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00001.pdf
《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00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第二次月考试题_00001.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中二中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中二中 20212021 高级第二次月高级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解析考物理试题解析【试卷综析】本试卷试题紧扣课标教材,和要求一致的,难度根本上与高考题【试卷综析】本试卷试题紧扣课标教材,和要求一致的,难度根本上与高考题目难度相当。试题考查范围广,设计颖,考查灵活,题量充实,用了几道反问目难度相当。试题考查范围广,设计颖,考查灵活,题量充实,用了几道反问法设问题,让考生容易上当,也是检测学生审题能力。了数学知识在物理方面法设问题,让考生容易上当,也是检测学生审题能力。了数学知识在物理方面的用,并要求考生会用数学图形解决物理问题。课本根本的考查,也了学
2、生设的用,并要求考生会用数学图形解决物理问题。课本根本的考查,也了学生设计能力的检测和创思维能力的发现。计算题组编而巧,让考生感到很陌生,但计能力的检测和创思维能力的发现。计算题组编而巧,让考生感到很陌生,但又不超出课本和要求,真是一份独具匠心的好试题。又不超出课本和要求,真是一份独具匠心的好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 1010 小题;共小题;共 3030 分,每题分,每题 3 3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题文】1 研究物理问题常用到许多方法,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不正确的选项是A根据速度义式v
3、xt,当 t非常非常小时,xt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义用了极限思想方法B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用了控制变量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知识点】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考查题。【知识点】物理学史和物理方法考查题。P P【答案解析】【答案解析】D D。A A 选项是采用了极限思维方法,选项是采用了极限思维方法,A A 正确;
4、验证牛顿第二律是采正确;验证牛顿第二律是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是当质量一。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用了控制变量法,是当质量一。合外力与加速度成正比,B B 正确;在正确;在 C C 选项中选项中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分成假设干小分的思想就是数微元法思想,研究匀速直线运动,分成假设干小分的思想就是数微元法思想,C C 正确;正确;D D 选项选项是理想模型,不是假设法,是理想模型,不是假设法,D D 错误;应选择不正确答案是错误;应选择不正确答案是 D D。【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常用的物理学方【思路】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物理学方法的记忆与运用能力常用的物理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
5、转换法、放大法、比拟法、推理法、模型法要求我们要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放大法、比拟法、推理法、模型法要求我们要熟读教材,注意课本边角知识,做一位有心人,就不难选择本类题型。熟读教材,注意课本边角知识,做一位有心人,就不难选择本类题型。【题文】2如下图,A、B是两只相同的齿轮,A被固不能转动,假设B齿轮绕A齿轮运动半周,由图中B位置转到图中C位置,那么B齿轮上所标出的竖直向上的箭头所指的方向是A竖直向上B竖直向下C水平向左D水平向右【知识点】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考查题。【知识点】圆周运动中的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考查题。D4D4【答案解析】【答案解析】A A。当。当 A A 被固时
6、只有被固时只有 B B 转动,显然转动,显然 B B 以以 A A 的圆心做旋转运动,如果的圆心做旋转运动,如果假设齿假设齿齿径为齿径为 r r,那么,那么 B B 转动的半径为转动的半径为 2r2r,那么从那么从 B B 位置到位置到 C C 位置的路程为位置的路程为 2r,因此齿轮2r,因此齿轮 B B 的圆心角为的圆心角为=2,即齿=2,即齿轮轮 B B 转了一圈,所以箭头指向竖直向上,即转了一圈,所以箭头指向竖直向上,即 A A 正确。应选择正确。应选择 A A 答案答案。【思路】此题是当【思路】此题是当A A 被固时只有被固时只有 B B 转动,显然转动,显然B B 以以 A A 的
7、圆心做旋转运动,如果假的圆心做旋转运动,如果假设设轮齿径为轮齿径为 r r,那么,那么 B B 转动的半径为转动的半径为 2r2r,算出,算出 B B 运动的弧长,再求出圆心角即可运动的弧长,再求出圆心角即可求出正确答案求出正确答案【思路】此题先要识图,从图中知道两球都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作【思路】此题先要识图,从图中知道两球都先作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作匀速运动。重力与空气阻力相,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律列式求解即可得出匀速运动。重力与空气阻力相,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律列式求解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求解的关键是抓住稳是两球所受合力为零,整个过程运用力的平衡正确答案。求解的关键是抓住稳
8、是两球所受合力为零,整个过程运用力的平衡和牛顿第二律列式求解。和牛顿第二律列式求解。此题还要注意,此题还要注意,B B 不是绕自己的圆心做圆周运动,不是绕自己的圆心做圆周运动,而是绕而是绕 A A 的圆心做圆周运动,的圆心做圆周运动,【题文】4.某大型游乐场内的型滑梯放在水平地面上,可以效为如下图的物理考生很可能被齿轮相互咬合所迷惑选择错误答案。考生很可能被齿轮相互咬合所迷惑选择错误答案。【题文】3将甲、乙两球从足够高处同时由静止释放。两球下落过程所受空气阻力大小f仅与球的速率v成正比,与球的质量无关,即f=kvk为正的常量。两球的v-t图象如下图。落地前两球的速度都已到达各自的稳值v1、v2
9、。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甲球质量大于乙球B甲球质量小于乙球C释放瞬间甲球加速度较大vv1甲球v2乙球D释放瞬间乙球加速度较大Ot【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牛顿第二律综合考查题。【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牛顿第二律综合考查题。A5A5、C2C2。【答案解析】【答案解析】A A。由图可知:由图可知: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两球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稳时有稳时有kv mg。因此最大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因此最大速度与质量成正比,即:即:vm m,又由图像可知:又由图像可知:v1v2,因此有:甲球质量大于乙球,因此有:甲球质量大于乙球,A A 正确
