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青树下的小学.pdf





《01 大青树下的小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 大青树下的小学.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一单元1大青树下的小学1会认“坝、汉”等 10 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 13 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2 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
2、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101 大青树下的小学2板书课题:大青树下的小学。3教师配乐范读。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2学生试读。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 下.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1分小组朗读
3、,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1指名读生字,新词.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b学生写字。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201 大青树下的小学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1 大青树下的小学 大青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