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精选3篇)_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精选3篇)_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精选3篇)_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集体经济调研报告(精选3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村级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第1篇:集体经济调研报告 集体经济调研报告范文3篇 本文是关于集体经济调研报告范文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xx镇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全镇大多处于山区、半山区地域,境内高山起伏,对xx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共有大小库塘34座,蓄水337万立方米,浇灌面积12311亩,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现如今,xx镇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经济转型时期,由传统农业模式转变为新型农业模式是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和考验
2、,刚好地驾驭第一手的资料对于我们的工作开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一、我镇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 xx地处山区、半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在种植农作物这方面,依据地区不怜悯况,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xx、大营、龙王塘、三印、大庄五个村,水利条件较好区域基本农田一般以青花、小夹豆、香瓜一类的经济作物为主,山地则多种植玉米和小麦。新寨、干海、青菜、王同等水利条件比较差的区域旱季一般以荞、小麦、包谷、洋芋等为主产。雨季一般种植香瓜、青花菜一类的经济作物。经济发展模式属于传统的农耕经济,虽然劳作比较轻松,但农夫手中可支配的经济收入比较少,造成我镇居民经济水平比较低下,所以农村经济的转型成了我们目前比较重要
3、的工作重心。 二、我镇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一)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xx镇地理位置特别优越,与玉溪的红塔区、江川县、晋宁县县城昆阳、晋城镇、上蒜镇接壤,距离县城仅有35公里,各个地区的人民常常于xx镇进行商品交易,从很大一部分促进了xx镇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xx的经济作物比较单一,这就使得在经济发展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便利的水资源条件 xx镇境内,山脉高耸,百谷川流,有着非常丰富的水资源,三印、大庄、龙王塘等地有着多处龙潭,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非常便利的影响。除了这些自然的 水资源,为了保证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顺当开展,xx镇兴修了许多水利设施:翠峰水库、石门坎水库等等,原先的大堡河河道狭窄
4、,水流不畅遇到大雨就常常决堤成为水灾,给四周的几千亩良田带来了特别严峻的经济损失,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全镇居民投工投力,对河道惊醒了改造,保证了河道两岸田地的收成。在比较高的山地地区政府也出资帮助村民修建了水窖等储水设备,总体说来,xx镇的水源条件非常便利,有利于我们进行农村农业经济的转型。 (三)丰富的自然资源 由于xx镇地处山区,山上的植被特别茂密,全镇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9.85%,山上各种山茅野菜品种繁多,也为干果、药材、野生菌的生长供应了有利的条件,每年夏天雨季到来,各种野生菌漫山遍野,产量巨大每年的野生菌产量高达100多吨,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营销氛围及规
5、模,因此野生菌的经济效益不高,造成肯定损失。 三、我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滞后,自然灾难抵挡率低 xx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三县交界地,是比较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加之xx境内龙潭、水库较多,有利于发展蔬菜、无公害水产品等具有鲜活特色的农业模式。但由于该地地处山区,海拔高差较大,呈现出各地气候不一样的特点,使得农产品无法大规模生产,无法形成一个比较规范的产业链。加之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达到了运用年限,老化失修严峻,农田基础设施滞后,导致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每年都有一部分农田因为水灾等自然灾难造成经济损失。 (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薄弱,农业科技支撑实力低 由于我镇处于矿山地区
6、,所以很大精力上,我们比较注意于发展矿区经济,这就使得在农业科技上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种植、管理、加工粗放,加之本镇农户思想较为保守,各种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开展困难,这就造成了农业课题无法开展实施,农业生产力难以提高的局面。我镇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较为低下,主要以生产销售原产品和粗加工为主,无形中损失了很大一部分经济利益。 (三)农夫的科学素养不高,制约农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xx镇表现得更为突出,农 业人口共有13509人,几乎全镇都是农业人口,农夫是我镇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重要的载体,是我镇重要的人力资源,农夫科技文化的素养凹凸不仅影响到农夫的生活、农业的发展
7、水平,而且还关系到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农夫不足5%,受过技能培训的仅仅1%,这就使得我镇的农村生产力较为低下,详细表现为,农户在进行经济作物种植是没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学问体系支撑他的劳动,严峻的影响了经济收入和全镇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 四、将来经济发展的努力方向 (一)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 今年来,由于无污染、无公害、纯自然绿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商贸客户前来签订种、养殖合同。我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成为烤烟、洋芋、小荚豆等绿色经济产品和药材、野生菌类生长的良好环境。然而目前,我镇农业还在以一个比较传统的模式发展,大部分村民还在种植小
