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pdf
《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pdf(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能力测试题(部编版)(满分 120 分 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6 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长嗟(ju)孀妻(shung)始龀(chn)版筑(zh)B.拂士(b)都尉(wi)按辔(pi)傅说(shu)C.胶鬲(g)箕畚(bn)先驱(q)谩有(mn)D.智叟(su)荷担(h)畎亩(qun)殷勤(yn)【答案】C【解析】A.长嗟(ju)(ji);B.傅说(shu)(yu);C.正确;D.荷担(h)(h)。故选 C。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 分)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
2、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答案】D【解析】D.“自将磨洗认前朝”中的产“将”是“拿,取”的意思,不是“将来,将要”。“天子为动”中的“为”是“被”,不是“被感动”。故答案为 D。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而山不加增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已而之细柳军 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告之于帝【答案】A【解析】A 项,“其”都是代词,“他的”。B 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C 项,前一
3、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动词,“到,往”。D 项,前一个“于”是介词,“给”;后一个“于”是介词,“向”。故选 A。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A.改容式车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C.甚矣,汝之不惠 D.军士吏被甲【答案】B【解析】A 项,“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C 项,“惠”同“慧”,聪明。D 项,“被”同“披”,穿着。故选 B。5.下列加粗词的古今意义没有发生变化的一项是()(2 分)A.国破山河在 B.黑云压城城欲摧 C.自将磨洗认前朝 D.殷勤问我归何处【答案】B【解析】A 项“国”古义是“国都”,今义是“国家”;B 项“黑
4、”的古今意义都是“黑色”;C 项“将”古义是“拿,取”,今义是“将要”;D 项“殷勤”古义是“情意恳切”,今义是“热情而周到”。故选 B。6.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 分)A.一怒而/诸侯/惧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惩山北/之塞【答案】C【解析】A 项,应为“一怒/而诸侯惧”;B 项,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 项,应为“惩/山北之塞”。故选 C。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项是()(2 分)A.告之于帝 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帝感其诚 D.甚矣,汝之不惠【答案】C【答案】A 项是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帝告之”);B
5、项是省略句(省略主语“愚公”),也是定语后置句;C 项是被动句(“帝”是被感动者);D 项是谓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故选 C,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话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言,皆意象纷呈,气象辽阔,张弛有度,可滋养人的一生。_,_。“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动静适宜,富有张力,画面感、空间感,应有尽有。_,_。短短十四字,道出了美的边界。轻声念一念,仿佛那景致一下扑到你怀里,清凉似海 是以少胜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 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在言外 最重要的是,句子瘦,富有骨感,瞬
6、间立起来,经络毕现 A.B.C.D.【答案】C【答案】从总体上描述特点,为第一句;“是以少胜多,是”承接“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在言外”可知为第二句。通过排除法可知,应选 C。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A.愚公移山 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
7、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答案】B【解析】B 项有误,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不是汉书。故选 B。10.(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2020-2021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光明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汉服文化节”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9 分)(1)活动中,为了更好地宣传汉服,校团委准备向全校学生征集宣传标语,请你试着拟写一则,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 分)(2)校团委准备在“汉服文化节”期间围绕“汉服”开展三项活动,现已设计好第一项活动,请你帮忙设计后两项活动。(2 分)活动一:汉服征文大赛 活动二:活动三:(3)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四千多年前直至明代,汉族人民
8、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交领、右衽(即衣襟向右掩)、系带。下图是承办此次“汉服文化节”的衿心文学社设计的徽标,请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构图元素。(3 分)(4)赵欣欣同学写了一篇有关“汉服文化节”的报道,下面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请你帮忙修改。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无论是汉的大气,晋的飘逸,还是宋的端庄,明的中和,汉服都深深植根于汉民族光辉璀璨的历史文化中。汉服不仅是一件衣服,它还承载着中华服饰文化和礼仪文化。【甲】通过宣传、推举汉服,我们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乙】此次“汉服文化节”能够顺利开展是因为大家积极参与的结果。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对汉服有了更深刻地认识,而且增强了对传统文化
9、的认同感和自信心。(2 分)【甲】处划线句子有用词不当语病,应将_ 【乙】处划线句句式杂糅,应删去【答案】(1)示例一:汉服,一首悠远的文明之歌 示例二:着汉服华裳,扬传统文化 示例三:汉服之美,美在衣冠之貌,美在霓裳之韵,美在章服之礼。(2)示例:汉服礼仪展示会汉服服装秀 汉服演变讲座(言之成理即可)(3)该徽标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方是汉服的形象,由两根绸带组成。一根绸带交错形成汉服的交领、右衽的形状,另一根绸带自上而下,形成汉服的系带、裙摆。下方是设计者“衿心文学社”字样。(4)推举改为推广、推行应删去“因为”或“的结果”【解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宣传标语要扣住宣传汉服的主
