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PC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PCPC 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制作、施工等技术要求1 1预制构件制作预制构件制作:1.11.1模具模具1。1。1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稳定性,并符合构件精度要求。1。1.2 制作模具的材料宜选用钢材,所选用的材料应有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1.1.3 模具每次使用后,应清理干净,不得留有水泥浆和混凝土残渣.1.1.4 模板表面除饰面材料铺贴范围外,应均匀涂刷脱模剂.1.21.2钢筋钢筋1.2.1 钢筋应有产品合格证,并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试检验,钢筋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2 钢筋成品笼尺寸应准确,钢筋规格、数量、位置和绑扎方式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1.
2、2.3 钢筋笼应采用垫、吊等方式,满足钢筋各部位的保护层厚度。1.2.4 钢筋入模时,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1.31.3混凝土混凝土1.3.1 混凝土用的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应有产品合格证,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复试检验,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水泥、骨料(砂、石)、外加剂、掺合料和水等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3.2 混凝土应按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 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1.3.3 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设备应运行可靠、计量准确,并应按规定进行计量检定或校准。1.
3、41.4饰面饰面1.4.1 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质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4.2 面砖在入模铺设前,应先将单块面砖根据构件加工图的要求分片制成定型砖模套件。1.4.3 石材在入模铺设前,提前 24h 在石材背面涂刷处理剂。1.4.4 石材和面砖等饰面材料与混凝土的结合应牢固无空鼓。石材与混凝土之间连接件的耳钩、锚栓等的数量、位置和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1.4.5 涂料饰面的构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棱角、线槽应顺畅,对于大于1mm 的气孔应进行填充修补。1.51.5门窗框门窗框11.5.1 门窗框应有产品合
4、格证或出厂检验报告,明确其品种、规格、生产单位等。门窗框质量必须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5.2 门窗框的品种、规格、尺寸、性能和开启方向、型材壁厚和连接方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1.5.3 门窗框宜预埋在墙板构件内,生产时应在模具上设置限位框进行固定。1.5.4 门窗框应采取纸包裹和遮盖等保护措施,不得污染、划伤和损坏门窗框。1.61.6构件成型构件成型1.6.1 构件浇筑前应进行隐蔽验收,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和设计文件要求后方可浇筑混凝土。1.6.2 混凝土成型应振捣密实,振动器不应碰到钢筋骨架、面砖和预埋件。1.6.3 混凝土浇筑过程应连续进行,同时应观察模具、门窗框、预埋件等是否有变形和移位
5、,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补强和纠正措施。1.6.4 混凝土表面应及时用泥板抹平提浆,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二次抹面.1.6.5 设计图纸指定某处需做毛面时,一般有以下方式:1)在混凝土未完全凝结时用铁耙在构件表面平行拉毛,一般要求间距5cm左右,深度 46mm。2)待混凝土凝结后用铁钎人工凿毛,但需注意不可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裂缝损伤构件.3)在钢模上涂抹缓凝剂(也称露骨剂),待脱模后用高压水枪冲掉涂剂露出骨料形成自然毛面,但需注意的是必须将涂剂冲刷干净无残留.1.71.7构件养护构件养护1.7.1 预制构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养护。可采用自然养护或蒸汽养护,当采用蒸汽养护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静停
