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应力锚索支护施工方案.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目目 录录第一章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21.1 工程概况.21.2 编制依据.3第二章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要求.3第三章施工部署.63.1 施工准备.63.2 资源配置.73.3 工期计划.8第四章施工方案.84.1 工艺流程.84.2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94.2.1 钻孔成孔.94.2.2 锚索制作与安装.104.2.3 注浆.114.2.4 围檩施工.124.2.5 张拉锁定.134.3 锚索试验与监测.154.3.1 试验.154.3.2 监测.164.4 常见异常情况处理.16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75.1 完善现场质量管理.175.2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175.3 工序质量控制.18
2、5.3.1 造孔.185.3.2 锚索制作.185.3.3 注浆.19第六章安全环保措施.196.1 安全措施.196.2 环保措施.20第一章第一章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工程概况和编制依据1.11.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长湴站及存车线(含存车线)为地下两层岛式车站,位于广汕公路(天源路)长湴村附近,起点里程 YDK23+971.106,终点里程 YDK24+322.006,外包总长 350.9m,中间隔墙里程 YDK24+121.606。车站主体建筑面积为 13988.29 m2,车站标准段跨度19.7m 高 13.15 m,基底埋深约 18m,顶板覆土厚度 35m;主要地质为洪积土层(3.57.
3、0m)、花岗岩残积土层(7.014.5m)、强风化带(4.06.0m);附属结构包括、号出入口、A、B、C 端风亭和紧急疏散通道。车站轨排井位置长约30 米采用地下连续墙+普通预应力锚索的基坑支护体系,其他采用地下连续墙+砼支撑、钢支撑体系。1.21.2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在本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主要以以下几项为依据:1、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施工 13 标长湴站主体围护结构施工图2、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工程元岗站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 2006 年 8 月);3、现行国家有关规范、规程和标准: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 5083-2004)建筑基坑工程
4、技术规范YB9258-9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 GJB02-98;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第二章第二章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要求预应力锚索支护设计要求本站存车线的轨排井范围内采用 800 厚地下连续墙+普通预应力锚索的基坑支护体系,东西两侧由上而下设置五道普通预应力锚索,共计150 根锚索,具体参数见表 1、表 2。根据设计要求,锚索采用材料:钢绞线 fy=1320N/mm,锚孔灌水泥砂浆 M20。预应力锚索具体结构参数表表 1总锚锚 长 度东索 型 L侧号(m(mm)m)m
5、)m)3第S15.一道24第S15.二道26第S15.三道27第S15.四道2第五道5S15.230001700015020004507506120000005000000100632612711700000050000500063291259100000005000000006430124616000000500008000132413241)La(m(m(KN(KN(75固长度径距加 力 计 力数孔间预设根2预应力锚索具体结构参数表表 2总锚锚 长 度西索 型 L侧号(m(mm)m)m)m)3第S15.一道24第S15.二道26第S15.三道27第S15.四道2第5111512481600
6、05005000000050621912711200000050000500063231259150000005000000006325124616000000500008000132413241)La(m(m(KN(KN(75固长度径距加 力 计 力数孔间预设根五道S15.27500005000050006预应力锚索采用拉力集中型粘结式预应力锚索体系,锚索由锚固段、自由段和紧固头三部分构成,紧固头由腰梁(第一道为冠梁)、钢垫板和锚具组成。锚索长度包括锚固段、自由段、张拉段三部分(见图 1)。图 1锚索结构配装示意图第三章第三章施工部署施工部署3.13.1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根据明挖基坑的工程地
