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简答题集锦.pdf





《儿科简答题集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简答题集锦.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的规律:1.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体重和身高在生后第一年,尤其是前3 个月增长很快,第一年为生后第一个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至青春期生长速度又加快,出现第二个生长高峰。2.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1)神经淋巴系统发育较早,脑在生后 2 年内发育较快(2)淋巴系统在儿童期迅速生长,于青春期前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3)其他系统如心,肝,肾,肌肉发育基本与体格生长平行。(4)各系统发育速度的不同与其在不同年龄的生理功能有关。3.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4.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2、。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蛋白质蛋白质:人乳所含白蛋白为乳清蛋白。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为-双糖,利于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生长肠道合成 B 族维生素促乳糖蛋白形成利于脑发育,促进小肠 Ca 的吸收形成螯合物;pH 下降。脂肪:脂肪: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含胆固醇高有利于脑发育,脂肪酶使脂肪颗粒易于吸收,以长链脂肪酸为主,胃刺激少。矿物质:矿物质:乳中钙磷比例适当,有利于铁,锌,碘的吸收。维生素:维生素:维生素 D 含量较低,维生素K 含量较低。2.生物作用:缓冲力小缓冲力小:人乳PH 为 3.6,对酸碱的缓冲力小,不影响胃液酸度,利于酶发挥作用。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
3、性被动免疫)含不可替代的免疫成分(营养性被动免疫):初乳含丰富的 SIgA 大量免疫活性细胞,乳铁蛋白,溶菌酶,低聚糖等。生长调节因子生长调节因子:为一组对细胞增殖发育有重要作用的因子如牛磺酸以及酶和干扰素。3.其他:经济,方便,温度适宜,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牛乳喂养的不足:牛乳喂养的不足:牛乳所含的营养成分及性质远不如人乳,蛋白质含量虽较人乳高,但以酪蛋白为主,在胃内形成凝块较大,不易消化。脂肪以饱和和脂肪酸为多,又缺乏溶脂酶,脂肪不易消化。含甲型乳糖多,有利于大肠埃氏菌生长,还无机盐多,可降低胃液酸度,并缺乏各种免疫因子,故牛乳喂养儿感染性疾病发病率比母乳喂养儿高。VitDVitD 缺乏
4、性佝偻病的病因: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1.日照不足;2.母乳喂养未及时填加辅食;3.生长过速;4.疾病因素:胃肠道或肝胆疾病影响维生素 D 吸收;5.药物影响:抗惊厥药,糖皮质激素。VitDVitD 缺乏性佝偻病的缺乏性佝偻病的活动期的临床表现:活动期的临床表现:症状:症状:6 月:以骨样组织堆积表现为主,肋骨串珠,手脚、镯,方颅,前囟宽大。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肌力下降,鸡胸,赫氏沟,O、X 腿,萌牙迟。血生化改变:血生化改变:血清 25-(OH)D 显著下降,PTH 显著升高,血钙稍低,血磷显著降低,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X X 线:线:长骨钙化带消失;干骺端呈毛刷样、杯口状改变;骨骺软骨盘增
5、宽(2mm);骨质稀疏,骨皮质变薄;可有骨干弯曲畸形或青枝骨折。蛋白质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的并发症:能量营养障碍的并发症: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维生素A 最常见);感染;自发性低血糖。蛋白质蛋白质-能量营养障碍的分度标准能量营养障碍的分度标准:PEM的分度标准(老)15150.80.8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表现:早期(警告期):嗜睡,喂养困难,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消失,肌张力低下。痊孪期 z 半天至 1 天后很快发展为双眼凝视、惊厥、尖叫,前囱隆起、呕吐,肌张 力增高、角弓反张。恢复期:吸吮力及对外界反应逐渐恢复,呼吸好转,肌张力恢复正常。后遗症期:手足徐
6、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轴质发育不良。病理性黄疸的病因病理性黄疸的病因:1.1.胆红素生成过多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败血症多见,肠肝循环增加,母乳性黄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异常.2.2.肝脏摄取和肝脏摄取和/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或结合胆红素功能低下:缺氧,Crigler-Najjar 综合征,Gilbert 综合征,Lucey-Driscoll 综合征.3.3.胆汁排泄障碍胆汁排泄障碍: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Dubin-Johnson 综合征,胆管阻塞.缺铁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血象特点:缺铁性
7、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血象特点:病因:病因:先天储铁不足:早产。铁摄入不足(为最主要原因):喂养不当。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多。铁吸收障碍:胃肠道疾病。铁丢失过多:胃肠道出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发病缓慢,年龄以6 个月至 2 岁多见,贫血的一般表现;髓外造血表现;非造血系统症状;消化系统,异食癖,口腔炎,舌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血象特点:血象特点:血红蛋白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央淡染区扩大;MCV80fi,MCH26pg,MCHC31%;网织红细胞正常或轻度减少,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特殊改变。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常见疾病有哪些:
8、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及常见疾病有哪些:1.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正常情况下,由于体循环压力高于肺循环,故平时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剧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等。2.右向左分流(青紫型)某些原因(如右心室流出道狭窄)致使右心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使血液从右向左分流时,或因大动脉起源异常,使大量静脉血液入体循环,均可出现持续性青紫,如法洛四联症和大动脉错位。3.无分流(无青紫型)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如肺动脉狭窄。ASDASD 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循
9、环途径:肺静脉动脉血肺静脉动脉血左心房左心房左心室左心室主动脉搏血减少主动脉搏血减少体循环缺血体循环缺血上下腔静脉上下腔静脉ASDASD分流分流右心房扩大右心房扩大右心室扩大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充血肺动脉充血肺循环充血肺循环充血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高压ASDASD 的临床症状、心脏体征及的临床症状、心脏体征及 X X 线检查、心电图特点线检查、心电图特点:症状:症状:轻者可无症状,右心室超负荷肺循环充血:易感冒、反复肺部感染,体循环缺血表现:消瘦、乏力、多汗、活动后气促,潜伏紫绀:哭吵或心衰时可出现青紫。体征:体征:望诊:望诊:心前区饱满触诊:触诊:心尖搏动抬举感叩诊:叩诊:心脏浊音界扩大听诊:听诊:
10、胸骨左缘 2、3 肋间可及-级 收缩期喷射状杂音,P2 固定分裂,S1 增大,胸骨左缘舒张期杂隆隆样杂音。心电图表现:心电图表现:右室肥大,电轴右偏,原发孔缺损时,电轴左偏,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X X 线表现:线表现:肺纹理增多,右心影增大,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段正常或缩小。超声心动图:超声心动图:右房、右室及右室流出道增大,右心室超负荷表现,Doppler 见心房水平分流。VSDVSD 血液循环途径:血液循环途径:肺静脉回流增多肺静脉回流增多左心房扩大左心房扩大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扩大主动脉搏血减少主动脉搏血减少体循环缺血体循环缺血VSDVSD分流分流肺循环充血肺循环充血肺动脉充血肺动脉充血右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答题 集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