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pdf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和7的加减法参考教案、教学内容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本单元的第三课时,主要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它是在5以 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有关6和7的加减法的编排,教材由以前的一幅图 表示一个算式过渡到一幅图表示两个算式。这样的编排,便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联 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材还注意 用同样的学具摆加法算式和相应的减法算式,这样安排是为了学生由“一图两式”的 学习向“一图四式”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可以看出,教材的编写无论是从内容的呈现方式,还是习题 的设置上都重视儿童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提供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这些正
2、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基础。在 本节课的教学中,应该充分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二、学生分析“6和7的加减法”是在学生学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掌握了6、7的顺序及组成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当一部分同学已经能够进行6、7的加减法计算,在现实生 活中也有相关计算的经验。由于学生已有5以内加减法学习的基础,并且前面刚刚学习6、7的组成,计算 的难度不大,但是根据一幅图写出两个算式,他们还是第一次接触,应该是本节课的 重点和难点之一。本节课教学的对象是刚刚入学的儿童,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方式仍然处于直观形象 的阶段,所以,如何处理好运算的抽象性与学
3、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是我们首先 应该考虑的问题。根据以上分析,在教学中,我认为应该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计算的必要 性;应该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语言表达的结合;在练习中还应该采用多种练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三、学习目标1.根据6、7的组成掌握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2、在具体活动中,发现一图两式的一般规律,并会列式进行计算。3、初步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体会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四、教学活动一)复习旧知。1、算一算。2+1=5 4=3+1=0+2=41=2+3=3 0=4 2=2、填一填。(设计意图:简单的复习为后面6、7的加减法学习奠定基础。)二)谈话导入。教师:同学们都已经会
4、计算2、3、4、5的加法和5、4、3、2减几的减法了。这 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6和7的加减法。三)学习新知。1、教学5+1和1+5。(1)课件出示小棒图:左面5根小棒,右面1根小棒。教师: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呢?如果我们从左向右看,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 吗?列式:5+1=6为什么5+1=6?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可能这样想:5和1组成6,所以5+1=&)(2)请同学们再从右向左看,想一想,你能用另外一个算式表示吗?列式:1+5=6为什么1+5=6,谁能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和5组成6,所以1+5=6。)(3)比较:同一幅图,为什么能够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呢?学生小组讨论,再交流。教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6和7的加减法 新人 一年级 上册 数学 第五 单元 加减法 参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