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
《(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pdf(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带答案带答案)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初中物理力学机械运动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单选题1、如图所示,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的相关科学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正确的是()A答案:B解析:BCDA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图像应为正比例函数,故 A 错误;B物块在拉力F的作用下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故B 正确;C物块在斜面的位置逐渐升高,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故C 错误;D运动过程中,物块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则机械能增加,故D 错误。故选 B。2、如图所示,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小明坐在
2、车厢中向另一列车厢观望。突然,他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旁边的列车的车尾才发现,实际上他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A小明发现自己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是以旁边列车的车尾为参照物B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前进了是以站台为参照物C以站台为参照物,小明感觉旁边的列车向相反方向开去了D小明选择相同的参照物可以造成先后不同的感觉答案:C解析:ABC开始以对面列车为参照物,当对面列车反方向运动时,小明感觉自己乘坐的列车开始缓慢前进,后来以站台为参照物,发现自己做的列车没动,故AB 错误;故 C 正确;D先后不同的感觉是因为他选择的参照物不同造成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
3、的相对性,故D 错误。故选 C。3、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如“不疑行船动,唯看远树来”中,“远树来”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行船 B远树 C河岸 D山峰答案:A解析:A远处的树和行船之间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以行船为参照物,树是运动的,符合题意;B研究对象不能选择自己为参照物,所以不能选择远树为参照物,不符合题意;CD远处的树与河岸、山峰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不符合题意。2故选 A。4、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A舟中人 B舟 C
4、剑 D江岸答案:D解析: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A以舟中人为参照物,舟相对于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剑相对于人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故 A 错误;B以舟为参照物,剑相对于舟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舟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B 错误;C以剑为参照物,舟相对于剑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剑不能以自身为参照物,故C 错误;D以江岸为参照物,舟相对于江岸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以江岸为参照物,剑相对于江岸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均以江岸为参照物,故D 正确。故选 D。5、“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
5、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3答案:D解析: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即人与舟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是选择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闸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答案:D解析:
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即人与舟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则是选择轻舟为参照物的,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故选 D。7、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4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答案:C解析:AC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相对静止,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故C 符合题意,A 不符合题意;B甲、乙分别是编队中的两架直升机,相对静止,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故B 不符合题意;D以乙为参照物,坐
7、在观众席上的观众相对于乙的位置发生改变,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运动的,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8、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完成了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收官卫星的发射,全面建成了北斗系统。该系统通过“星间链路”也就是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关于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5A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B星箭分离前,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光纤通信答案:B解析:A当北斗卫星绕轨道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卫星的质量不
8、变,速度减小,所以,动能减小,相对于地球的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增大,故A 错误;B由于星箭分离前,二者的位置是固定的,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并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卫星相对于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 B 正确;C北斗卫星绕轨道运行时做圆周运动,由于运动状态不断改变,所以,受的力不是平衡力,故C 错误;D卫星与卫星之间的连接“对话”利用了卫星通信,而不是光纤通信,故D 错误。故选 B。多选题9、一辆新能源电动汽车在水平公路上沿直线行驶,其s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6A汽车做加速运动B汽车处于平衡状态C汽车的动能保持不变D汽车的牵引力等于它所受到的摩擦力答案:BCD解析:试题分析:A、
9、由图象可知,汽车的路程与时间图象为过原点的直线,表示通过的路程与运动时间成正比,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错误;B、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故B 正确;C、汽车的质量和速度均不变,动能大小不变,故C 正确;D、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的牵引力与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D 正确故选 BCD10、某物体地面上某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对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7A物体在 06s 内平均速度为 5m/sB物体在 24s 内速度为 10m/sC物体在 02s 内速度最慢D物体在 46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AD解析:A物体在 0
10、6s 内平均速度30m=5ms6s故 A 正确;B由图知,物体在 24s 内通过的路程没有变化,所以物体在24s 内是静止的,故 B 错误;C由图知,物体在 02s 内是运动的,所以,物体在02s 内速度不是最慢,故C 错误;D由图知,物体在 46s 内的s-t图像是直线,表明速度一定,所以物体在46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正确。故选 AD。11、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尺子测物体长度,测量值将偏小B朗读者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C石英、海波、萘都是晶体D由=可得,v与s成正比,v与t成反比答案:ABD8解析:A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刻度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再去测量
11、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值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故 A 错误,符合题意;B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响度很大,故B 错误,符合题意;C石英、海波和萘有固定的熔点,它们都是晶体,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ABD。12、如图记录了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1B前 30 秒,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C甲车在做匀速运动D前 20 秒两车平均速度之比为3:2答案:ABC解析:A由图可知,两车全程通过的路程相等、所用时间相等,由=可
12、知,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即两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1,故 A 正确;B前 30s 内,甲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900 m,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750 m,在相同的时间内,甲图中9汽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图中汽车运动的路程,由=可知,前 30 秒内甲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图中汽车的平均速度,故 B 正确;C甲图中汽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则甲图中汽车做匀速运动,故C 正确;D甲图中汽车在前 20s 内通过的路程s甲=600m,乙图中汽车在前 20s 内通过的路程s乙=450 m,由=可得,甲、乙两图中汽车在前20s 内的平均速度之比甲甲600m4=乙乙450m3甲乙故 D 错误
13、。故选 ABC。13、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则运动的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则运动的速度越大D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运动的越快答案:ABC解析:A根据=可知,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只根据时间无法判定速度的大小,故A 错误,符合题意;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B 错误,符合题意;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由于不知道时间,则根据=可知,无法比较速度的大小,故C 错误,符合题意;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 ABC。1014、甲
14、、乙两辆小车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s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C甲车的速度大小为 3m/sD在t=6s 时,甲车在乙车前面1m 处答案:AD解析:A由图像知,两车的运动图线是倾斜的直线,所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时间相同时,甲车通过的距离大于乙车的,所以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故A 符合题意;B两车都是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而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向后退的,即向西运动,故 B 不符合题意;C由图像知,时间为 2s 时,甲通过的距离为 0.6m,则甲车的速度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答案 初中 物理 力学 机械运动 考点 题型 解题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