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1.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科学宏观经济学的科学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B6.C2.A7.B3.C8.C4.A5.C二、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宏观经济学答: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相对,是一种现代的经济分析方法。它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所以又称之为总量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和基础是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具体讲,宏观经济学主要包括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等内容。对宏观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历史十分悠久,
2、但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得以形成和发展起来。宏观经济学诞生的标志是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学在20世纪30年代奠定基础,二战后逐步走向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60年代后的“滞胀”问题使凯恩斯主义的统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并形成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等学派对立争论的局面,90年代新凯恩斯的形成又使国家干预思想占据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当代发展最为迅猛,应用最为广泛,因而也最为重要的经济学学科。2、萧条答:萧条是实际GDP严重减少的时期。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
3、经济在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3、市场出清答:市场出清指劳动市场上的工资及产品市场上的价格都具有充分的灵活性,可根据供求情况作出迅速的调整,因此劳动市场和产品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因为一旦产品市场上出现了超额供给,价格会下降,一直降到使买者把超额供给用光为止;如劳动市场出现超额供给,工资会下跌,一直跌到使企业愿为所有想工作的失业者提供工作为止,因而市场总能出清。4、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持续显著的上涨
4、。它包含三层含义:通货膨胀是经济中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而不是个别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持续上涨,而非一次性上涨;通货膨胀是价格的显著上涨,而非某些微小的上升,例如每年上升0.5%,不能视为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一般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根据不同标准,可以把通货膨胀划分为不同类型。根据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可以分为爬行式通货膨胀、奔跑式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混合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根据通货膨胀是否被预期,分为预期型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
5、膨胀。5、通货紧缩答: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概念,它是指在一段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中一般商品和劳务价格的持续显著的下降。通货紧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在实体经济中的根源是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偏离,或现实经济增长率对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偏离。当总需求持续小于总供给,或现实经济增长率持续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时,就会出现通货紧缩现象。通货紧缩的特征表现为物价水平的持续与普遍下跌。这个物价水平,严格说来应包括资产价格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及商品和服务在内的价格指数,但碍于统计上的局限性,一般在国内用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国外用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度量指标。如果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在零以下,且持续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学 课后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