8、麦、玉米等单一作物,种植其它绿色经济作物的村民还比较少,加之供求信息不畅,蔬菜成熟后在集市进行交易,市场需求量较小,使得我镇基本属于本镇居民自产自销的一个模式。面对这样一个状况,政府应当加大资金的投入,立足我镇实际,烤烟、洋芋(马铃薯)、荷兰豆(小荚豆)等绿色经济产品和各种水果、干果、药材、野生菌类等农业重点产业作发展规划,以政府办公室文件签发,仔细抓好实行。同时招商引资,在本地建立一些冷库等蔬菜集散基地,打开蔬菜销路,使得我镇的蔬菜种植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化的发展。蔬菜种植比起传统经济作物种植的优势在于成熟期缩短,农产品价值扩大,这就有利于改善我们居民的生活质量,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
9、作用。 (二)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农夫技能 我镇属于农业大镇,居民都靠种地为生,但由于大多数居民没有受过特地的教化和学习,这就致使他们在农作物遭受病害攻击的时候手足无措或是胡乱用药,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面对这样一种状况,我们应当邀请一些比较有资格、有阅历的农业探讨学者到我镇开展一些专业技能的培训,使得农夫在农作物受到病虫侵害的时候可以对症下药,不至于手足无措。深化实施“千万农夫素养提升工 程”、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好用技术普及性培训,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实力。同时建议成立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加挂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工作站,使我镇在提高农夫种植技能提高的同
10、时,为我镇发展高效标准农业保驾护航。 。 (三)加大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学化发展 我镇农村农业的种植模式还在是传统的农业模式:休耕、免耕、间作、套作、轮作,属于精根细作的小农经济,这样的农业发展不利于产业化农业生产的形成,政府应当加大农业生产方面的科技投入,实现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平安、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记,基础设施、机械器材、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夫素养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从而实现农业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是有机整体,不行分割,资源共享,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自然灾难抵挡率 我镇发
11、展农业的水利条件非常便利,但是水利设施却比较落后,一旦遇到洪涝天气,田间的农作物就会遭受自然天气的破坏,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确保农夫在进行农作物种植的时候不会受到自然气候的影响。同时,我镇大多数农田都进行露天种植,这样一旦遇到霜雪天气,农作物很有可能被损害,造成严峻的经济损失。面对这样的状况,政府应当邀请一些镇上有阅历的大棚种植户,实行一个培训班,请他们向村民介绍大棚种植的有利方面,并传授大棚种植的留意事项,提高村民的意识,有一部分人带动,继而实现全镇人民的转变。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促进本镇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2、,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迫切须要,也是构建农业发展支点,推动我镇农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必定要求。因此,应充分相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呈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有效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依托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和服务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的支持等措施,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品牌嫁接、资 本运作、产业延长等方式进行联合,着力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实力强的经营者开展完善生产设施,扩大产销对接,提升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组织带动实力,发呈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进专业种养大户或特地生产经营管理人员
13、,发展标准化、生态化、专业化生产。 一、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呈现状 我区现有行政村29个,农业人口38916人,蔬菜面积10800亩,粮食面积9500亩,水产养殖面积8800亩,果园2200亩,茶园3100亩,一、二、三产企业600多家。全区村级企业完成工业销售7.4亿元,同比增长28.9%;农夫年人均纯收入4260元,同比增长4.93%;村级经济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78亿元,同比增长19%,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6%,村级经济作为我区五大经济之一正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当前,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重点加强了农业基地和龙头企业的建设。蒋乔反季节蔬菜生产
14、示范基地、嶂山水蜜桃生产示范基地等10个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及五洲山茶场、蔬菜种子公司等3个龙头企业已初具规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主动主动与万方超市、牛奶公司等单位合作,订立购销协议,通过“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同时,大力培植各类专业协会,实施品牌战略。先后组建了七里甸葡萄协会、蒋乔嶂山水蜜桃协会、金江水产协会、蒋乔蔬菜协会和官塘园艺协会等5个专业协会,已注册“万祥”、“润星”、“润绿”等9个农业品种商标,其中“五洲”、“彭公”牌茶叶,“润农”牌番茄已通过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定,“惊春灵芽”和“五峰迎春”先后获省级、国家级名茶评比一等奖。特色水产养殖进一步发展,异育银鲫、青虾、鳜鱼、
