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水体园林景观设计说明【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水体园林景观设计说明【规划】.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cheng水景可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南方地区,居住环境与自然地形相结合,利用河湖开辟水景,来增添地方特色。水景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所以现代的居住区很多都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修建水池、人工瀑布、喷泉或与山石结合的自然山水池,使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1.1 人对水的亲水性人一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
2、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或失去人性化。在居住区中,驳岸的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这种规则式的池岸构图比较严谨,限制了人和水面的关系,在一般的
3、情况下,人是不会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相反,不规则的池岸与人比较接近,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较自由,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树木可以供人们纳凉,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却不能阻隔人和水的亲近,反而缩短了人和水的距离,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生态水池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一般在 0.3-1.5m,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
4、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 0:15m 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 0.3m 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 0.3-0.5m 厚土,种植水草。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就有“无水不成chengcheng园”之说。随着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水体具有景观效果,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提供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环境等多种用途。由此可见,园林水体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水体越来越
5、多的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大量园林水体景观的观察,具体介绍水体景观的形成与多种用途,园林水体的种类,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水景设计形态和理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总结出当代园林设计中的水景设计3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水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在园林设计中应因地适宜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用价值,让水景不仅仅作为一种景观存在于园林设计中,还要充分发挥起多种用途,让水体的景观性与实用性达到完美统一。引言引言水景可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利用自然湖塘开辟水景,来增添地方特色。水景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现代的居
6、住区很多都采用人工或自然的水面结合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和休闲景观活动空间。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本次设计水体位于居住区内,四周为小高层住宅包围。南面邻市政次干道。是周边居住组团的中心休闲景观区域。原址为槐山三湾塘,水域绿带控制面积:15323m2,其中水面面积约为 8580m2。二、设计依据:二、设计依据:1李渡双溪总平面布置图1:5002重庆市居住区园林设计相关规范三、设计原则:三、设计原则:1 保护水体原则2 发挥水体的生态效应原则净化大气、调节空气湿度、调节气温、3 展现景观功能原则(1)心理感官作用:常以湖、溏、池等形式出现的静水,营造的是一中静谧安cheng
7、cheng详的气氛,给人们带来平静和谐的心理感受,符合人们的休闲健康需求。平和宁静的静水,清沏见底。其观赏效果有:色青、白绿、蓝、黄、新绿、紫草、红叶、雪景。波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波纹涟漪,波光粼粼。影倒影、反射、逆光、投影、透明度。(2)视觉感官作用(1)构成开朗的空间园中水景、面积大的湖、沼、池,往往本身占着大面积的水域,水表面平坦,故有“波平如镜,清澈见底”的形容。水本身无色但反射倒影,可使园中增加开朗宽阔之感。较大的水面易形成开阔空间,并起到很好的衬托与系带作用。(2)增加统一感水在造园上的布置,均顾及水中倒影,故池沼旁,水流畔,均有树木及景物的点缀。水中更可蓄养鱼虾,栽植莲藕。园中
8、景物因水的布置而获得缓冲及统一。4 人的参与性原则水体景观设计体现人与水的互动性参与原则。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5 安全性原则水体设计,应注重安全设计。设置安全提醒标志和水深数字标志。在环驳岸区域设置 2 米宽
9、的安全水面缓冲带,并在垂直水岸区域设置防护栏杆。同时在营造水面的景观层次前提下,保证水体区域的视野开阔安全,排除安全隐患。减少空气中尘埃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大气、调节空气湿度、调节气温、造景、养殖水产品6 水景的易维护原则本次设计的水体维护主要体现在:水体来源和水质维护上。(1)控制水体的来源:以自然降水及周边地下渗水为水源补充。截流居住区的地表径流水及污水管道进入景观水体。chengcheng(2)水质维护手段:水面漂浮物清理水生植物过滤效应生物净化效应喷泉增氧四、设计理念四、设计理念蔚蓝水岸 住区绿洲通过打造静谧详和的静水面空间,给住区带来清新宜人的景观休闲空间。五、景观分区五
10、、景观分区根据周边规划设计和人的功能参与特点,水体景观分为五个区域:亲水广场:亲水广场:紧邻城市次干道,以开敞的景观入口和喷泉水景,引导周边居民进入景观湖区。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通过竖向设计的树阵、花池、廊架、吐水艺术柱、亲水平台等设施,成为居民可以赏水亲水,邻里交流的聚集广场空间。九曲栈桥:九曲栈桥:以曲折回转的栈桥,从亲水广场通往湖心岛,结合成片的荷叶种植带,形成具有水乡意境的荷塘月色景观。曲岸通幽:曲岸通幽:弧线的临湖步道,在岸边蜿蜒,与岸线构成若即若离的空间关系。结合水杉,水生灌木,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绝佳步道。绿地半岛:绿地半岛:位于水体休闲景观靠近住宅区域,以草坪绿地为主,形成安静怡
11、人的静态观赏空间。镶嵌在草坪上户型青石条,为人们提供自然的休息空间。凌驾于水面的木平台栈桥,系上一两叶小木舟,别有意境的情趣。景观灯塔矗立于水面之上,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成为视觉的两点。生态台地:生态台地:以架空的栈桥,连接组团的交通。同时形成行走于桥上的独特景观风景。高高的栈桥尽端,成为鸟瞰全园的最佳视点。水岸边,以高低错落的流线形叠台的水池,通过种植菖蒲、芦苇、美人蕉、茭笋、灯心草等水生植物,向人们展示水质净化的生态效益,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水生植物观赏区。六六 驳岸及水体喷泉设计驳岸及水体喷泉设计驳岸分为草坡入水、石景入水和垂直驳岸三种。在水体中心区域,设计 10 米高的柱状喷泉及环状喷
12、泉组,并结合灯光,营造灯光变化的夜景效果。七七 植物配景植物配景适地适树的经济种植原则和发挥水生植物功能性原则。1 靠近住宅、道路区域,乔木以小叶榕、香樟、栾树、天竺桂等为主。为湖区形成丰富的背景林效果。2 景观节点区域同时种植桃树、紫薇、腊梅等观花植物,丰富植物的观赏性。3 临湖区域乔木以小叶榕、垂柳、水杉为主。种植形式与水边的距离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利用垂柳和水杉造成“柔条拂水”和“林在水中”的特色景观。4 水生植物分为陆生、浅水、深水三个区域:鸢尾草、蝴蝶花 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上;玉蝉花、菖蒲、水芹、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chengche
13、ng燕子花生长 在水深 78cm 处;蔗草、茭笋、灯心草行长在水深 510cm 处;睡莲所需 水深为 30cm;莲花、慈茹所需水深为 20cm 左右。萍 蓬草则适合在 1m 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长。还有凤眼兰,它一般漂浮在水面八八 景观构筑小品设计景观构筑小品设计结合建筑风格,以现代简欧风格,设计亭廊、灯柱、坐凳、标识牌、垃圾桶等小品。以小巧精致的风格,统一于大环境之中。驳岸的植物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组织游览路线。而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cheng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