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国际金融学教案_国际金融学电子教案.docx
《2022国际金融学教案_国际金融学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国际金融学教案_国际金融学电子教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国际金融学教案_国际金融学电子教案 国际金融学教案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国际金融学电子教案”。 国际金融学教案 第七章: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与工具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 一、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 在封闭经济下,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价格稳定是政府追求的主要经济目标,这三个目标概括了能使经济处于合理运行状态的主要条件。 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政策目标发生变更,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策目标的数量增加了,国际收支成为宏观调控所关注的变量之一;其次,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在相当多的状况下,宏观经济在封闭条件下的主要目标与国际收支这一新的目标之间的冲
2、突成为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在国际收支进入宏观调控目标的菜单之后,开放经济下的政策目标就可以分为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两部分。原有的经济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等反映经济内部运行状况的政策目标可以归入内部均衡目标之中。 将内部均衡定义为国民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的均衡,它是个含有价值推断的概念,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那么外部均衡的定义可以简洁表述为:与一国宏观经济相适应的合理的常常账户余额。 二、外部均衡的标准 1.经济理性 假定一国可以按世界利率无限制地借款或贷款,那么存在着收益率高于这一利率的投资机会而国内储蓄又不能满意时,符合理性的行为就是在国际金
3、融市场上借款以使本国投资大于国内储蓄,该国出现常常账户赤字。这可参见图8-1。 图示: 储蓄、投资和常常账户 确定一国常常账户余额的基础是其国内的储蓄、投资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而各国储蓄(也就是消费)与投资之间存在的差异分别是由各国不同的时间偏好与资本生产率确定的。 (1) 时间偏好的差异。 图示:时间偏好差异与常常账户 CA1 + CA2+Car = 0 因此,在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本国储蓄不足时,必需考虑到今后能否实现相应的常常账户盈余来偿还债务,否则一国的常常账户赤字就是不行维持的。 有助于推断可维持性的两个方法是: 第一,分析资金流入的详细状况。 其次,分析债务比率指标。 三、内部
4、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我们实行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这一措施可能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也有可能对另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或破坏。一般地,我们将前者称为内外均衡的一样,后者称为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Meade)于1951年在其名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突问题。 当然,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内外均衡冲突的性质及表现形式都与固定汇率制下有许多不同。为区分起见,我们将米德分析中的与开放经济特定运行区间相联系的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称为狭义的内外均衡冲突,而将一般状况下的实现某一均衡目标的努力对另一均衡目标的干扰或破坏这一现象称为广义的内外均衡冲
5、突。 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第一,国内经济条件的改变。 其次,国际间经济波动的传递。 第三,与基本经济因素无关的国际资金的投机性冲击。 在本节的最终,我们可对内外均衡冲突问题作一小结: 第一,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性。 其次,内外均衡冲突的产生是与某种特定的调控方式干脆相对应的。 第三,内外均衡冲突问题说明:在开放经济下,单纯运用调整社会总需求 这一封闭经济的政策工具是不足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开放经济的调控须要有新的政 策工具,须要对政策工具有新的运用方 式。 其次节 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与调控原理 一、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1.调整社会总需求的工具 (1)
6、 需求增减型政策。需求增减型政策主要是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整总需求的过程中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其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可能对外部均衡还有特定的作用机制。 (2) 需求转换型政策。需求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与干脆管制政 策。 2.调整社会总供应的工具 3. 供应融资的工具 二、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1.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年),他最早提出了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指出要实现几种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须要相互独立的几种有效的。 2.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
7、分类原则” 蒙代尔得出的结论是:假如每一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水平常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状况下仍有可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有效市场分类原则”。每一目标应指派给对这一目标有相对最大的影响力、因而在影响政策目标上有相对优势的工具。 开放经济的政策调控理论,它与丁伯根原则一起确定了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思想,即:针对内外均衡目标,确定不同政策工具的指派对象,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协调以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一般来说,我们将这一政策间的指派与协调称为“政策搭配”。 三、开放经济下政策搭配的运用简介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蒙代尔是以预算作为财政政策的代表(图中用横
