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工程施工方案.pdf





《主体工程施工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工程施工方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体工程施工方案主体工程施工方案第一章混凝土工程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200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GJ5392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J119882、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混凝土骨料要有合格证、检验报告、复试报告.具体要求如下:2.1.1 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鲁南水泥厂鲁宏水泥)。2.1.2 砂:中砂,严格控制砂子含泥量,控制在 3以内。2.1.3 石子:卵石或碎石,
2、粒径 0.53。0cm,级配要求连续,含泥量控制在 2以内.2.1。4 水:不含杂质的洁净水。2。1。5 外加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技术要求,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配合比实验确定。2.1.6 主要机具: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汽车输送泵、振动棒等。2.2 作业条件:2.2.1 办完钢筋隐检手续,注意检查马登、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与安装单位密切配合,核实墙内预埋件、预留孔洞、水电预埋管线、盒(槽)的位置、数量及固定情况.2.2。2 检查模板下口、洞口及角模处拼接是否严密,边角柱加固是否可靠,各种连接件是否牢固。2.2。3 检查并清理模板内残留杂物,用水冲净。2。2。4 混凝土泵车、振捣器等,经
3、检查、维修,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有备用其数量能保证连续施工的需要。2.2.5 检查电源、线路,并做好夜间施工照明的准备。2.2。6 由商品混凝土供应商保持联系,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及外加剂用量,严格控制投入工程使用的混凝土质量。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混凝土预定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养护。3。2 混凝土预定:项目部技术科在浇筑混凝土前,将各种部位的混凝土量计算清楚,并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防止因混凝土数量的问题影响工程的连续施工,并随时与混凝土搅拌站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调整定制混凝土量,使混凝土量达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造成材料的浪费.3.3 混凝土运输:混
4、凝土从搅拌站到施工现场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运输过程中,匀速搅拌,以保证进场混凝土的和易性,(根据气温宜控制在 0。51h 之内)。混凝土运输到场后,应充分搅拌后再卸车,不允许任意加水,混凝土发生离析时,浇筑前应二次搅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应使用.3。4 混凝土浇筑、振捣:3.4.1 墙体浇筑混凝土前,在底部接槎处先浇筑 5cm 厚与墙体混凝土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用铁锹均匀入模,不应用吊斗直接灌入模内.第一层浇筑高度控制在 50cm 左右,以后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 1m;分层浇筑、振捣.混凝土下料点应分散布置.墙体连续进行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2h。当采用平模时或留在内纵模墙的交界
5、处,墙应留垂直缝.接槎处应振捣密实.3.4。2洞口浇筑时,使洞口两侧浇筑高度对称均匀,振捣棒距洞边30cm以上,宜从两侧同时振捣,防止洞口变形.3.4.3 振捣: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应小于 50cm,门洞口两侧暗柱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达到要求,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预埋管、外墙板空腔防水构造等,发现有变形、移位,各有关工种相互配合进行处理。3。4.4 墙上口找平: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预定标高线,将表面找平.3.4.5 拆模养护:常温时混凝土强度大于1MPa,冬期时掺
6、防冻剂,使混凝土强度达到 4MPa 时拆模,保证拆模时。墙体不粘模、不掉角、不裂缝,及时修整墙面、边角.常温及时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 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4、质量标准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标准()允许偏差或允项 序项目检查方法许值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检查施工记录及试件强度试验报1第 741 条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主混凝土抗渗及试件2第 742 条检查试件抗渗试验报告控取样和留置项原材料每盘称量的第 743 条复称(每工作班抽查不少于一次)目3偏差4 初凝时间控制第 744 条观察及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施工缝的位置和处1第 745 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一理般后浇带的位置和