15、南方大口鲶等名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不断扩大。 二是发展领域向纵深方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已不再是过去单一的农业经济,二是广泛涉足一、二、三产,向各种领域纵深发展。一产方面,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目前已建成8个区级科技示范园,50户科技示范户,发展了应时鲜果、茶叶、蔬菜种子等6个产业化项目。二产方面,重点发展机械、建材、服装、工艺品和电子等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锻压机床、磁性 材料、通讯器材、电碳制品、环保设备等产品已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三产方面,在进一步巩固零售商业、小商品、餐饮、修理等服务
16、行业的基础上,向交易市场、房地产开发、家具装饰等行业延长,并使其成为村级经济三产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是私营个体经济迅猛发展。近年来,我区相继出台了多种激励私个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私个经济的扶持力度,私营个体经济的竞争优势日渐显露,成为我区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补充。各镇、村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和地域优势,抓住农村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利时机,培植了东亚碳素厂、江东铸造厂、光华锅炉厂、新光明大酒店等一批规模私个企业。这些企业充分发挥机制敏捷的优势,严格管理,注意创新,重视人才,企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稳步提高。目前我区现有村级私营企业450多家,占全区私营企业总数的72;个体工商户2900多家,占
17、全区个体工商户的49。 二、我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几年来,我区农村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跨更加展,富民强区”的总目标,仔细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大力实施“富民强村”战略,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加快了农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1、扎实开展“五好村”、“五好示范村”创建活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在巩固前几年创建成果的基础上,区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下发了新一轮“五好村”、“五好示范村”评比考核细则,提高创建标准,加大创建力度,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重点从选准配强村干部队伍入手,
18、不断改善和优化村级领导班子结构,提高村级领导班子抓经济工作的实力。实行镇机关下派、企事业单位沟通、邻村调配等形式,多渠道选配村干部,重点抓好“领头雁”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富有朝气和活力、奋勉有为、开拓进取、群众基础较好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全部达到中学以上文化程度,45岁以下的占77%,大专以上文化的达70%。全区建立了一支常数为150人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村干部管理更加规范。近两年来,全区先后涌现出黎明村、韦岗村、四圩村等5个年纯收入超80万元的“五好示范村”和10个年纯收 入超30万元的“五好村”。 2、大力整顿扶持经济薄弱村,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98年以来,我区对经济薄弱村实行“肯定
19、三帮”的措施,由一名区领导亲自挂帅,一名部门领导定点负责,带领3个部门与帮扶村“结对”挂钩,努力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一是强素养,优化班子结构。几年来,共调整了5个经济薄弱村的领导班子,使一批有脱贫致富信念,有开拓进取精神,奉献意识强,懂经营、善管理的中青年骨干,走上了村领导岗位。每年在区委党校或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进行为期7-10天的学习,提高了他们的整体素养,使村级集体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二是寻项目,培植经济增长点。区定点领导和区级机关部门负责人在调查探讨的基础上,先后召开了蒋乔镇马山村等12个现场办公会,开展了“寻项目、筹资金”活动,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投入资金30多万元,解决问
20、题120多个,先后培植了蒋乔镇嶂山村白花桃园、官塘桥镇秀山村高标准茶园等农业发展项目;帮助官塘桥镇平山村、开发区蒋家门村兴建门面房40间;盘活了蒋乔镇马山村的砖瓦厂等闲置资产,为经济薄弱村的早日脱贫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区6个经济薄弱村已彻底脱贫。 3、主动推动“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提高村党支部领导经济工作的实力为重点,将培植符合产业化要求、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致富示范园”作为村级经济新的增长点,根据“多形式组建、分渠道筹资、敏捷性经营、特色化发展”的思路,通过“送出去”(组织40多名农技人员、党员干部种植、养殖大户,到扬州高校农学院培训)和“请进来
21、”(邀请专家教授现场授课)、召开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推动会和现场观摩沟通会,大力推动“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全区80%的农业村建立了村级“科技致富示范园”,6个达到区级以上“科技致富示范园”的标准,150多名党员干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已有1000多户农夫被引上了致富之路。 4、大力清理村级债权,化解村级债务,为村级集体经济减负。一是集中力气清收债权。全面清理村集体经济组织代垫代缴应由农夫担当的各类税费及个人借用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等所形成的债权,实行逐户核实、与农户落实偿还协议和签订还款安排的方式,予以催缴和清收;严格根据企业改制协议,加大企业改制 回收资金的力度,加大企业各项
