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3.1《离骚》教案 苏教版必修3.pdf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3.1《离骚》教案 苏教版必修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3.1《离骚》教案 苏教版必修3.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可编辑修改2019-20202019-2020 年高中语文年高中语文 2.3.1 2.3.1离骚教案离骚教案 苏教版必修苏教版必修 3 3屈原【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品质,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3、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学习重点】【学习重点】1、了解屈原生平及楚辞的一般特点2、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学习难点】【学习难点】1、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2、欣赏诗中的比喻手法,了解离骚的浪漫主义特色。【课时安排
2、】二课时【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第第 一一 课课 时时(一)(一)端午节时民间有一个习俗:吃粽子、赛龙舟(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画)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二)(二)自主自主 合作合作 探究探究1 1、关于作者及离骚、关于作者及离骚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他出身于楚国贵族,与怀王同祖。屈原学识渊博,对天文、地理、礼乐制度以及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等,都很熟悉,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他曾任左徒,辅佐怀王,参与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
3、宪令及变法,对外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齐国。因受小人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明忠贞爱国之怀。“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离骚”是什么意思呢?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通“罹”,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 372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2 2整体感知整体感知(1
4、1)诵读课文)诵读课文、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学生大声朗读。、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指正读音及节奏。(2 2)疏通诗句,初步感知。)疏通诗句,初步感知。(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边读边归纳。)(3 3)质疑释疑)质疑释疑、重要词语,注音并解释苗裔():孟陬():揆():扈():辟芷():精品文档可编辑修改汨():搴():阰():、通假字肇锡余以嘉名:来吾道夫先路也:、同类活用名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字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特殊句式1、恐年岁之不吾与:2、肇锡余以嘉名翻译全文:(4 4)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理解课文各部分内容:第一节:叙述自己的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离骚 2019-2020年高中语文 2.3.1离骚教案 苏教版必修3 2019 2020 年高 语文 2.3 教案 苏教版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