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1节 种群的特征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第 1 1 节节 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学习目标知识概览(教师用书独具)1.1.阐述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与其他特征的关系。(难点)2 2掌握动、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难点)自 主 预 习探 新 知一、种群的概念及举例1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 2举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1)(2)。(1)池塘中全部鲤鱼。(2)培养基上培养的大肠杆菌菌落。(3)被污染培养基上生长的多种细菌菌落。二、种群密度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 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 2应用(1)农林害虫的监测和预报。(2)渔业上捕捞强度的确定。3 3调查方法(
2、1)样方法适用范围:植物的种群密度,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步骤准备:观察地形,注意安全确定调查对象:如一块农田中的荠菜或蒲公英等的种群密度选择方法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2计数并记录计算种群密度(2)标志重捕法适用范围: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步骤确定调查对象捕获并标记部分个体:在该种群生存环境中,均匀设置捕获点, 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 并记录个体数(M)重捕,计数:一段时间后,在原来的捕获点再次捕获一部分个体, 并计数数量(n)及其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然后放回 原来的环境计算种群密度三、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1 1出生率和死亡率
3、(1)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死亡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 2迁入率和迁出率: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3 3年龄组成(1)概念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2)类型(点连线)提示:Ac Ba Cb4 4性别比例3(1)概念: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2)意义:对种群密度有一定的影响。(3)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四、种群的空间特征(连线)空间特征实例均匀分布a.杂草的空间分布随机分布b.
4、瓢虫的空间分布集群分布c.稻田中的水稻提示:c a b基础自测1 1判断对错(1)高三某班教室中全部师生可看成一个种群。( )(2)可用每平方米草坪上杂草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 )(3)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 )(4)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 )(5)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6)研究种群的特征应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 )提示:(1) 年级不是自然区域,同时它不具有年龄组成、出生率、死亡率等种群的数量特征。(2) 草坪上的杂草有很多物种,而种群
5、密度强调的是同一种生物。(3) 行道树灌木丛为长方形,调查其中蜘蛛的种群密度应采取等距取样法。(4)(5) 调查该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6)2 2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导学号:62672136】A一定地区内的人口数量B一个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D一条江河中单位体积内鱼的数量B B 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A 项中没有体现出单位面4积内的人口数。C 项中的乔木、D 项中的鱼都不是单纯的一个物种,不能称为种群。3 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
6、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 C 蔓生或丛生的植物不宜作为抽样调查的对象,因为此类植物计数比较困难。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只有随机取样,才能尽量避免主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种群密度可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备选习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 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 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C C 种群的数量特征主要是指:种群密
7、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等。A 项指的是年龄组成;B 项指的是出生率;D 项指的是死亡率;而 C 项与种群数量特征无关,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集群分布。合 作 探 究攻 重 难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关系思考交流1 1下图是某地区某种植物的种群结构调查结果,分析种群发展趋势:(1)趋势: _。(2)理由:_。提示:(1)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降低(2)据图可知,该种群中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属于衰退型种群2 2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其中代表哪种特征,为什么?5提示:分别代表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因为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种群密度的,而性别比
8、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的。(1)年龄组成的表示方法模式图统计图曲线图柱形图(2)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6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当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反之,种群密度减小。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等。活学活用1 1下图中表示了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导学号:62672137】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C丁
9、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幼年、青年和老年三个年龄期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其他特征都会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B B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它与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有关,由此判定图中丁为年龄组成;甲、乙分别为出生率、死亡率,丙为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及幼年三个年龄期,B 项正确。(1)图中丁是如何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_。(2)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除了甲、乙以外还有哪些因素?_。提示:(1)年龄组成(丁)是通过影响出生率(甲)和死亡率(乙)来影响种群密度的7(2)迁入率和迁出率易错提醒:(1)年龄组成能预测但不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
10、(2)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例如遇到剧烈的气候变化,可使种群数量急剧减少。2 2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导学号:62672138】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表述类型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表述类型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表述类型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所示类型A A 种群数量的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
11、率。我国人口从现状看,人口数量仍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即人口数量仍在上升,应用图(增长型)表示,由此判定 A 项错误。题后归纳:种群特征在生产中的应用(1)城市人口的剧增迁入率迁出率造成的。(2)中国人口的增长出生率死亡率造成的,不能单纯地说是出生率高造成的。(3)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降低出生率。(4)利用性引诱剂诱捕雄蛾通过改变性别比例来降低出生率。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思考交流1 1.如图表示某小组的同学在进行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确定的小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提示:如图所示82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调查结果是偏高/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生物 第四 种群 群落 特征 新人 必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