22、上缴资金和借款以及其它承包关系所形成的承包上缴款的清收力度。二是筹集资金化解债务。把偿还村民小组和群众的征用土地补偿款及欠村组干部的酬劳作为化解重点,对数额较大,一时难以全部兑现的,刚好制定还款安排。在偿还债务上坚持先偿还农户债务,再偿还其它债务;先偿还群众债务,再偿还干部债务;先偿还个人债务,再偿还集体债务;先偿还村内债务,再偿还村外债务。截止底,全区村级债权总额771.38万元,化债率达81.80,债务总额1260.53万元,化债率达73.64。 三、当前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缘由 近几年来,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虽然比较快速,但是也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必需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政策扶
23、持不到位。由于受体制所限,我区在土地、规划等方面没有审批权限,一些村虽然地处城郊交通干道边缘,具有发展工业经济的独特优势,但发展工业项目却非常困难,很多投资者在了解土地价格后纷纷打起“退堂鼓”。二是一些村债务较重,发展资金比较匮乏。由于兴办集体企业、兴办公益事业、拖欠干部酬劳等历史缘由,我区一些村负债状况还比较严峻,加之银行信贷制度改革后对企业信用顾虑多,存在惜贷现象,贷款手续繁多,审查苛刻,导致一些农村中小企业贷款主动性下降。目前我区村级企业发展筹集的资金60%以上靠自我积累,30%的资金通过其他渠道筹集,银行贷款不到10%。过多的非正规渠道融资不仅增加了融资成本,而且也增加了融资风险和社会
24、担心定因素。三是高素养人才相对缺乏。由于用人机制不健全和经济条件等缘由,造成我区村级经济发展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农村专业经纪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和懂市场、会经营、素养高的管理型人才比较缺乏。四是少数村级党组织自身建设比较薄弱。主要是党组织凝合力、战斗力不强,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整体素养偏低,思想观念陈旧,开拓创新实力不强,缺乏领导经济工作的实力和两手抓的自觉性,造成村级三个文明建设发展迟缓。 四、对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几点建议 针对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和实际问题,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切实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步伐。 1、优化配置,实施人才强
25、村战略,锻造一批领航起飞的“领头雁”。加快农 村经济的发展,人才是关键,干部人才尤为重要。我们必需紧紧抓住培育、选拔和运用人才三个环节,努力造就一支高素养的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干部人才队伍。 首先,始终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农村党员干部,凝心聚力谋发展、奔小康。通过深化开展“星期六读书日”、“读书与实践”活动,深化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新思想观念、拓宽发展思路。实行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专题辅导与沟通研讨相结合等形式,加强调查探讨,围绕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确定主题进行沟通研讨;围绕村级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实行高层次的专家讲座,不断适应新形势、探讨新状况
26、、解决新问题,提高运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进一步增加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拓展村干部培训渠道和内容,提升驾驭市场经济的实力。主动实施村干部素养教化“双百”工程,实行学历进修、好用技术培训、定期轮训等措施,通过与上海高校、扬州高校、无锡全国乡镇企业家培训中心以及周边高校联合办学,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急需的学问为重点,更新学问结构,使村干部100达到中学以上文化程度,驾驭12门好用技术,村党支部书记100达到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不断提升引领农村经济冲刺起飞的本事。 第三,全面推行村干部公职化管理,选贤任能,吸引和留住高素养人才。由镇劳动服务站和村干部签订劳动合同,推行公
27、职化管理,实行定期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并办理各种社会保险,增加村干部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根据“年龄调轻、结构调优、学问调高”的要求,选拔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入村级班子。实行公开聘请、异村沟通、村企互兼、下派任职等形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 2、依托城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收支平衡。 首先,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为契机,主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借镇江大力改造公共基础设施、扩大城市版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机会,充分利用身处城郊结合部的优势,推动农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以创建“五好村”、“五好示范村”为载体,主动启动农村党组织建设“1011”工程。通过2
28、3年的努力,在全区培 植10个税收在200万元以上、经济纯收入在60万元以上的“五好示范村”,歼灭经济纯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培育100名领先致富的党员干部带头人,带动1000个农村家庭建成小康示范户。一要推动农业产业化。围绕发展新型城郊农业、外向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要求,着重发展优质应时鲜果产业、无公害蔬菜产业、特色水产业、优质畜禽产业、优质茶叶产业和蔬菜种子产业。二要推动农业科技化。接着实施好三项更新工程,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科技致富示范园建设,抓好“十园百户万亩”工程。三要推动农业标准化。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和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环境质量、统
