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乌鲁木齐第七十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年乌鲁木齐第七十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乌鲁木齐第七十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1 年乌鲁木齐第七十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年乌鲁木齐第七十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一、选择题:本题共 151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实验操作中,会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A.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混合染色剂染色,可观察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B.将酶与底物在室温下混合,再做不同保温处理,可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C.用新配制的 NaOH 与 CuSO4混合液,水浴加热可检测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还原性糖D.用盐酸与
2、酒精的混合液解离洋葱根尖,即可观察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2.甲为受 SARS 病毒感染后治愈的患者,乙为 SARS 病毒患者,将甲的血清注射到乙体内能起到治疗的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毒素C.抗原D.抗体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 a、b、c 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 b 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 a 为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正常情况下,a 大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少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C.静脉点滴的葡萄糖进入人体后到达组织细胞内至少需穿过5 层细胞膜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
3、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4.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人吃酸性食品会导致体内的pH 降低每个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保持不变的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严重腹泻、呕吐,只需要补充足够的水,不用补充Na+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并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A.B.C.D.5.下图是细胞膜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表示糖蛋白,具有识别、润滑和保护等功能B.表示的蛋白质贯穿磷脂双分子层,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有关C.表示自由扩散,可表示细胞从外界吸收葡萄糖的过程D.是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
4、6.如果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改造了某血友病女性的造血干细胞,使其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如果与正常男性结婚,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B.儿子、女儿中各一半正常C.儿子全部有病,女儿全部正常D.儿子全部正常,女儿全部有病7.如图表示某神经元一个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动作电位传导是局部电流触发邻近质膜依次产生新的负电波的过程B.图中 abc 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快速形成和恢复的过程C.产生 a 段是由于 K+经载体蛋白易化扩散外流造成的,不消耗ATPD.若将该神经纤维置于更高浓度的Na 溶液中进行实验,d 点将下移8.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5、6 号和 7 号为同卵双生,即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个体,8 号和 9 号为异卵双生,即由两个受精卵分别发育成的两个个体。如果6 号和 9 号个体结婚,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A.1/2B.1/4C.1/6D.1/89.人类活动导致岩羊栖息地碎片化,形成大小不等的区域。对狭小的甲区域和较广阔的乙区域长期研究发现,在若干年间甲区域的岩羊数量急剧减少,并出现了多种疾病。为避免甲区域岩羊种群消亡,研究人员将乙区域的部分成年雌岩羊引入甲区域,促使甲区域岩羊数量出现了增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区域的岩羊因地理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甲、乙两区域的岩羊被不同的环境选择成为不同的物种
6、C.栖息地的减小影响种群的数量从而降低遗传的多样性D.甲区域的岩羊因近亲繁殖导致隐性遗传病患病率增加10.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这种病原体通过饮食传播,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加强公共卫生建设是预防阿米巴痢疾的关键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了蛋白分解酶的合成B.“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时,首先是肠壁组织细胞与变形虫膜上的蛋白质结合C.包围着肠壁组织的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泡,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D.变形虫的胞吞与胞吐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呼吸所释放的能量11.
7、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为MHC类和 MHC类分子,MHC类分子的主要作用是与胞内蛋白、核蛋白和病毒蛋白形成抗原-MHC类复合物,并呈递给细胞毒性T 淋巴细胞,诱发特异性细胞杀伤效应;MHC类分子主要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B 细胞等),主要作用是以抗原-MHC类复合物的形式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 淋巴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MHC 分子在胚胎发育中产生,在所有的身体细胞上都存在B.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呈递的是抗原-MHC类复合物C.新形成的细胞毒性 T 细胞会攻击自身带有抗原-MHC类分子的巨噬细胞D.癌细胞表面嵌有抗原-MHC类复合体,因而可以被细胞毒性T 细胞特异
8、性识别12.图(横坐标表示年龄,纵坐标表示比例)表示四个不同种群中不同年龄个体所占的比例,其中种群密度可能会越来越小的是()A.B.C.D.13.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 a 作为抗原能激活 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 a 抗体与物质 a 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 a 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 特异性结合减少14.下列关于人体中细胞分化、衰老及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发生在胚胎期,
9、细胞衰老与凋亡发生在老年期B.衰老细胞会出现线粒体减少、酶活性降低及细胞核变大等现象C.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过程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D.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基因活动状态不同15.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中的尿液B.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C.肺泡腔内的气体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二、选择题二、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5 5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共 1515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全部选对得 3 3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 1 分,有选错的得分,有选错的
10、得 0 0 分。分。16.图为某蛋白质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已知该分子是由 300 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蛋白质含有 298 个肽键B.该蛋白质至少含有 3 个游离的氨基C.300 个氨基酸形成该蛋白质时分子总量减少了5384D.该蛋白质所含氧原子数至少是30317.下列关于遗传、变异及生物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杂交的结果除了选育新品种外还可以获得杂种表现的优势B.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之间是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的C.种群间基因库的明显差异可导致生殖隔离D.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18.肽核酸(PNA)是人工合成的,用类多肽骨架取代糖磷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乌鲁木齐 第七十 中学 生物 学期 期末考试 试卷 答案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