10、,正确,B B 错误;释放瞬间,错误;释放瞬间,v=0,因此空气阻力,因此空气阻力为零,两球均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均为为零,两球均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均为g,C C、D D 两答案都错;故此题选择两答案都错;故此题选择A A答案。答案。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段的动摩擦因数1 tan,BC段的动摩擦因数为2 tan,他从A点开始下滑,滑到C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那么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点滑到底端C点的过程中A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B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
11、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A综合用选择题。综合用选择题。A2A2、C2C2【答案解析】【答案解析】B B。小朋友在小朋友在BABAB 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在面向下;在 BCBC 段段CO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斜面向上,再将两个加速度进行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就可知道小朋友先有向上,再将两个加速度进行分解到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就可知道小朋友先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后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第三律和斜面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后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第三律和斜面又静止不动就可知道地面对滑梯的摩
12、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又静止不动就可知道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后水平向右,B B 正确,正确,A A 错误;再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在错误;再以小朋友和滑梯整体为研究对象,在 ABAB 段小朋友有竖直向下的分加段小朋友有竖直向下的分加速度,在速度,在 BCBC 段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先失重,后超重,即地面对滑梯的支持段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先失重,后超重,即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先小于后大于,所以力先小于后大于,所以 C C、D D 两答案都错误,故此题选择两答案都错误,故此题选择 B B 答案。答案。【知识点】匀变速运动、牛顿第二律【知识点】匀变速运动、牛顿第二律
13、【思路】求解此题的关键是加速度的分解和整体、隔离分析物体。要先分析他【思路】求解此题的关键是加速度的分解和整体、隔离分析物体。要先分析他在在 ABAB 段是作匀加速运动,后在段是作匀加速运动,后在 BCBC 段作匀减速运动,再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段作匀减速运动,再将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根据牛顿第三律分竖直方向分解,然后运用牛顿第二律分析超重和失重现象,根据牛顿第三律分析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再考虑竖直方向的失重和超重,隔离斜面体进行析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再考虑竖直方向的失重和超重,隔离斜面体进行受力分析得出正确答案。受力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14、【题文】5.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 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作用,力F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那么物体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图丙中的物体的初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取 10 m/s2 A5A5、C2C2。C C。当。当 F F 与与 mgmg 的比值为的比值为 1 1 时,有时,有此时加速度此时加速度a=0.5g=5m/s2a=0.5g=5m/s2,在,在1s1s 末速度增大到正向末速度增大到正向 5m/s5m/s,在,在1s1s 到到 2s2s 间撤去间撤去 F F 后物体在后物体在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
15、加速度,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加速度,为 5m/s25m/s2,在,在 2s2s 末速度减小到零。可细末速度减小到零。可细分析如下:在分析如下:在 0-1s0-1saF mgsin11m2g,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向上做匀加,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向上做匀加速直线速直线运动;在运动;在1-2s1-2s 内,拉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律得:内,拉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律得:amgsin2m12g,方向沿斜面,方向沿斜面向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下,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2s2s 末速度为零在末速度为零在 2-3s2-3s 内,根据牛顿内,根据牛顿第二律得:第二律得:aF mgs
16、in3m32g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沿斜面向下,物体沿斜面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3s 末的速度大小末的速度大小v=av=a3 3t=15m/st=15m/s故故 C C 正确,正确,A A、B B、D D 错误应选择错误应选择 C C 答案。答案。【思路】此题要根据牛顿第二律得出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思路】此题要根据牛顿第二律得出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物体的运动,假设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加速度与断物体的运动,假设加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直线运动,从而正确选择答案
17、。也就是其关键是根据牛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直线运动,从而正确选择答案。也就是其关键是根据牛顿第二律求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来判断物体运动规律。顿第二律求加速度,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的关系来判断物体运动规律。【题文】6 如下图,一张薄纸板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其右端放有小木块,小木块与薄纸板的接触面粗糙,原来系统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向右拉薄纸板,小木块在薄纸板上发生相对滑动,直到从薄纸板上掉下来。上述过程中有关功和能的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拉力F做的功于薄纸板和小木块动能的增加B摩擦力对小木块做的功一于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能C离开薄纸板前小木块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D小木块动能