29、一关键技术、统一操作规程、统一检测标准和统一产品标示。四要推动农业市场化。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加强市场信息搜集利用,大力培育农夫经纪人,主动发展专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激励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组办、领办、合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充当经纪人。五是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以骨干企业或营销大户为主成立行业协会,健全职能。通过行业协会,制定本地区农产品的规格和标准,协调产量支配,避开恶性竞争,扩大订单农业的覆盖面,提高履约率,稳定农产品购销渠道。对外宣扬产品,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生产基地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促进产销连接。预料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降低农业经营风险,爱护协会成员的利益。 其次,以企业改制为基础,健
30、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发展私营个体经济。一要抓住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激励有条件的企业主动吸纳民资和外资,充分利用他们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做大做强,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二要大力发展农村私营个体企业,将小、微、亏集体企业以多种形式出售转让给个人经营,集体企业闲置的厂房、生产设备等可以出售或租赁给私营个体企业,盘活存量资产。三要走以农兴工的路子,结合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工业部门。 第三,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快速发展城市近郊农村服务业。一要加快专业特色市场的培育和建设,巩固和扩大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辐射带动功能。二要
31、主动开拓农村商品零售市场和生产资料销售市场,实行联购分销、联销经营等形式,增加农村商业网点建设,实行送货下乡等方式扩大农村市场的 销售比重。三要发展仓储流通业。借助发达的马路交通网络,选择交通便捷、人流、物流、信息流高度集中的优势地段发展仓储流通业,建设大型物流中心。 3、狠抓环境建设,为富民强村创建宽松的发展环境。 首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围绕“优化环境、提升功能、注意创新、突出特色”的要求,合理制定规划,加大基础设施投入,重点抓好村组道路建设、自来水入户、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营造招商引资的一流载体。 其次,主动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优化投资软环境。要根据WTO的
32、要求,改革登记注册方法,降低市场门槛,简化办事手续,取消许可限制,改行政审批方式为市场监督方式。进一步加大清费治乱力度,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建立监督举报机制。 第三,强化金融服务,拓展融通发展资金渠道。要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加大对农村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提高授信额度,简化手续,强化监测。引导和规范民间信用,降低融资成本和财务风险。 最终,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出谋划策。经济、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刚好做好各类产品、市场等经济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刚好对各类产品进行收益、风险预料,向基层党组织、农户和中小企业供应信息和技术询问服务。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深化农村改
33、革的一个重点,是巩固和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条件。为了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了解驾驭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现实状况,以及在贯彻执行会计制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抓好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近日内蒙古额尔古纳市农牧业经营管理站对我市的村财务会计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状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基本运行状况 额尔古纳市辖行政村4个,从XX年起先实行了“村财民理乡代管”为内容的村财务管理机制,并且制定了配套的详细管理方法。各乡镇办事处经管站的负责人,基本上是乡镇办事处的会计人员,负责“村账乡管”的日常工作和会计核算 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
34、分管领导亲自抓,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各级领导实绩考核内容。村会计员(实为报账员)实行按月办公制度,每季度向群众张榜公布一次财务收支状况。同时,乡镇办事处与各村村委会明确各自的职责。市农牧业经营管理站年终审核,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和民主理财制度,统一规范管理。经过几年来的运行,收效很大。既加大了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消退了滋生腐败的条件和土壤,又推动了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向常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XX年财政部出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已于XX年1月1日起正式执行。为了便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人员理解执行,市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统一支配步署,于XX年底对新颁布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
