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pdf
《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20112011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年全国自考普通逻辑原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1515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1 1分分,共共1515分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1.当当S S与与P P是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的判断是是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时,在这两种情况下都假的判断是()()A.SAPA.SAPB.S
2、EPB.SEPC.SIPC.SIPD.SOPD.SOP答案:答案:A A2.2.“并非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等值于“并非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等值于()()A.A.虽然不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虽然不努力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B.B.努力学习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努力学习了并且取得了好成绩C.C.不努力学习并且也没有取得好成绩不努力学习并且也没有取得好成绩D.D.努力学习了但却没有取得好成绩努力学习了但却没有取得好成绩答案:答案:D D3.3.若既肯定若既肯定SEPSEP,又肯定,又肯定SIPSIP,则,则()()A.A.不违反逻辑规律不违反逻辑规律B.B.违反了同一律违反了同一
3、律C.C.违反了矛盾律违反了矛盾律D.D.违反了排中律违反了排中律答案:答案:C C4.4.“有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与“有些大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两个判断“有些大学生是运动员”与“有些大学生不是运动员”这两个判断()()A.A.可同真可同假可同真可同假B.B.可同真不可同假可同真不可同假C.C.不可同真可同假不可同真可同假D.D.不可同真不可同假不可同真不可同假答案:答案:B B5.5.“如果武松打死老虎,那么他就顺利过岗;如果武松被老虎吃掉,那么他就过不了岗;武松打死老虎或者老“如果武松打死老虎,那么他就顺利过岗;如果武松被老虎吃掉,那么他就过不了岗;武松打死老虎或者老虎吃掉武松;所以,武松顺利
4、过岗或者武松过不了岗。”这一推理是二难推理的虎吃掉武松;所以,武松顺利过岗或者武松过不了岗。”这一推理是二难推理的()()A.A.简单构成式简单构成式B.B.简单破坏式简单破坏式C.C.复杂构成式复杂构成式D.D.复杂破坏式复杂破坏式答案:答案:C C6.6.间接论证主要指的是间接论证主要指的是()()A.A.独立证明反驳法独立证明反驳法B.B.归谬法归谬法C.C.反证法和归谬法反证法和归谬法D.D.反证法和选言证法反证法和选言证法答案:答案:D D7.7.“”与“”与“p pq q”二者之间是”二者之间是()()关系。关系。A.A.矛盾矛盾B.B.反对反对C.C.等值等值D.D.差等差等答案
5、:答案:A A1 1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解析:解析由“并非解析:解析由“并非p pq q”=“”可知“”与“”可知“”与“p pq q”是矛盾关系。”是矛盾关系。8.8.反证法与间接反驳()反证法与间接反驳()A.A.根据的都是矛盾律根据的都是矛盾律B.B.前者根据矛盾律后者根据排中律前者根据矛盾律后者根据排中律C.C.根据的都是排中律根据的都是排中律D.D.前者根据排中律后者根据矛盾律前者根据排中律后者根据矛盾律答案:答案:D D解析:解析:解析二者作用不同:间接反驳法为了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而反证法用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解析二者作用不同:间接反驳法
6、为了确定某一判断的虚假性,而反证法用来确定某一判断的真实性;二者理论根据不同:间接反驳使用矛盾律而反证法使用排中律。二者理论根据不同:间接反驳使用矛盾律而反证法使用排中律。9.9.在下列逻辑形式中具有反对关系的是()在下列逻辑形式中具有反对关系的是()A.A.SIPSIP与与SEPSEPB.B.SIPSIP与与SOPSOPC.C.SAPSAP与与SEPSEPD.D.SAPSAP与与SIPSIP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由逻辑方阵可知解析:解析由逻辑方阵可知I I与与E E为矛盾关系,为矛盾关系,I I与与O O为下反对关系,为下反对关系,A A与与E E为反对关系,为反对关系,A A与与I
7、I为差等关系,所为差等关系,所以选以选C C。11.11.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A.A.(p(pq)q)q)q)p pB.B.(p(pq)q)q)q)p pC.C.(q)q)p)p)p pD.D.(p(pq)q)q)q)p p答案:答案:B B解析:解析解析:解析A A、C C、D D项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可排除。项不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可排除。B B项为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项为正确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即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12.12.“凡特称否定判断是不能换位的,因此
8、,有些不能换位的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一推理是“凡特称否定判断是不能换位的,因此,有些不能换位的是特称否定判断。”这一推理是()()推理。推理。A.A.三段论的省略式三段论的省略式B.B.对当关系对当关系C.C.对称关系对称关系D.D.换位法直接换位法直接答案:答案:D D解析:解析该推理的逻辑形式可整理为:解析:解析该推理的逻辑形式可整理为:SAPSAPPISPIS,可见前提的主项变为结论的谓项,前提的谓项变为结,可见前提的主项变为结论的谓项,前提的谓项变为结论的主项,是换位法。换位法是直接推理的一种。因此,选论的主项,是换位法。换位法是直接推理的一种。因此,选D D。13.13.“有一个患头
