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发展历史.pdf
《信息技术发展历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发展历史.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我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1981-1986)1981年1981年8月,原苏联计算机教育学家叶尔肖夫在瑞士洛桑 举行的“第 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 举行的“第三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上作了题为程序设 计第二文化 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程 序 第二文化的著名报名,提出了人类生活在一个“设计的世界”的看 法。我国教育部派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在听取与会专家意见 的基础上,教育 部于1982年做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的基础上,教育部于1982年做 出决定: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等5所大学的附中进行开设计算机选修课的试 验,拉开了我国 中学计算机学科
2、教学的帷幕。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 中学计 算机学科教学的帷幕。在试验的基础上制订了中学计 算机选修课教学纲要 算 机选修课教学纲要,规定计算机选修课的内容和目的为:(1)初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和上机调(2)掌握基本的BASIC语言并初步具备读、写程序 和上机调 试的能力;(3)初步培养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阶段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程序设计的能力。第二个阶段(1986-1991)第二个阶段(1986-1991)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尼亚召开的1985年,国家教委派代表参加了在美国弗吉
3、尼亚召开的“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这次会议提出:计算机学 第四届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科教学应该从教程序设计语言为主转向 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 具,也就是说以计算机应用作为基础。这一新的观点立刻 受到我国计算机教育界的重视,并着 手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1987年 手 改造中学计算机课程的内容。1987年2月,国家教委成立了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 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 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同年10月,中心印发了普 通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 通 中学电子计算机选修课教学大纲,组织编写了中学计 算机 算机教材,教材由三个模块组成: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程序设
4、计、电子计算机初步应用。第三个阶段(1991-1997)第三个阶段(1991-1997)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1991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第四次全国 中小学计算 机教育工作会议”机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是我国中小学计算 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全国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全国 中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扩展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扩展为“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 中心制订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对中小学 计算机课程的地位、性质、目的和内容有了比较详细的要求,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课程将逐步成为中小学的 一门独立的知识
5、 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的观点。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计 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使用的软件 均基于DOS平台。1994年,江苏省依据此 语言等,使用的软件均基于DOS平 台。1994年,江苏省依据此 纲要编写了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 纲要编写了 江苏省中小学计算机教材。第四阶段(1997第四阶段(1997-2000)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办公厅印发了 中小学计算机课 程指导纲要(修改稿),修改稿是在1994年 指导纲要 程 指导纲要(修改稿),修改稿是在1994年指导纲要 的基础上,根据当时计 算机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情
6、况,以及国 际国内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修 订,增加了Windows、际国内计算机教学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修订,增加了Windows、网络通信、多媒体、常用工具软件等内容。小学计算机课的教学以 计算机简单常识、操作技能和益 智性教学软件为重点,其教学内容有五个模块:(1)计算机 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2)基础常识和简单操作;(2)微机操作系统 简单操作与使用;(3)汉字输入及简单文字处理;(4)LOGO绘图;(5)教学LOGO绘图;软件或益智性教学游戏软件的使用二、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现状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2000年10月份,教育部召开了中小学信
7、息技术教育工作 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 技术教育的通知”会议,并颁发了“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关 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中小学信 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 通工程的通知”和新的“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 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三个重要文件,决定从2001年开 始用5 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 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 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 现我国 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8、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 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 意识。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 发展相符的多媒 体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他人在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 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 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 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纲要 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作出了 如下的阐述:从小学至高中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 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 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以及劳动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 技术发展 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