7、浇第 746 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项2筑目3 混凝土养护第 747 条观察和检查施工记录(全数检查)5、成品保护5.1 不得任意拆改模板的连接件及加固螺栓,以保证模板的外形尺寸准确。5。2 混凝土浇筑、振捣至最后完工时,要保持甩出钢筋的位置正确。5.3 应保护预留洞口、预埋件及水电预埋管、盒等。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墙体烂根:支模前在每边模板下口抹找平层,找平层嵌入模板不超过1cm,保证模板下口严密。墙体混凝土浇筑前,先均匀浇筑 5cm 厚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混凝土坍落度要严格控制,防止混凝土离析,底部振捣应认真操作。6.2 洞口移位变形:浇筑时防止混凝土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
8、侧混凝土应对称、均匀进行浇筑、振捣。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6.3 墙面气泡过多: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混凝土均要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6.4。混凝土与模板粘连:注意清理模板,拆模不能过早,隔离剂涂刷均匀。7、质量记录7.1 材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及强度评定。7。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7。4 隐检、预检记录。7。5 其它技术文件.第二章 钢筋工程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200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
9、机具:2。1.1 成型钢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规格尺寸,预先加要成型钢筋。2.1.2 拉筋和支撑筋:采用双层钢筋网片时,在两片钢筋间应绑拉筋和支撑筋,以便固定上下左右钢筋间的距离.2.1。3 铁丝:采用 2022 号火烧丝。2。1.4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垫块。2。1.5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粉笔,尺子等.2.2 作业条件2.2。1 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2。2.2 钢筋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图中指定位置堆放,平放时应垫平,垫木应上下对正。2.2.3 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
10、严重侵蚀断面的钢筋不得使用。2.2.4 检查钢筋的弯折长度、规格、数量等,合格后方可使用.2.2.5 应将绑扎钢筋地点清理干净。2。2。6 弹好墙身、洞口位置线,并将预留钢筋处的松散混凝土剔凿干净3、操作工艺3。1 剪力墙钢筋现场绑扎:3。1.1 工艺流程:修理预留搭接筋绑立筋绑横筋绑拉筋或支撑筋。3。1.2 将墙身处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 根竖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固定好位置,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竖筋,最后绑其余横筋。3。1.3 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拉筋的规格、布设尺寸及位置按规范要求及设计要求,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11、的拉筋宜适当加密.3.2 力墙钢筋搭接墙内水平分布筋的搭接长度按 03G10101 及设计要求的抗震等级确定,钢筋接头位置应错开,每次连接的钢筋数量不超过50%。其它剪力墙的钢筋可在同一部位搭接.3.4 剪力墙钢筋的锚固3.4.1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端部锚固应按设计要求施工.并于端部暗柱锚固。3.4。2 剪力墙的水平钢筋在“丁”字节点及转角节点的绑扎锚固。3.4。3 剪力墙的连梁上下水平钢筋伸入墙内长度e不能小于设计要求。3。4.4 剪力墙的连梁沿梁全长的箍筋构造要符合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的顶层连梁伸入墙体的钢筋长度范围内,应设置间距不小于 150mm 的构造箍筋.3.4.5 剪力墙洞口周围应绑
12、扎补强钢筋,其锚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3。5 剪力墙钢筋与外砖墙连接:绑内墙钢筋时,先将外墙预留的6 拉结筋理顺,然后再与内墙钢筋搭接绑牢。4、质量标准钢筋加工质量检验标准(I)项序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主 1 力学性能检验第 521 条控项 2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第 522 条目3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第 523 条4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第 531 条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复验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查钢筋复试报告(按进厂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检查化学成份等专项检验报告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 3 件)5 箍筋弯钩形式第 532 条