10、题,简单明了,朗朗上口,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示例 1:着民族之衣,扬民族风采,兴民族文化。示例 2:汉服,中国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答题思路:为宣传汉服设计两项活动,可以仿照示例,活动要切实可行,扣住“汉服”主题。示例:汉服演变情景剧,汉服穿法讲解会,汉服模特大赛。(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答题思路:介绍时要有序,一般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介绍语言要简单、客观,少修饰,扣住“汉服”主题。示例:徽标上方是两条弯曲的绸带,一根绸带交错形似汉服的交领、右衽的形状,另一根绸带自上而下,形似汉服的系带、裙摆。徽标下方从左向右是“衿心文学社”五个古体字。(3)本题考查病句。【甲】用词不
11、当,“推举”指推选、荐举贤才,这里应该用“推广”或“推行”等。【乙】句式杂糅,“是因为”和“是的结果”杂糅,应删去“因为”或“的结果”。11.按要求用原文填写。(9 分)(1)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其五)(2),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3),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杜甫的 春望 中与“感时花溅泪”的“时”相照应的诗句是:;与“恨别鸟惊心”的“别”相照应的诗句是:。(5)当一个人要表达怀才不遇的感受时,可以引用李清照渔家傲中的词句:,。(6)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形势变化的诗句是:,。【答案】(1)欲辨已忘言 (2)
12、黑云压城城欲摧 (3)入则无法家拂士 (4)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5)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 (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辨”“摧”“谩”“郎”等字词的书写。二、阅读理解(34 分)(一)(2021 年湖南省邵阳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1213 题。(5 分)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 769 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2.这两首诗在体裁上都属于 诗,南征押韵工整,押 韵。(2 分)13.请简要分析杜甫在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3 分)【答案】12.五言律诗 in。13.同: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对自己日渐衰老(伤时、悲己)的感伤。异:春望一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担忧和思念之情。南征表达出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在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苦无知音:多年自吟自
14、叹,没有知音倾听理解。【解析】1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五言律诗,又称五律,是中国近体诗(格律诗)中的一种样式,全诗共 8 句,每句 5 个字,三四句、五六句均为对仗句。这两首都是五言律诗。结合 南征一诗中“林、襟、心、音”可知,压“in”韵。13.本题考查对比赏析作者情感。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这首诗的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从诗歌中的“国破”“花溅泪”“鸟惊心“家书抵万金”,即可看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及对亲人的思念。“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诗人为何总是挠头呢,是因为心中有无限的愁绪,对国家战乱的现状,对百姓流离失
15、所的痛苦,对自己家人离散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南征是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船开之后,诗人深感自己贫病的境遇,还朝和归乡都没有希望,于是赋此诗以遣怀。“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是写诗人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偷生长避地,适达更沾襟”表现诗人晚年颠沛流离,浪迹天涯、孤苦伶仃的悲辛生活。“老病南征口,君恩北望心”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正是诗人晚年对自己一生思想及悲剧命运的总结。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据此分析,两
16、首诗都表达出心系国事的情怀,诗人感叹自己年老,因战乱漂泊、孤苦无依。不同点是,春望 中“家书抵万金”,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南征 中诗人晚年浪迹天涯,光景无多,前途渺茫,只得作诗自苦,慨叹当时没有知己。【译文】桃花汛涨平了湘江两岸,飘忽如云的白帆驶过枫林。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方一路上泪洒衣襟。当此年老多病乘舟南行的时候,一颗向北的心啊永念皇恩。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二)(2021 年湖北省黄冈市中考试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14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
17、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节选自孟子译注)(乙)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
18、“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子房:即张良,表字子房。馈饷:粮饷。14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委而去之 _ 亲戚畔之_ 镇国家_ 连百万之军_ 15下列各项中加点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 分)A三里之城 B夫环而攻之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连百万之军 1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断两处。(2 分)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
19、何?17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18仔细阅读(甲)(乙)两文段完成下面填空。(2 分)根据(乙)文我们可以概括出刘邦战胜项羽的原因是能同部属分享利益和_;我们也可以用(甲)文原句“_”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刘邦得天下和项羽失天下的根本原因。【答案】14.离开 同“叛”,背叛 镇守 统率 15B 16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17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在小小的军帐之内作出正确的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18心胸宽广、善于用人之长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解析】14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知识 梳理 能力 训练
限制150内