7、质、水文地质情况及施工工期要求,锚索施工采用地质钻孔机,合金钻头冲水钻进,孔径为 150mm。现场做好排水措施。锚索施工紧接基坑土方开挖进行,基坑土方开挖采取分层开挖,当每层土方开挖至锚索孔位下 0.5m 高程时,平整开挖面后进行锚索施工。根据地质钻机的特点,钻机的工作面宽度不小于 7m,施工时东西两侧各设置两台钻机同时施钻。施工用电采用交流电,功率 80kW,施工用水使用自来水,用 100mm 水管分两个50mir 阀门通向基坑。锚索制作场地设置在基坑东侧,利用人工进行运输安装。3.23.2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我部配置好管理人员,以及施工前机械设备材料进场到位。机械设备配置表表 3序名称号12
8、34地质钻机注浆泵液压千斤顶高压油泵XY-1A-4BW-150YDCW1000-200TBZ2-504211型号数量备注人员配置表表 4序号职务人数序号职务人数1管理员33作业人员212专业技术员13.33.3 工期计划工期计划本站锚索施工进度快慢关系到基坑土方开挖进度,因而合理配置施工工序和机械人员投入为关键,故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划于2010 年 6 月 10 日开始施工,至 2010 年 9月 20 日完成,工期为 100 天。第四章第四章施工方案施工方案4.14.1 工艺流程工艺流程遵循“分段分层、由上而下、先锚固、后开挖”的原则进行锚索施工及基坑开挖。开挖土方至每道腰梁位置后,进行相对
9、应锚索钻孔、注浆、安装砼腰梁、张拉锚固施工。见下页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机械材料进材料锚索加工制锚孔定位确定锚索位置锚固角钻机就位造孔设备检图图 2 2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预应力锚索施工工艺流程图4.24.2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4.2.14.2.1 钻孔成孔钻孔成孔a 锚索钻孔主要内容有:施工放线、钻机就位、钻进、扫孔和终孔验收等,采用锚杆钻机跟管钻进方式成孔,合金钻头冲水钻进,孔径150mm。b 钻机就位对中,调对入射角度(300),定位复查无误后,启动钻机钻进,钻孔过程中要到达“准、平、稳”要求;钻进深度要求比设计深度增大 0.4m,供无法返出的残渣沉积,以确
10、保锚杆深度达到设计要求。C 锚索钻孔时,孔间水平方向允许偏差为10mm,垂直方向允许偏差为50mm,钻孔倾斜允许偏差为 3,终孔孔深宜大于设计孔深 40cm,终孔后清孔要彻底,施工现场利用清水循环冲洗;并在检查验收合格后插入锚索进行灌浆施工。d 当钻孔到入岩时,根据地质情况,经设计验算受力情况确定入岩深度。4.2.24.2.2 锚索制作与安装锚索制作与安装锚索 S15.2 是用 75 钢丝组成的 15.2mm 钢绞线,钢绞线 fy=1320N/mm。1.锚索制作过程中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下料长度按设计孔深+腰梁(0.50m)+钢垫板(0.057m)+千斤顶工作长度(0.4m)+0.30m,每股
11、长度偏差控制 50mm 以内,采用冷切割下料。钢丝必须经过严格质量检验、校直、除油和除锈;锚束中各钢丝要求平顺,不能相互交叠,以防止张拉过程中受力不均匀,应力集中产生钢丝拉断破坏;锚束沿轴线方向每隔 3m 设置一束线环(定位器),锚固段两束线环中间设一隔离架,张拉段用塑料套管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管口应密封并用铁丝捆扎牢固;保证钢丝间有一定间隙,以保证灌浆后锚束内空隙填实充分,钢丝和杆体得到充分的握裹和保护;注浆管采用塑胶管,插入束线环或隔离架的中央;锚束必须捆扎牢固,防止在运输、吊装、安装过程中散束;在编排钢铰线时,同时安放 2 根注浆管,分别供第 1 次、第 2 次注浆使用,供第 2 次注
12、浆使用的注浆管,在锚固段,每隔 0.5m 打一对穿6 小孔,连同出浆口,一并用胶布包好。2.锚索安装与运输在钢铰线组合成索和钻孔完成后及时进行,安装前先清洗孔壁,确定孔壁无粘附泥浆并复查钢铰线材料型号、规格、各部位质量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无误后,将锚索抬起徐徐放入孔内至设计深度。放入过程中,严禁上下抖动、来回扭转和撞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造成安装失败。锚索制作完成后,利用人工运输。运输过程中防止发生磨损,弯曲半径不宜小于3m;同时运输过程中防止发生磨损,穿束后锚索外露部分应用胶布包裹防止生锈。4.2.34.2.3 注浆注浆锚索安设完,对锚孔及钢绞线验收合格后进行注浆,采用JBW150/40 压浆
13、泵。1.第第 1 1 次灌浆次灌浆锚索和钢绞线同时放入孔底,管口距孔底 150mm,以利出浆。浆液规格采用灰砂比 0.51.0、水灰比为0.380.45 的水泥砂浆,水泥采用425 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前对输管道的检查无阻塞后方可进行注浆,注浆速度控制在 100L/min 左右,注浆压力控制在 0.51.5MPa,待到孔内的泥浆和杂质均由水泥浆体所置换溢出孔口,即完成第1 次灌浆。2.2.第第 2 2 次灌浆次灌浆待第 1 次灌浆浆液达到初凝强度后,进行第 2 次灌浆,注浆浆液采用水灰比0.450.50 的纯水泥浆。必要时并掺入适量早强剂(如三乙醇胺)。第 2 次注浆终止标准为:a.注浆压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预应力 支护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