13、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 3 件)1外观质量第 524 条观察检查(进场时和使用前全数检查)般 2钢筋调直第 533 条观察及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项统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 3 件)目3 钢筋加 受力钢筋顺长10工的形 度方向全长的状、尺净尺寸尺量检查(按工作办同一类型、统一寸弯起钢筋的弯20加工设备抽查不少于 3 件)折位置箍筋内净尺寸5钢筋安装工程质量检验标准项 序主 1控2项目12项目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允许偏差或允许值第 541 条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全数检查)检查接头力学试验报告观察和尺量检查(全数检查)观察和尺量检查(全数检查)观察(全数检查)机械连
14、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第 542 条3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第 551 条接头位置和数量机械连接、焊接的外观质量第 543 条第 544 条观察和尺量检查(在同一检验批内,梁、柱和独立基础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3 件;对墙、板,应抽查有3机械连接、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第 545 条代表性的自然间 10%,且3 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安轴线间高度 5m 左右划分检查面,板按纵横轴线划分检查面,抽查 10,且3 面)。4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第 546 条5一般项目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第 547 条10+20105lO5lO5320205+3O同上尺量检查(检查数量同
15、上)尺量检查钢尺量连续 3 挡,取最大值尺量检查尺量检查钢尺量两端、中间个一点,取最大值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检查钢尺量连续 3 挡,取最大值尺量检查尺量检查尺量和塞尺检查长、宽(mm)绑扎钢筋网网眼尺寸(mm)绑扎钢长(mm)筋骨架 宽、高(mm)间距(mm)排距(mm)钢筋安装位置受力钢6保护层基础允许偏差筋厚度柱、梁(mm)板、绑扎箍筋、甸司距钢筋弯起点位置(mm)预埋中心线位置(mm)件水平高差(mm)5、成品保护5.1 绑扎钢筋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5。2 应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
16、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5.3 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要保护好绑扎成型的钢筋,严禁污染钢筋。5。4 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蹬踩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水平筋位置,间距不符合要求:墙体绑扎钢筋时应搭投高登或简易脚手架,以免水平筋发生位移。6。2 下层伸出的墙体钢筋和竖直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绑扎时应先将下层墙体伸出的钢筋调直理顺,然后再绑扎。6.3 门窗洞口加强筋位置尺寸不符合要求:应在绑扎前根据洞口边线将加强筋位置调整,绑扎加强筋时应吊线找正.6。4 剪力墙水平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认真学习图纸。在拐角、十字结点、墙端、连梁等部位钢筋的锚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17、。7、质量记录7.1 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7.2 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报告。7.3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的,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7.4 钢筋焊接试验报告.7。5 钢筋隐蔽验收记录。7。6 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第三章模板工程1、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 JGJ3 2002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连接件:紧固螺栓、穿墙螺栓、防水穿墙拉杆螺栓。2。1。2 支撑系统:早拆柱头,早拆支撑体系。2.1。3