6、时间为混凝土全部浇捣完毕后不宜少于 2h;2)升温速度不得大于 15/h;3)恒温时最高温度不宜超过 55,恒温时间不宜少于 3h;4)降温速度不宜大于 10/h。1.81.8构件脱模构件脱模1.8.1 预制构件拆模起吊前应检验其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强度,达到设计强度 75方可拆模起吊。1.8.2 应根据模具结构按序拆除模具,不得使用振动构件方式拆模。1.8.3 预制构件起吊前,应确认构件与模具间的连接部分完全拆除后方可起吊.1.8.4 预制构件起吊的吊点设置除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预制构件平稳起吊的要求。2 2运输与堆放运输与堆放22.1预制构件视具体情况选用竖立式或平叠式运输,车
7、上应设有专用架,并正确选择支垫位置,且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构件接触部位用柔性垫片填实。2.2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应按规格、品种、吊装顺序堆置.现场堆场应设置在吊车工作范围内,堆垛之间宜设置通道.2.3现场运输道路和堆放堆场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运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的道路,应满足预制构件的运输要求.卸放、吊装工作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并应有满足预制构件周转使用的场地.2.4竖立式堆放架应有足够的刚度防止倾倒,并支垫稳固。2.5平叠式堆放,层与层之间应垫平垫实,支垫位置应上下对齐,最下面一层支垫应通长设置。一般叠放层数不应大于 5 层。3 3成品保护成品保护3.1预制外墙板饰面砖、石材
8、、涂刷表面可采用贴膜保护。3.2预制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涂抹防锈漆,防止产生锈蚀.3.3预埋螺栓孔应用海绵棒进行填塞,防止混凝土浇捣时将其堵塞。外露螺杆应套塑料帽或泡沫材包裹以防碰坏螺纹.3.4门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3.5对连接止水条、高低口、墙体转角等易损部位,应采用定型保护垫块或专用套件加强保护。4 4现场施工现场施工4.14.1构件吊装构件吊装4.1.1 预制构件安装前应按吊装流程核对构件编号清点数量,并对构件上各个不同作用的预埋金属件做好区分标识和作业注意事项的交底。4.1.2 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根据预制构件的重量、形状来确定配套吊具,宜采用可调式横吊梁均衡起吊就位。4.1.
9、3 按设计图纸校核楼面预埋连接件及接驳钢筋等.4.1.4 按标高线预调标高顶撑件。4.1.5 打胶衬条如为现场粘贴,粘贴前应先扫净混凝土表面灰尘,涂上专用粘结剂后压入粘牢衬条。衬条接头处宜 45 度切口搭接不留空隙.4.1.6 构件根部应系好缆风绳,人工控制构件转动,保证构件平稳就位。4.1.7 预制构件吊装校正,可采用“3+1的形式,即 XYZ 空间三向与垂直度的校正方式.以预制外墙挂板为例:1)在 PC 墙板内侧弹出一米水平标高线(控制 Z 向),用水平仪测量 PC 墙板内侧的一米水平线,用底部标高顶撑来调整板块标高或高低肩。32)在 PC 墙板内侧弹出板宽竖直中心线(控制X 向),在施工
10、层地面也弹出相应的板宽竖直中心线、人站在 5 米外目测地面与 PC 墙板各自弹出的竖直中心线是否在一直线上,可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平行位移。3)在楼面弹出内外进出边线(控制Y 向),用硬尺测量PC 墙板两侧端至地面弹出的内外进出边线的距离是否一致,用撬棒或小型千斤顶来调整进出。4)用垂直靠尺或线锤测量板块的垂直度,以内侧斜撑杆来调整倾斜。如有两根斜撑杆时,严禁一根在紧固状态下调动另一根,这样会使PC 墙板内部产生应力造成损伤。4.1.8 待“3+1”校正调整完成后立刻紧固各处连接件,须循环均匀紧固。常会出现一端紧固时导致另一端走样的情况,所以在全部紧固之后还需再测量一遍定位。4.1.9 当
11、采用饰面砖外装饰时,控制相邻板与板之间、层与层之间饰面砖缝对直。外表面十字拼缝处四角高低差应满足质量检测标准。4.1.10预制构件与楼层预埋连接件形成可靠连接后,再脱钩、松钢丝绳和卸去吊具。4.1.11预制外墙板相邻两板之间的连接件应紧固到位不可虚松。4.24.2与现浇结构相关的施工与现浇结构相关的施工4.2.1 叠合外墙板竖向板缝处由内侧填塞直径 30 圆形 PE 棒至设计要求位置,再以砂浆嵌实封缝,宜用掺防水剂或微膨胀砂浆。4.2.2 叠合墙板内侧预埋锚固螺杆若遇钢筋作业干涉时可临时取下,钢筋作业完毕后应立即复原锚固螺杆,并旋拧至设计要求深度。内侧模板封闭前应复核锚固螺杆或锚固钢筋的数量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C 制作 施工 技术 要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