35、会计制度进行了学习培训。在全面贯彻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各乡镇办事处统一了会计账薄,统一了记账凭证,统一了记账方法,统一了会计档案,规范了票据,规范了会计科目,会计管理职能真正延长到村一级,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人员起到了肯定的当家理财作用。与此同时,市农牧业经营管理站详细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现金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制度等等,起到了肯定的约束机制作用。 二、调研中发觉的问题 (一)资产管理不规范。一是应收账款增多导致资金沉淀,资产被个别村民无偿占用导致集体利益受损。二是有的村民往来帐实行重复记息,导致不良债务增多,村级债务化解难。三
36、是开支大手大脚。 (三)报销审批不规范。一是审批不够规范。二是账款结报不刚好。三是报销凭证不够规范。 (四)会计账务处理不规范。一是会计账薄、会计科目设置不规范;二是乡镇办事处会计与村会计员自行记账,对账不刚好,凭证传递方法不规范,会计档案管理不善;三是有些村办公条件差,实行村账乡管前的会计凭证自行保管,因保管不善难免遗失;有的会计人员调整后,移交档案不全,甚至拒不移交账册凭证。 (五)财务公开不规范。一是乡镇办事处代理记账的审核问题。由于农经人 员不熟识村务,业务素养较弱,原则性和责任心不强等缘由,存在着重记账轻监管,只审凭证,不审开支合理、合法,使违反财务制度的票据凭证得以入账。二是在公开
37、的内容方面存在着欠细欠详细的问题,对于基本建设等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开、公布,无关紧要的公开,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 (六)村级会计人员的队伍不稳定。由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委会成员每三年选举一次,全体村民“海选”产生。每产生一届村委会,就更换一届会计人员,造成村级会计人员队伍极不稳定,从而贯彻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阻力巨大。而且,会计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现象普遍存在。 (七)财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有的村财务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有令不行,村主要干部一人说了算,收入不进账,支出无票据。有的村坐收坐支非常严峻,村账乡管是个空架子。有的村新一届领导不与上一届领导办理工作交接,旧
38、的不交账,新的不接受,合同协议都没有,债权债务不清理。 三、问题形成的缘由分析 上述问题的存在,其形成缘由,一是法制、政策宣扬不到位,村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二是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机制不健全。三是法规制度不融合,执行过程阻力大。四是农村市场主体不完备,造成会计人员零核算。五是领导干部相识模糊,重视不够。由于领导干部自我发展意识不强,仍旧存在等、靠、要的习惯心里。 四、建议 (一)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村经济载体,完善农村市场主体。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指出:“以家庭社会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最基本的制度。20多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证明,它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符合经济发
39、展的规律,符合我国农村的实际,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统”的一层主要是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为生产农户供应配套服务,逐步形成链条式发展模式,促使农夫发挥特长,专业化经营。这样一来,既可形成产业优势,又可避开农户在混合性经营中顾此失彼的弊端,还能够提高市场经济运作实力。会计核算有了对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方可实施。 (二)建立村级财务会计服务中心,制定“五统一”管理机制。一是统一乡镇办事处统管资金帐户。全乡镇办事处各村全部资金收入,存入财务会计服务中心帐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村只设一个支出帐户,运用资金时向财务会计中心提出申请,由统管帐户拔
40、入支出帐户。二是统一报帐日。每月30日为统一报帐日,村报帐员携带本期收款、付款发票、现金日记帐,收款凭证存根,现金结报单到财务会计中心报帐。三是统一实行收付款凭证领用登记制度。各村统一运用额尔古纳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付款凭证。四是统一实行开支审批制度。五是统一财务公开。各村理财小组每季度监督财务收支、债权债务等状况并予以公布。同时,每年进行一次村级民主理财,干脆接受村民的监督。 (三)建立和培育一支业务精、素养高、会管理、较稳定的村级会计人员队伍。村级会计人员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工作的详细操作者,所以应当采纳“专职选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双重领导”的管理方法,培育一支顶得住,站得稳、懂法规
41、、履职能、业务精、品质好、会管理较稳定的村级会计人员队伍。从而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顺当贯彻执行。 (四)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系列化村级内部限制制度。一是财务公开和村民查帐制度;二是财务开支审批制度;三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四是“村账乡管”操作规程方法。五是民主理财制度;六是财务审计制度;七是政务公开制度;八是乡镇经营管理职责;九是会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十是收益安排管理制度等等。 (五)建立和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机制。建立和健全村级财务审计监督机制,是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宏观调控,克服村集体财务混乱,根除前清后乱,肃穆财经纪律,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在市场经济
42、条件下,强化农村审计力度,才能有力地遏制农村经济领域中的违法行为,才能维护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六)脚踏实地的落实村级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每年都要定期、不定期地对村级会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或轮训,实行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题培训,长短期培训,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结合农村的工作实际通俗化授课,以提高会计 人员的专业业务水平,经济管理实力、政治思想素养、职业道德水准。 (七)主动开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首先,坚固树立政府和各部门的扶农思想,提高诚意服务意识。其次,加强村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养好,政策水平高,工作实力强,具有奉献精神,具有管理和发展集体