18、脱模剂:水质隔离剂。2.1.4 工具:活动(套口)扳子、水平尺、钢卷尺、托线板、轻便爬梯、脚手板等。2.2 作业条件:2。2.1 模板设计:2.2。1.1 确定所建工程的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工程结构的形式、特点及现场条件,合理确定模板工程施工的流水区段,以减少模板投入,增加周转次数,均衡工序工程(钢筋、模板、混凝土工序)的作业量。2.2.1.2 确定结构模板平面施工总图。在总图中标志出各种构件的型号、位置、数量、尺寸、标高及相同或略加拼补即相同的构件的替代关系并编号,以减少配板的种类、数量和明确模板和替代流向与位置.2。2.1。3 确定模板配板平面布置及支撑布置。根据总图对梁、板、柱等尺寸及编
19、号设计出配板图,应标志出不同形号、尺寸单块模板平面布置,纵横龙骨规格、数量及排列尺寸;柱箍选用的形式及间距;支撑系统的竖向支撑、侧向支撑、横向拉接件的型号、间距.预制拼装时,还应绘制标志出组装定型的尺寸及其与周边的关系.2.2。1.4 绘图与验算:在进行模板配板布置及支撑系统布置的基础上,要严格对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合格后要绘制全套模板设计图,其中包括:模板平面布置配板图,分块图、组装图、节点大样图、零件及非定型拼接件加工图.2.2。2 轴线、模板线(或模边借线)放线完毕.水平控制标高引测到预留插筋或其它过渡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2.2.3 模板承垫底部,沿模板内边线用 13 水泥
20、砂浆,根据给定标高线准确找平。外墙、外柱的外边根部,根据标高线设置模板承垫木方,与找平砂浆上平交圈,以保证标高准确和不漏浆。2.2.4 设置模板(保护层)定位基准,即在墙、柱主筋上距地面58cm,根据模板线,按保护层厚度焊接水平支杆,以防模板水平位移。2。2.5 柱子、墙、梁模板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预留洞、预埋件已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并办完隐预检手续.2。2.6 预组拼装模板:2.2。6.1 拼装模板的场地应夯实平整,条件允许时应设拼装操作平台。2.2.6。2 按模板设计配板图进行拼装,所有卡件连接件应有效的固紧。2.2.6.3 柱子、墙体模板在拼装时,应预留清扫口、振捣口.2。
21、2.6.4 组装完毕的模板,要按图纸要求检查其对角线、平整度、外型尺寸及紧固件数量是否有效、牢靠。并涂刷脱模剂、分规格放准.3、施工工艺3。1 柱模板安装工艺:3.1.1 单块就位组拼工艺流程:搭设安装架子第一层模板安装就位检查对角线、垂直和位置柱箍加固安有梁口的柱模板全面检查校正加固体系就位、检查。3.1.2 单块安装柱模板施工要点:3.1。2.1 先将柱子第一层四面模板就位组拼好,每面带一阴角.3.1.2.2 使模板四面按给定柱截面线就位,并使之垂直,对角线相等。3.1。2.3 用钢管做成柱套箍固定,楔板到位。3。1。2.4 以第一层模板为基准,以同样方法组拼第二、三层,直至到带梁口柱模板
22、.用 U 形卡对竖向、水平接缝反正交替连接。在适当高度进行支撑和拉结,以防倾倒.3.1。2.5 对模板的轴线位移、垂直偏差、对角线、扭向等全面校正,并安装定型斜撑,或将一般拉杆和斜撑固定在预先埋在楼板中的钢筋环上,每面设两个拉(支)杆,与地面呈 45.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的模板。检查安装质量,最后进行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刀支杆的固定.3。1.2.6 将柱根模板内清理干净,封闭清理口。3.1。3 单片预组拼柱模板工艺流程:单片预组拼柱组拼第一片柱模就位第二片柱模就位用角模连接安装第三、四片柱模检查柱模对角线及位移并纠正自下而上安装柱箍并做斜撑全面检查安装质量群体柱模固定.3。1.4 单片
23、预组拼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4。1 单片模板,一柱四片。组拼时相邻两块板的每一孔都要用U 形卡卡紧。大截面柱模设圆型龙骨时,用钩头螺栓外垫蝶形扣件与平板边肋孔卡紧。设空腹方钢龙骨时,用定型钢卡与平面板边胁长孔卡紧。模板组拼要按图留设清扫口,组装完毕要检查模板的对角线、平整度和外形尺寸,并编号、涂刷脱模剂、分规格堆放。3.1.4.2 吊装就位第一片模板,并设临时支撑或用铅丝与柱主筋绑扎临时固定.3.1.4.3 随即吊装第二片柱模,用阴角模(或连接角模)与第一块柱模连接呈 L 形。并用 U 形卡卡紧模板边肋与角模一翼,作好支撑或固定。3。1.4。4 如上述完成第三、四片柱模的吊装就位与连接,使
24、之呈方桶型.3。1.4。5 自下而上安装柱套箍,要求同 3。1.3。3,较正柱模轴线位移、垂直偏差、截面、对角线.并做支撑,同 3。1.3.5。3.1.4。6 以上述方法安装一定流水段柱模后,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后,并做群体的水平拉(支)杆及剪力支杆的固定.3.1。5 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工艺流程:组拼整体柱模板并检查-吊装就位安装支撑全面质量检查-柱模群体固定.3。1。6 整体预组拼柱模板安装施工要点:3.1。6。1 吊装前,先检查整体预组拼的柱模板上下口的截面尺寸、对角线偏差,连接件、卡件、柱箍的数量及紧固程度。检查柱筋是否有有碍柱模的套装,并用铅丝将柱顶筋先绑拢在一起,以利柱模从顶部套入.3
25、.1。6。2 当整体柱模安装于基准面上,模板下口服线后,用四根斜撑或带有花篮螺栓的缆风绳与柱顶四角连接,另一端锚于地面,校正其中心线、柱边线、柱模桶体扭向及垂直后,支撑固定.当柱高超过 6m 时,不宜单根支撑,宜几根柱同时支撑连成构架。3。1。6。3 梁柱模板分两次支设时,最上一层模板应保留不拆,以利于二次支梁柱模板的连接,与接槎通顺。3.2 墙模板安装工艺:3。2。1 墙模板单块就位组拼安装工艺流程:组装前检查安装门窗口模板安装第一步模板(两侧)安装内钢楞-调整模板平直安装第二步至顶部两侧模板-安装内钢楞调平直安装穿墙螺栓安装外钢楞加斜撑并调模板平直与柱、墙、楼板模板连接.3。2.2 墙模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主体 工程施工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