9、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有一个患头痛病的樵夫上山砍柴,一次不小心碰破了脚趾头,出了一点血,但头却不痛了。后来头痛复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发,他又偶然碰破原处,头痛又好了。于是他得出结论,刺破脚趾的这个地方(即大敦穴即大敦穴)可以治头痛病。”可以治头痛病。”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这段议论中的结论,是运用()()推理形式得出的。推理形式得出的。A.A.完全归纳完全归纳B.B.类比类比C.C.简单枚举归纳简单枚举归纳D.D.科学归纳科学归纳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该议论通过两次特殊情况“碰破
10、脚趾某个地方,头痛就好了”,且未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解析:解析该议论通过两次特殊情况“碰破脚趾某个地方,头痛就好了”,且未遇到与之相反的情况,从而推出一般规律“刺破脚趾这个地方可以治头痛病”。可见此推理是简单枚举法,即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一种。而推出一般规律“刺破脚趾这个地方可以治头痛病”。可见此推理是简单枚举法,即不完全归纳推理的一种。14.14.在以下假言推理中,有效式是()在以下假言推理中,有效式是()A.A.()p)p)q qB.B.()2 2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C.C.()(D.D.(p(p)p)p)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解析:解析A A、B
11、B项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项是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C C项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项违反了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的原则,是无效式;一部分选言支”的原则,是无效式;D D项是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的有效式。项是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否定式的有效式。15.15.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A.A.先求同后求异先求同后求异B.B.先求异后求同先求异后求同C.C.两次求同,一次求异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D.两次求异,一次求同两次求异,一次求同答案:答案:C C解析:解析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应用解析
12、:解析求同求异并用法不是求同法和求异法的相继应用,因此排除因此排除A A、B B项。求同求异并用法是对“正事项。求同求异并用法是对“正事例组”和“负事例组”各使用一次求同法得出两个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求异法得出结论,例组”和“负事例组”各使用一次求同法得出两个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求异法得出结论,C C项正确。项正确。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10题,每小题题,每小题2 2分,共分,共20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求的,
13、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定是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虚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定是()()A.A.都是真的都是真的B.B.都是假的都是假的C.C.至少有一个是假的至少有一个是假的D.D.至少有一个是真的至少有一个是真的E.E.或大前提假或小前提假或大前提假或小前提假答案:答案:CECE2.2.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下列关系中同时具有对称性和传递性的是()()A.A.概念间的全同关系概念间的全同关系B.B.概念间的等值关系概念间的等值关系C.C.概念间的矛盾关系概念间的矛盾关系D.D.概念
14、间的真包含关系概念间的真包含关系E.E.概念间的蕴涵关系概念间的蕴涵关系答案:答案:ABAB3.3.当当S S类与类与P P类具有类具有()()关系或关系或()()关系时,关系时,SEPSEP为假但为假但SOPSOP为真。为真。A.A.全同全同B.B.S S真包含真包含P PC.C.S S真包含于真包含于P PD.D.交叉交叉E.E.全异全异答案:答案:BDBD4.4.下列判断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结论的是下列判断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出结论的是()()与与()()。A.A.原子都是可分的原子都是可分的B.B.24242828之间没有质数之间没有质数(凡仅被凡仅被1 1或自身整除的数叫质数或
15、自身整除的数叫质数)C.C.人人都有思维能力人人都有思维能力D.D.我厂所有车间都实现了生产自动化我厂所有车间都实现了生产自动化E.E.燕低飞,披蓑衣燕低飞,披蓑衣答案:答案:BDBD5.5.由“由“s s必然是必然是p p为真”,可推出为真”,可推出()()和和()()。A.A.s s可能是可能是p p为真为真B.B.s s可能不是可能不是p p为真为真3 3K2MG-E专业技术人员绩效管理与业务能力提升练习与答案C.C.s s必然不是必然不是p p为假为假D.D.s s必然不是必然不是p p为真为真E.E.s s可能是可能是p p为假为假答案:答案:ACAC6.6.论证中的归谬法是论证中的
16、归谬法是()()和和()()。A.A.证明的方法证明的方法B.B.反驳的方法反驳的方法C.C.演绎的方法演绎的方法D.D.归纳的方法归纳的方法E.E.类比的方法类比的方法答案:答案:BCBC7.7.“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这两个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单称肯定判断”与“单称否定判断”这两个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是()()和和()()。A.A.反对关系反对关系B.B.下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C.C.矛盾关系矛盾关系D.D.差等关系差等关系E.E.不可同真且不可同假的关系不可同真且不可同假的关系答案:答案:CECE8.8.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的是在概念间的外延关系中,不具有传递性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全国 自考 普通 逻辑 原理 模拟 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