I。【制备 NaNO2】(1)装置 A 三颈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 装置中水的作用是;铜的作用是。(3)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填序号)。AP2O5B碱石灰C无水 CaCl2D生石灰(4)E 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测定 NaNO2纯度】(5)本小题可供选择的试剂有:稀硫
21、酸、c1molL-1KI 溶液、淀粉溶液、c2molL-1Na2S2O3溶液、c3molL-1酸性KMnO4溶液利用 NaNO2的还原性来测定其纯度,可选择的试剂是利用 NaNO2的氧化性来测定其纯度的步骤是:准确称取质量为 m g 的 NaNO2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1 molL-1 KI 溶液、淀粉溶液,然后滴加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用滴定管盛装滴定至,且半分钟内不变色,读数,重复以上操作 23 次(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28(14 分)氨气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利用反应N2(g)+3H2(g)回答以下问题:(1)某小组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c0mol/L H2参加
22、合成氨反应,在a、b两种条件下分别达到平衡,如图A。a 条件下,0t0的平均反应速率 v(H2)=molL-1min-1。相对 a 而言,b 可能改变的条件是。在 a 条件下 t1时刻将容器体积压缩至原来的 1/2,t2时刻重新建立平衡状态。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t1时刻后 c(H2)的变化曲线并作相应的标注。2NH3(g)H0 合成氨,8第 28 题图(2)某小组往一恒温恒压容器充入9mol N2和 23mol H2模拟合成氨反应,图B 为不同温度下平衡混合物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与总压强(p)的关系图。比较 T1、T3的大小 T1T3(填“”)。分析体系在 T2、60MPa 下达到的平衡,此时
23、N2的平衡分压为MPa(分压=总压物质的 量 分 数);列式表示此 时 的 平 衡 常 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不要求计算结果)(3)有人利用 NO2和 NH3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进行粗铜精炼,如图C 所示,d 极为粗铜。a 极通入(填化学式);b 极电极反应为。29(15 分)以某铬矿石(主要成分是Cr2O3,含 FeO、SiO2等杂质)为原料生产 Cr2O3的流程如下:已知:Cr2O72-+H2O2CrO42-+2H+,KspCr(OH)3=6.410-31,lg2=0.3lg5=0.7(1)步骤中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应该采
24、取的措施有、。(写 2 种)(2)焙烧时 Cr2O3被氧化成 Na2CrO4,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2CO3+Cr2O3+O2Na2CrO4+CO2(3)流程中沉淀 2 为(填化学式)(4)步骤发生的反应中Cr2O72-和蔗糖(C12H22O11)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步骤中为了使 Cr3+完全沉淀此时,c(Cr3+)10-5molL-1,pH 至少调至。(6)滤液 3 中的主要溶质是两种盐,化学式为、。(7)另一种制取Cr(OH)3的工艺是将NaCrO2溶解后通入CO2得到更为纯净的Cr(OH)3,则 NaCrO2溶液与过量 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莞市 2017 届高三 上学 教学质量 检查 理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