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4.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4.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4.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化学教育专业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题(D 卷)姓名_学号_班级_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分,共分)提高分离电压是增加毛细管电泳分离效率的主要途径,只要提高分离电压任何难分离物质对都可获得分离。这也是毛细管电泳应用广泛的主要原因。()在核磁共振波谱分析中,测定13C 比测定 1H 的灵敏度高,但 13C 谱的分辨率低()压力变宽引起中心频率偏移,温度变宽不引起中心频率偏移()恒阴极电位中,电解分析完成的时间取决于溶液的起始浓度()原子光谱分析中,共振线是指由第一激发态回到基态所产生的谱线,通常也是最灵敏线、最后线。()二、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在色谱
2、分析中,调整保留时间实际反映了_之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流动相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流动相与固定相在长m 的色谱柱上测得两组分的分离度为 0.75,若要使两组分完全分离,则柱长应为_A.0.5mB.1.5mC.2mD.4m3.分子外层电子吸收辐射能跃迁到激发态,再通过无辐射弛豫方式转入最低三重态,然后跃迁回到基态各个振动能级,产生光辐射,这种发光现象称为_.A.分子磷光B.分子荧光C.化学发光D.生物发光4.玻璃电极的膜电位_.A.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增高向负方向移动B.随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移动C.随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活度的增高向正方向移动D.随溶液 pH 的增高向正方
3、向移动严重限制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_.A.电解电流B.扩散电流C.极限电流D.充电电流与直流极谱相比,单扫描极谱大大降低的干扰电流是_.A.电容电流B.迁移电流C.残余电流D.极谱极大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碱金属元素分析,可选用_.A.化学计量火焰B.贫燃火焰C.电火花D.富燃火焰ICP 光源中,产生“趋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_.A.焰炬表面的温度低而中心高B.原子化过程主要在焰炬表面进行C.焰炬表面的温度高而中心低D.蒸发过程主要在焰炬表面进行根据色谱速率理论,当载气流速较低时,影响柱效的主要因素是_.A.分子扩散B.涡流扩散C.传质阻力D.柱长10.下列伏安分析方法中,灵敏度最高的
4、是_.A.脉冲极谱法B.交流示波极谱法C.溶出伏安法D.方波极谱法三、填空题(每小题分,共10 分)1.为了实现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除了要求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比吸收线半宽度_外,还必须使通 过原子蒸气的发射 线_恰好与 吸收线的_相重合。为了改善分离,气相色谱通常采取程序升温操作,液相色谱通常采取_。在液液分配色谱中,对于亲水固定液采用_流动相,即流动相的极性_固定相的极性,称为正相分配色谱。给出四种原子吸收峰变宽的原因:_;_;_;_.5.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Kij 严格来说不是一个常数,在不同_条件下测定的选择性系数值各不相同。故 Kij 仅能用来估计干扰离子存在时产生的_大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版 仪器 分析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