8、轴表示),以货币供应作为货币政策的代表(图中以竖轴表示),来论述其搭配方法的。在蒙代尔的分析中,外部均衡被视为总差额的衡。 图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 2.支出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 转换型政策与支出增减型政策的搭配,按斯旺的见解: 图示: 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 图中,横轴表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政府的支出增减型政策可以明显影响国内支出总水平。竖轴表示本国货币的实际汇率(干脆标价法),单位外币折合的本币数上升,表示本币贬值。假定外部均衡就是常常账户平衡。 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的政策运用与效果 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短期内的财政、货币政
9、策效力: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在西方的文献中,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母机(workhorse),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分析对象是一个开放的小型国家,对国际资金流淌实行了流量分析。它的分析前提有: 第一,总供应曲线是水平的。 其次,即使在长期,购买力平价也不存在。 第三,不存在汇率将发生变动的预期,投资者风险中立。 一、短期的财政、货币政策效力 1、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简介 图示: 封闭条件下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分析 2、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1)货币政策分析 图示: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淌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示: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淌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在固定
10、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淌时,货币扩张在短期内也无法对经济产生影响。也就是说,此时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 (2)财政政策分析 图示: 固定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淌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在固定汇率制下,当资金可完全流淌时,财政扩张不能影响利率,但会带来国民收入较大幅度(与封闭条件下相比)的提高。 3、浮动汇率制下财政、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我们对财政、货币政策探讨的分析方法同固定汇率制下相比有很大不同。 第一,经济的主要调整机制不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货币供应量的调 整,而是由国际收支不平衡引起的汇率调整。 其次,我们假定本国货币贬值能改善常常账户收支,增加外国对本国商品的需求。这就是说,本国货
11、币贬值能使BP曲线与IS曲线右移。 (1) 货币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淌时,货币扩张会使收入上升,本币贬值,对利率无影响。 图-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淌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2)财政政策分析 图示: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流淌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在浮动汇率制下,当资金完全流淌时,扩张性财政政策会造成本币升值,对收入、利率均不能产生影响。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一个应用:三元悖论 假如将资金的完全流淌、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三个独立的目标,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必定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稳定的汇率制度、资金的完全流淌、独立的货币政策这三个目标就犹如一个三角形
12、的三个顶点,政府不能同时实现这三个目标,而只能在选择其中两个的同时放弃另外一个,这便被称为“三元悖论”,上述表述这个关系的三角形便被称为“克鲁格曼三角”。 其次节:汇率政策 一、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 1、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解析 (1)引起出口成本结构改变 (2)降低进口原材料成本 (3)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远期预料 2、外商干脆投资与间接投资 3、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 4、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产业 出口导向型产业 二、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支配或规定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水平主要有外汇市场的供求确定的汇率制度(管理
13、浮动制) 其他汇率制度 爬行盯住制是指汇率可以作常常的小幅度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汇率目标区是指汇率浮动限制在肯定区域内(如中心汇率上下10%)的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在法律中规定本币与某一外币保持固定汇率,并且对本币的发行作特别限制以保证履行这一法定义务的汇率制度 三、政府对汇率的干预 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政府对美元汇率干预案例 第三节:干脆管制政策 一、干脆管制政府用行政手段对对外经济活动进行干脆的干预和限制 管制的目的 管制的要素 管制对象 管制实施者 管制方式 管制范围 管制效果 二、货币自由兑换问题 货币自由兑换是指在外汇市场上能自由的实施本币与其他外币的兑换 国际收支帐户中的货币兑换 货
14、币兑换的条件 兑换中的问题资本外逃获资本内流的案例 第四节:国际储备政策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一种资产须具备三个特征,成为国际储备。二个特征是流淌性,即变为现金的实力。三个特征是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自有储备 黄金储备 外汇储备 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份额) 8 特殊提款权 借入储备 备用信贷 互惠信贷协议 本国商业银行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二、国际储备的作用 三、国际储备的管理 第五节:其他政策 一、供应政策 实施供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国际 金融学 教案 电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