43、经济实力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再次加大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体制的实施力度,充分发挥现有的管理制度,管好、用好现有的村集体资产。最终,主动稳妥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在现行体制下,资产的产权不明晰,导致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集体资产权益往往被随意侵扰,成为引发当前农村干群冲突的一个焦点。因此,主动稳妥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最终形成“产权明晰,三权分别,管理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八)要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齐、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动身,重农夫意愿,护农夫利益,增农夫福祉,扎实稳步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方面,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夫的扶持。坚
44、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上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加大固本力度,培育农业良性发展、农村自我造血、农夫适应市场的独立机制、自主实力。这关键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夫,提高农夫的整体素养,通过农夫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阔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风光貌。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一个特别的组织。搞好农村财务会计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关系到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必需切实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促进村级集体
45、经济发展壮大,仔细实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会计制度。为农村经济环境的治理,基层组织的廉政建设,双层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农村经济稳步快速、健康的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施甸县姚关镇山邑村,海拔1840米,地形呈喀斯特地貌,是典型的山区村。XX年,山邑村发生了巨大改变,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达333%,农夫人均纯收入增 幅18%,干部群众精神面貌面貌一新。人还是这些人,土地还是那片土地,是什么缘由造成山邑村的巨变呢?依据市委主要领导的要求,最近我和办公室的同志三次到山邑,和村党总支的同志、村民、山邑村康汇食品公司的经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山邑村改变的缘由。 一、村情 山邑村位于姚关镇西北,全村耕地面积26
46、56亩,林地13100亩,全村有15个村民小组,农户1204户,总人口4093人。村民主要以农业生产、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但随着农业种植成本不断增高、土地产值效益低,群众增收致富难,扣除各种生产成本,每亩田纯收入200多元。XX年,村集体收入仅3.3万元,农夫人均纯收入6094元。面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增收致富难等问题,XX年底山邑村党总支紧紧抓住省委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这一机遇,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结合山邑村实际,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点,探究出流转土地、混合入股、资产出租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夫收入的做法,得到省委组织部的认可,在XX年12月5日全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47、现场推动会上被总结为“山邑模式”。 二、做法 (一)流转土地,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村党总支在保障农夫土地承包权长期稳定不变的前提下,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盘活现有的土地资源,用好农村改革政策,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规模经营。为打消群众顾虑、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主动广泛深化到群众中宣扬相关政策和流转土地的好处。目前全村实现土地流转2160亩,土地流转率达84.2%,其中,流转村集体1006亩,流转本村企业416亩,流转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767亩,流转大户33亩,流转其他生产组织130亩。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集中,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和效益,同时也实现了农夫得实惠、村集体增收的目标。 (二)三种方式叠加,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是混合入股。把扶贫项目资金77.8万元作为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农户以每亩水田每年800元的标准折价80.48万元、村干部自筹资金50万元,三方筹资入股到施甸县湿地红莲藕种植 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总支+合作社+公司”的模式进行经营,合作社规模化种藕、养鱼、养小龙虾,把产品销售给本村的康汇食品公司。二是项目资金入股。整合农业项目资金18万元,以“股份合作经济”的形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