18、的增加可能小于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能F【知识点】隐含运动图像和功与能关系综合考查选择题。【知识点】隐含运动图像和功与能关系综合考查选择题。A5A5、E6E6【答案解析】【答案解析】D D。依题意分析得出: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为:。依题意分析得出: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为:W1 fx,其中 X 是小木块对地的位移,如右图中三角形面积S1所示,系统摩擦生热为:Q fd,其中【知识点】牛顿第二律用匀变速运动图线问题考查题:【知识点】牛顿第二律用匀变速运动图线问题考查题:【答案解析】【答案解析】内,根据牛顿第二律得:内,根据牛顿第二律得:d是小木块与薄板之间的相对移动的路程,如右图三角形面积S2所示,根据此题给出
19、的条件,S1和S2的大小关系无法确,依此分析只有 D 正确,应选择 D 答案。【思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清木块和板的运动过程,通过比拟位移的关系判断是否脱离,以及掌握功能关系Q fS相对。才能正确选择此题答案。【题文】7如下图,M为固在水平桌面上的有缺口的方形木块,abcd为半径是R的34光滑圆弧形轨道,a为轨道最高点,de面水平且有一长度今将质量为m的小球在d点的正上方高为h处由静止释放,其自由下落到d处切入轨道内运动,不计空气阻力,那么A只要h大于R,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a点B只要改变h的大小,就能使小球通过a点后,既可能落回轨道内又可能落到de面上C无论怎样改变h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
20、a点后落回轨道内D调节h的大小,可以使小球通过 a 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知识点】向心力、机械能守恒律的综合用选择考查题。【知识点】向心力、机械能守恒律的综合用选择考查题。D4D4、E3E3【答案解析】【答案解析】C C。A、小球恰能通过a 点的条件是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律:mg=mv2mgR解得:v gR根据动能理:得:h=mg(h R)1mv2得:h 322R假设要释放后小球就能通过 a 点,那么需满足h 32R故 A 错误;小球离开a 点时做平抛运动,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x=vt 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R 12gt2解得:x 2RR,故无论怎样改变h 的
21、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通过a 点后落回轨道内,小球将通过a 点不可能到达d 点只要改变h 的大小,就能改变小球到达a 点的速度,就有可能使小球通过a 点后,落在 de之间故 B 错误,D 项错误;应选择C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律分析小球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假设小球恰能通过 a 点,其条件是小球的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律可解得小球此时的速度,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求出水平距离,由机械能守恒律可求得h,分析小球能否通过a 点后落回轨道内它实质是临界问题,要充分挖掘临界条件,要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由此分析
22、就不难选择此题的正确答案。【题文】8一起重机的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的牵引力功率到达最大值P,此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以最大速度v2匀速上升为止,那么整个过程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的最大拉力为PPv2B的最大拉力为v1C重物的最大速度为vP2mgD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mv2t 1Pmgv1【思路】此题要【思路】此题要【知识点】机车功率问题考查题。【知识点】机车功率问题考查题。C2C2、E1E1【答案解析】【答案解析】A A。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最大,且于匀加速结束时的拉力,由P=Fv 得 Fm=F Pv,A 错误,B 正
23、确;重物以最大速度为 v2匀速上升时,F=mg,1所以 v2PPFmg,故 C 正确;重物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FmmgmPmgv1mv,1那么匀加速的时间为 tv21mv1a(Pmv,D 正确 故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答案。1)【思路】此题要分析清题意,理解【思路】此题要分析清题意,理解匀加速提升重物时拉力最大,且于匀加速结时的拉力,由 P=Fv 求出最大拉力;重物以最大速度为 v2匀速上升时,F=mg,所以 v2=PF求出最大速度;先根据牛顿第二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时间。此题考查的是的启动方式,对于的两种启动方式,恒加速度启动和恒功率启动,对于每种启动方
24、式的运动的过程一要熟悉只要熟悉了这些,就能很快求解此题。【题文】9如图甲所示,两个点电荷Q1、Q2固在x轴上距离为L的两点,其中Q1带正电荷位于原点O,a、b是它们的连线线上的两点,其中b点与O点相距3L.现有一带正电的粒子q以一的初速度沿x轴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设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随坐标x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B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C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比b点的电势能大【知识点】电势、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识图判断问题。【知识点】电势、
25、电势差、电势能和电场力做功识图判断问题。I1I1、I2I2。【答案解析】【答案解析】A A。由vt图象知,粒子从a点向远处运动先减速再加速,在b处速度最小,b点左右两侧电场方向相反,b点处电场强度为 0,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和电场的叠加知识得Q2带负电且电荷量小于Q1,A 正确;从速度图像可知:粒子从a点运动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B 错;根据粒子受力方向知b点左侧场强向左,故a点电势较b点低,C 错;粒子从a点到b点动能减小,那么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D 错误故此题选择 A 答案。【思路】【思路】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以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以b点的加速度为突破口,根据库仑律得出Q1和Q2大小系,以及电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理 第二次 月考 试题 _000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