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检测 北师大版必修2.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5 5 章章 细胞的能量代谢细胞的能量代谢检测检测(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1.关于 ATP 的来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生物 ATP 的来源可能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B.无光条件下,叶肉细胞内 ATP 主要来自线粒体C.有光条件下,根尖细胞内 ATP 的来源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等D.无氧及有氧条件下,叶肉细胞内 ATP 的来源可能有叶绿体解析:根尖内不含叶绿体这种细胞器,故 C 项错误。答案:C2.2.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
2、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 ATP、NADPH(H)和 CO2后,可完成碳反应解析:A 选项中 O2是在光反应阶段中产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与叶绿体外膜无关。B 选项中,植物生长过程中,各种色素的比例有变化。C 选项中冬季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包括光照时间缩短和温度降低。D 选项中,添加 ATP、NADPH、CO2后,因叶绿体基质中含有碳反应所需要的各种酶,所以可完成碳反应。答案:D3.3.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胞质溶胶)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
3、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 CO2和 H2O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C.丙试管内有大量的 ATP 产生D.丙试管中无 CO2产生解析:甲试管内为胞质溶胶,可进行无氧呼吸,其代谢产物是酒精和 CO2,A 项错误;乙试管内为线粒体,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所以不发生反应,B 项正确;丙试管中进行无氧呼吸,有 CO2产生,但不能产生大量的 ATP,C、D 两项错误。答案:B4.4.下列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含有镁元素B.被叶绿素吸收的光可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
4、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2解析: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是叶绿素,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叶绿素吸收的光都可用于光合作用;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都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但吸收的峰值不完全相同;植物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对绿光基本不吸收而反射绿光的结果。答案:D5.5.(2016 四川高考理综)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B.H2O 的生成C.H的消耗D.ATP 的合成解析:O2的产生属于光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 项正确。H2O 生成过程有的在生物膜上,如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
5、粒体内膜上,有的不在生物膜上,如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在核糖体上,B 项错误。H的消耗过程有的在生物膜上,如需氧呼吸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而光合作用中的碳反应中H的消耗则在叶绿体基质中,C 项错误。ATP 的合成场所有胞质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D 项错误。答案:A6.6.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的玻璃容器内,在适宜条件下光照培养,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玻璃容器内 CO2浓度可出现的变化趋势是( )A.一直降低,直至为零 B.一直保持稳定,不变化C.降低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 D.升高至一定水平时保持相对稳定解析: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密闭容器内的植物,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
6、碳含量有限,随着光合作用的持续进行,二氧化碳逐渐被消耗,浓度降低,进而光合作用强度跟着降低,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则装置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就保持相对稳定。答案:C7.7.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 )A.a 上升、b 下降B.a、b 都上升C.a、b 都下降D.a 下降、b 上升解析:分析题图可知:a、b 代表 NADPH 和 ATP,c 代表 CO2。在碳反应阶段,CO2浓度突然降低,则 C3的含量降低,NADPH 和 ATP 的消耗速率减小
7、,因此总体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NADPH 和 ATP 含量都会上升,即 a 和 b 的含量都会上升。答案:B38.8.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 13 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和 3 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1 和 2 所含酶的种类相同C.2 和 3 都能产生大量 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解析:根据细胞代谢的特点判断,1 为胞质溶胶,2 为线粒体基质,3 为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H,由此判断,A 项错误,D 项正确;在 1、2 中发生的反应不同是由于酶具有专一性,不同场所中的酶是不同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也不同,B
8、 项错误;大量 ATP 是在线粒体内膜上产生的,C 项错误。答案:D9.9.右图曲线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 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Y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 C3化合物含量低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变为C.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的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 CO2浓度解析:X点时,光照强度较弱,光反应提供的 NADPH 和 ATP 较少,C3的浓度较Y点时高,A 项错误;题目中提到已是在适宜温度下,如果再提高温度,会降低光合作用速率,B 项
9、错误;制约X点的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 项错误;在适宜温度下和同等光照强度条件下,提高 CO2浓度可大幅度提高光合作用速率,D 项正确。答案:D10.10.(2016 全国高考甲理综)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A 项正确。叶绿素的合成需要镁元素,植物能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镁元素,B 项正确。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可见光,红
10、外光和紫外光不属于可见光,C4项错误。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照,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幼苗叶片因无法合成叶绿素而呈黄色,D 项正确。答案:C11.11.下列关于人体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正确的是( )A.CO2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B.葡萄糖只能作为有氧呼吸分解的底物C.H只在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D.无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解析:人体有氧呼吸的产物是 CO2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而不是酒精和 CO2, 故在人体内 CO2只是有氧呼吸的产物;无论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通常都利用葡萄糖作为反应的底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都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H,释放少量能量,因此H在有氧呼吸和无
11、氧呼吸过程中都能产生;无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能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答案:A1.1.18O 进入 CO2的最短途径是( )2218中的A.经光反应进入 O2,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 CO2B.经碳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 CO2C.经碳反应进入(CH2O),再经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进入 CO2D.直接经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进入 CO218O 进入 CO2的最短途径是有氧呼吸第二阶2 分子丙酮酸结合生成 6 分解析:218中的段218与子 CO2。答案:D13.13.某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将该植物在黑暗中放置 48 h 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所示。在日
12、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其中,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 )A.a、b 和 dB.a、c 和 eC.c、d 和 eD.b、c 和 e解析:植物叶片黄白色区域的叶肉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图中 a、e 处;c 处叶肉细胞中尽管含有叶绿体,但被锡箔纸遮住部位不能接受光照,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三处均不能产生光合作用产物淀粉,加碘液不会变蓝,故选 B 项。答案:B14.14.某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下图为该植物处于 25 环境中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13、5A.A点时叶肉细胞的生理活动只受温度的影响B.B点时植物才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若将温度从 25 提高到 30 时,A、D点均下移D.C点时该植物的 O2总产生量为V1+V2解析:由题干信息知道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25 ,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 30 。若将温度从25 提高到 30 时,呼吸作用速率上升,光合作用速率下降,A点上移,D点上移。图中以 O2的释放量表示光合作用速率。A点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影响因素有温度、O2浓度、水和 CO2浓度等。B点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点时该植物的 O2总产生量为V1(呼吸耗氧量)+V2(净产氧量)。答案:D15.15.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
14、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 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曲线BC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解析:曲线表示净光合作用的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横坐标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时刻,所以甲植株在A点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乙植株在 618 时积累有机物,18 时积累有机物最多;BC段乙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是由于温度太高保卫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CO2供应减少,而DE段则是由于光照强度降低所致;甲植株在温度最高的中午也没有出现光合作用强度的下
15、降,可能是由于气孔不能关闭。答案:D16.16.下图表示某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X、Y 物质分别代表 C3和丙酮酸B.过程可以产生 ATP,过程需要消耗 ATP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发生在胞质溶胶中6D.四个过程整体上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解析:从题图可知,属于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第一阶段,发生于胞质溶胶中,为第二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基质中。答案:C17.17.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能量 A 是光能,能量 B、C 和 D 中有一部分形成 ATPB.是光反应,是碳反应,和都是无氧呼吸C.是光合作用,和都是有氧呼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细胞 能量 代谢 检测 北师大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