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方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建立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立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方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业.专注.建立城市防灾避难绿地系统地震、火灾等灾难性危害给人们带来的沉痛教训。城市绿地系统不仅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和丰富城市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游乐场所等作用。同时,还具有防震、防火、防洪、减轻灾害的作用。相对于城市建筑与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而言,城市绿地是具有防灾减灾功能的重要“柔性”空间。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地避难功能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城市绿地应急避难系统不健全,城市绿地防灾避难的设施不完善,城市规划体系中还未将绿地的避难功能加以充分考虑。这些问题限制了城市绿地防灾避难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此,风景园林师提出以下建议:一、健全城市避难绿地系统目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的
2、功能和目的紧扣城市绿化条例。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增进人民身心健康,没有充分体现城市绿地的防灾避难这一重要功能。而日本早在1986年就提出把城市公园绿地建成具有避难功能的场所,1993年进一步修订城市公园法,明确提出了“防灾公园”的概念,1998 年制定了防灾公园规划和设计指导方针,将防灾列为城市公园的首要功能。北京元大都遗址公园作为我国首个应急避难场所后,还将陆续建成 1000 个应急避难场所。应急场所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一个类似日本防灾公园规划这样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考虑的防灾避难绿地系统规划,则很难将城市绿地系统纳入城市安全的保障体系。.word 可编辑.专业.专注.二
3、、适当提高各类绿地规划建设指标一个城市只有具备相当面积的绿地,才能为避难救灾提供基本条件,尤其区级以上的公共绿地面积最好在2h以上,市级公园面积依城市规模可定在1030h上。根据我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建议作为应急避难的城市绿地面积不小于2 人。三、合理规划绿地布局建议作为紧急避难场所,如小区专用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校园等的服务半径在300500m;临时性避难绿地,如区级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500 一 1000m;作为长期避难场所的市级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在2km 以内。绿地分布均匀、位置适中、服务半径适宜,突发灾害发生时居民可迅速疏散到绿地。.word 可编辑.专业.专注.四、加强绿地内避难救援设施的建设确定为防灾避难场所的城市绿地是城市居民避难、救灾活动的中心,因此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如消防及生活用水设施、临时发电设备、卫生设施、广播设施、照明设施、卫星通讯、医疗急救等。另外,在市级公园绿地中,也要考虑修建应急停机坪、紧急车辆基地以及应急物资的储备仓库,以保证及时满足避难居民的需要。五、加强城市绿地避难功能的宣传。城市绿地固有防灾减灾的功能,在宣传城市绿地美化环境功能、改善城市气候功能的同时,应向城市居民宣传城市绿地的应急避难功能,以提高市民应急避难的意识。.word 可编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立 城市防灾 避难 绿地 系统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